分享

(2)[转载]打通踵息的经络穴位

 昵称13604 2013-07-11
 踵息 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  。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就是说古时候修道的人,睡觉不会做梦,醒来时不会忧愁,吃东西不求甜美,呼吸时气息深沉。修道的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后根,而一般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咙。很显然,平常人用喉咙呼吸,吸入的是凡气,气只能到达肺,即为肺呼吸,稍用功夫,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修道的人呼吸可到脚后跟,吸入的是仙炁,遍及全身。
   道家炼气养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缓深沉。而不是用脚呼吸。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机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却可以直接到达足后跟,可见古代修炼的真人,已经具备很深的修炼功夫。 

    打通踵息法:一方面,让养老穴、腕骨穴顺时针旋转,让内关穴逆时针旋转,让气血正向、反向走小肠经、心经和心包经、三焦经各30分钟;另一方面平卧,或者坐着,全身放松然后,将正逆腹式呼吸集中于神阙、丹田,吸气引导下行一直慢慢下行至脚心;彻底呼出后,再重新将气集中于神阙、丹田,吸气──呼气——息反复循环.....渐渐,在这一呼一吸——一息当中,你的双脚会有热感,像大海波涛一样从脚腕--脚跟--脚心到脚趾涌动,像微小弹簧一样与经络、脏腑、动静脉血管共振,4到10秒循环一次,手指、脚趾尖跳动,还会从脚感传到双腿、躯干、上肢,一直到百会穴,热感传遍全身。踵息法“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以天地之精气,补养人的气血,为中和之大用”。 
  

    昨日夜里躺下的时候已经十一点了,随手拿起老子和庄子的合编本,翻开一看112页,讲的正是《庄子·大宗师》这一篇。

    我个人体会,庄子的书读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想读懂就没那么简单。当读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一段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早几年在论坛时的一个争论话题。

    这个争论的话题是什么呢?就是关于平步站桩时的重心问题。有人认为重心应该在脚跟的位置,我认为呢,应该是在脚心或脚心靠前的部位。为此,有位朋友转贴了一位名家讲形意拳站桩的文章,里面说到为什么要把重心放在脚跟的问题,而名家这样讲的一种主要依据就是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这位名家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初步立正姿势名之曰无极式,头要顶,项要竖,目要平视,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虚合,舌要顶上腭,齿要相叩,两肩下垂有松开意,两肘下垂有包裹意,两胯胯根要松,两膝如起步时略带弯曲,不可有死弯子,此时足根不扭,两足足尖不扣,整个体重移置于两足足根,两足前心与地似离非离,似着非着,好象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象腾云驾雾,其目的要求做到虚无,摇摇欲坠的光景,即进入了静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开小差,同时正因为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也即是古人说的“真人呼吸入踵”的一种腹式呼吸。”

    应该说,这位名家所提到的“真人呼吸入踵”,其理乃真,不假丝毫,然所言“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其法则谬也。何以故?须知入踵者,非用踵也,呼吸入踵则可,用踵则非,如因误解呼吸入踵为呼吸用踵之意,且以此为据,置身体之重心于两足之足根,以为即是养气练气之踵息大法,实则差之远矣!

    陆游之《独学》诗云:“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

    金农之《广陵秋日杂作》诗亦云:“屡访花隐翁,踵息无一声。”

    其中,踵息一语,即出自《庄子·大宗师》一篇。,实为道家练气养生之法。所谓踵者,《玉篇》释义:“足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脚后跟,很多时候也有泛指脚的意思。所谓息者,《增韵》释义:“一呼一吸为一息”,这里自然指的就是呼吸了。

    也有人说,踵息之法就是凭脚跟呼吸,这话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至少懂得呼吸与脚跟的关系,但言之却极不确切,多是因望文生义与不求甚解之故。要知道,呼吸以踵也好,以喉也罢,其实讲的是呼吸深浅的意思,而不是用哪个部位进行呼吸的问题,故庄子先说“其息深深”,但呼吸要深,又能深到哪里呢?所以,庄子又接着讲“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以为明示,简单地说,就是真人或者说修行的人,呼吸感觉能够到了脚跟,而众人或者说普通人,呼吸只感觉到了气管而已。

    由此可见,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其本意要的是一气到底,也就是一气呼吸能够贯穿脚底或者说贯到脚跟的意思,此亦为养气要诀之一也。先哲有云:气不养则馁,何以充体,充体者气遍全身也。此处言气遍全身,亦即气贯全身之意,盖呼吸能使血液为之鼓荡,浑身细胞毛孔能够同时应合鼓动,故非得有一气到底或气贯全身之感,不可谓气血充盈,全身周到,上下通畅,川流不止。

    踵息之法,实则无他,至简至易,本乎自然,言及呼吸,细匀无声,故匀静自然是其要点,既不许用力鼓荡,也不许用意支配,不急不迫,徐徐为之,顺其自然,渐渐即可至细匀深长,此亦是庄子“其息深深”之真意也。

    其实,望文生义,尚可理解,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此如上面那位名家所言,不知是承其前人之所传,还是其误解了庄子“真人之息以踵”的本意,故而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以为置身体之重心于两足之足根,即是养气练气之踵息秘法,真是谬误之甚!

    何况脚跟吃力,站立即不稳固,且吃力于脚跟,必顶力上冲至头顶,身体不能得到舒展,气力被阻碍,全身的关节也就不灵活,此甚不利于养生。就技击而言,吃力于脚跟,已失踝关节之弹力,既不利于力之发动,也不利于实战之闪展腾挪,更谈不上步法的实际应用。

    再者说,自己错练,耽误的只是自个儿,想想也就罢了,但非要这样去写,非要这样去教,一定会误导读者,也一定会误人子弟,望学者慎。
   踵息法,属于道家功。道家认为:脚就好比植物的根,我们气守丹田从自然界吸进来的能量,要先归于根,才能进一步转换成人体需要的能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的脚底是重要经络的汇聚地,与道家“人的脚底是人的根”的说法相吻合。  踵息法简单易学,不受时间与场合的限制。曾有评论说踵息法“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以天地之精气,补养人的气血,为中和之大用”。此法对于调整人的睡眠有很大帮助,曾有人以此法战胜了失眠。
   怎样理解“至人之息也以踵”。何谓“至人”?黄帝内经有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描述,分别是境界不同又善于养生的人。何谓“踵”?查新华字典是“脚后跟”。马老在书中是这样解释踵息法的:吸气时提肛缩肾,气由足跟上升,呼气时小腹隆起,气沉丹田,足稳如鼎。拳经云:“发于腿而主宰于腰,消息全凭后足蹬。”就是这种踵息法的应用。有一位教授级的养生专家理解踵息是:我在爬山时,我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脚后跟,这个时候脚后跟不是往下坠,而是往上升,所以我爬山爬得很快。以上的种种解释总不是令人满意。“踵”到底是什么意思,被无数人越解释越含糊。为了不再让众人猜来猜去,延误养生时机,武国忠的老师胡海牙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踵”其实就是会阴穴。会阴穴、百会穴与脚跟同在一条脉上,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会阴穴统摄着真气在全身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的要害部位。会阴穴发生作用,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至人之息也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讲会阴穴的。至此,困惑我二十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马老书中有《内经》云:“至人之息也以踵”;武国忠书中是:庄子的“真人呼吸以踵”)。

    虽然我没有听清马老对踵的解释,但我觉得马老提出的腹式呼吸方法,把对“至人之息也以踵”的理解运用到了极致:1.吸气时收腹、提肛(有时写提二阴)、敛臀、缩肾,从前、后、下三个方向调动一切力量使胸隔膜向上挤压肺部,使此时的肺容积最小;呼气时小腹自然隆起向下抻拉肺部使此时的肺容积最大,目的是促成肺活量最大。2.“后足蹬”适合太极拳发力的需要。3.做逆腹式呼吸适合太极拳以意领气打通任督两脉的需要。4.由于发挥了会阴穴的作用,“就恢复了太极拳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炼神还虚之精微理论,和吃偏、发劲持击胜人的俗套有所不同了。”马老当年讲课时说练拳的腹式呼吸就像捣蒜一样可以炼精化气,那时是半信半疑,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


形体在运动过程,大脑却静若止水,正如无极之静而生太极之动,恍若动中求静,神情内守而保持中庸……即~使大脑皮层获得抑制性呵护,从而达到锻炼形体,颐养精神,这是太极拳精髓所在。从今天开始与朋友们分享48式太极拳内功修习秘诀<一>_踵息法。

   
    何谓48式太极拳踵息法?以“天人合一”理论学说,用踵息法,可体现饮地阴而再领气上升,吸天阳而再沉气下降,即以地精补气血,为中和之大用也。

   
    按传统中医学说,48式太极拳以经络与阴阳、五行转化,至发挥意识与呼吸相作用~以意引气,以气引形。按经络行走方向,随动作变化,虚实转换升降开合等,最终达成意到气相随,气到劲亦摧的效果。

   
    踵息法在气功里早有提到,但却没阐述清楚,因为气功里的“踵息”与48式太极拳的踵息有天壤之别。今天借此版块与朋友们一一道来,如有不对地方,还望朋友们多多指正。

   
    48式太极拳踵息法习练:两脚开立,与肩齐宽,微屈膝,脊柱要正,全身放松,心情安静,进入练功状态。提脚跟,注意脚跟,要轻、要慢地往起~~提起脚跟(此时感觉小腹向上翻转);再忘掉脚跟,转想双脚大趾,轻、慢地将双脚大趾上翘(此时感觉小腹向下翻转)。小腹上下翻转称“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如此反复习练9次。

   
    48式太极拳之踵息法:提脚跟即为吸气,翘大趾即为呼气,此乃踵息法是也,属高层次呼吸,而非平常所用的口鼻呼吸。古人有云:“圣以踵息,由踵至头顶一气呵成。”踵息中提脚跟时督脉上升,翘大趾时任脉下降,此乃养生之大道。

   
    技击方面,推手过程中,拿人时提脚跟,发人时翘大趾。此48式太极拳密不外传之内功心法,慎之。

脚后跟的奥秘


  为了保持健康,很多朋友在养生这条道路上做了很多尝试:有的不惜重金寻求名贵的药材,有的不辞辛苦拜访名家指点,还有的朋友不计寒暑每天坚持锻炼……或许都或多或少收到一些效果,可是养生一定要这么大费周章才能显示诚意吗?其实,只要道理正确,我们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养生,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练脚跟。不过,首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养生当先明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简单的动作就蕴含着养生的精髓。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脚”。道法自然,从动物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生物往往可以牺牲一些局部的、不重要的部位来保全自己的生命。我们身上气血不足的时候,机体也会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维持生命,而牺牲末梢。老年人的体会比较深:一上了年纪,胃口可能没有什么变化,手脚先觉得不灵便了。从中医来讲,脚是很重要的部位,其中脚后跟又具有相当关键的地位。流经脚后跟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和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也有一支别入脚后跟。所以,运动脚后跟会对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脚后跟有力的人,他的肾中阴精往往也是很充足的。中医讲“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就是讲的心与肾的正常关系。肾阴充足,心火不会亢盛,人也会很平静;肾虚了,心火没办法被克制,就会出现烦躁、易怒甚至失神的表现。很多没有外伤而有脚跟痛的人其实就是肾虚引起的,可以因为年老气衰、性生活过度等很多原因。这中间有些因果关系可以梳理一下,有些朋友是因为肾虚而反映出脚跟痛这样的毛病,而反过来呢,脚后跟有问题了也会导致肾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来自女性朋友的高跟鞋。
  
  脱掉您的高跟鞋
  
  平时我们谈到高跟鞋的危害时,往往提到的只是对局部肌肉的劳损和对骨盆架构的长期影响。事实上,让脚后跟长期保持离地状态对我们的肾精是有很大损耗的。脚后跟有肾经的一个分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脚后跟干裂的人身体都不怎么好,所以,要想肾强的话一定要注意脚后跟的保养。现在经济情况比较好了,很多爱美的女性也不惜花很大的功夫在足部的保养上:浴盐、精油、护足的乳液等等。可是,如果是因为肾精不足引起的脚跟干裂,无论擦什么保养品也收不到想要的效果。对这些女性朋友来讲,脚部保养的首要步骤就是:脱掉您的高跟鞋!实在爱美要穿高跟鞋,就尽量在步行多的时候换成平底鞋走路,这是为了您的肾好。
  
  学用脚跟来呼吸
  
  中医养生讲究呼吸。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用肺呼吸、用腹呼吸、命门呼吸、踵吸……其中的踵吸就是指用脚后跟来呼吸,一吸气就到脚后跟。《庄子?大宗师》里谈到“真人之息以踵”,我们达不到真人的境界,但是可以向他们学习。所谓“画鹄不成尚类鹜”,我们比照踵吸的方法慢慢练习,就算成不了真人,对养生延年益寿也肯定是有好处的。具体方法:?放松直立。双脚并拢,脚尖、脚跟靠紧,使双腿也并拢,这样就会使肾经和阴跷脉紧密结合,对培补肾气有特殊的作用。?闭上双眼。感觉全身上下内外呈现一种虚空的状态。保持此姿势5到15分钟。整个过程中,身体会微微晃荡、可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这是一种整体的感觉,非常好。这其实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桩法。对失眠、神经衰弱、情绪抑郁、精神紧张等都有一定帮助。
  
  常颠脚跟可强身
  
  脚后跟接地的站桩方式是非常好的练气和练意的方法。还有另一种简单的脚后跟锻炼对强身健体也有很大的帮助,那就是著名的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意思就是刺激脚后跟不仅可以预防、还可以治疗疾病,从而让全身的病症统统消失。或许大家会怀疑:这么简单的动作怎么会有如此强悍的效果呢?那我们又何妨一试,说不定确实能从中受益呢。具体做法:?两脚并拢。双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双脚跟下落,咬牙,轻震地面。一起一落为一遍,注意保持平衡、动作不要着急,反复做7遍,或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时间。颠脚跟和踵吸法有什么区别呢?因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汇于脚趾,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保平衡,十个足趾必然是紧抓地面,这样就能刺激相关经络,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此外,落地的轻震可适度刺激下肢和脊柱,使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复位,有助于解除肌肉紧张。脊柱为督脉所行,督脉为“阳脉之海”,轻震可促进督脉的气血运行。
  
  脚跟运动好处多多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久坐或久站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上下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紧一松从而调动肌肉中的血管调节回心血量和局部肌肉和组织的灌注量,促进血液循环。
  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脚跟运动更是好处多多。
  可以抗抑郁。抑郁是三阴经的疾病,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颠脚跟即可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边颠脚跟边深呼吸,可使阳气快速上充脑髓,阳气宣通则浊阴自降,让抑郁的病人恢复阳光。
  可以补肾扶阳。前面提到了脚后跟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阴跷脉、阳跷脉的循行之处,轻震脚跟还可以刺激督脉。综合这些经络的功效,脚跟运动可促进肾气通阳化气。
  可以治疗小便不畅。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多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运动脚跟可以健运膀胱、通畅小便。拓展一下,刺激脚跟也可治疗前列腺的疾病。而前列腺疾病还可能会导致阳萎、早泄、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考虑配合这个方法治疗。
  可以治疗颈椎病、腰痛。由于风寒湿邪客入足太阳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从而治疗颈椎、头项、腰背等足太阳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疼痛。
  此外,脚跟运动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等因虚火上浮的疾病治疗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现在社会快速而紧张,要想心平气和地保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脚后跟的运动简单易行,人人都可以尝试,当您久坐或久站感到疲累的时候,要么颠颠脚跟、要么练练踵吸,相信对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