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诺邓村是一个因火腿而名声大噪的小村庄,曾因盐业而兴,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商业中心之一。但随着海盐的发展,诺邓古井盐因其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而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归于沉寂。“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但几经兴衰的诺邓村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古井制盐法,并用其腌制火腿和咸菜,甚至制成工艺品。图为诺邓古村落。 从汉武帝开滇,诺邓就因盛产优质井盐而专门设了个“比苏县”,在茶马古道上,诺邓也早已是万商云集的通都大邑。后来,因为盐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商人们也没有必要为到处可以买到的盐而赶着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个三江并流的地方,诺邓因此而衰落。古井制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杨云松两口子起了个大早,赶到村里的千年古盐井取了几大桶卤水。 如今,诺邓未受到工业文明而带来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一种自然和传统的纯净,将古老的传统工艺保留至今,遂成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微缩景观。图为卤水经过24小时的沉淀之后,便可加热除去水分。用大锅熬制卤水,形成盐巴,当地称这个过程为“煮水”。 盐块还需经过手工捶打变细,之后才可制成一筒筒的盐巴。 2 |
|
来自: storybookstow > 《社会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