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千老师讲伤寒论丨开方的清与浊

 Chunwangw 2015-12-13


拍摄:温小温

地点:深圳东湖水库


大千老师讲伤寒论
开方的清与浊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伤寒论》


小建中与四君子

身重心悸可以用小建中,尺指里,不一定指肾,因为就下了一次,不可能马上伤肾,应该是伤了脾胃中焦了,四君剂太轻,小建中桂枝可以拿下来或减半。四君的气团气轻,身重心悸肯定是伤了浊气了,浊厚之气这样的药必须加。身重加饴糖不会不合适,加红糖也可以,加一个气浊的补药就可以,大枣也可以,不然没有津液,需要补津液,下了之后伤津液。小建中汤中桂枝只是调的作用,它不会以桂枝去通,所以桂枝量应该小一点,把桂枝看成辅药之后,姜枣草加饴糖加白芍就不错了,如果再加黄芪就更好了。

四君子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只有甘草气浊,人参、白术、茯苓气都不浊,都偏清,清气只补气不补阴,津液没法补。小建中可以去桂枝或者用桂枝加白术,可以四君子加红糖大枣。


自汗出乃解

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不需要解表药了,肯定不能用汗法。


两点启示:

1、有外邪当解表,法当汗出而愈,有人汗出之后邪未去就是汗出不彻,或者汗出没有带出来,汗出的目的是把邪带出来。


2、下之后伤津液气血,所以万不得已不要用下法。慢性病不要用下法,伤气血津液,伤了气血津液之后导致人身重心悸,很多人腿重,浑身重,走路迈不开步,都是身重的表现。举止轻轻,步履轻健,身轻如燕是身体好的表现,身体不好整个气团不好,身体就重了。并不是脾虚就身重,整个身体不好都身重,尤其久卧在床的人让他起都起不来,要死的、身体沉重的,连眼皮都抬不起来,身重得很。

心悸,很多心悸都是脾肾问题,不要去治心脏,整个气团虚了,大气不足以濡养心脏,心脏就在那里悸动,着急,营养过不来,自己在那着急,心就砰砰跳,自己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同时心慌,气短,这种情况,责之脾肾,不要去找心的问题。若下之心就虚了,责之于脾。长期心悸,比如产后风,长期身体不好,责之于肾。往往心肺问题在于肝脾肾,肝脾肾是基础,肺心是上层建筑,不可发汗。很多产后风病人浑身痛,身体虚,想发汗,若发汗则身体更虚,当时缓解马上虚,一会就虚了,病情加重。

有人说,发大汗把风寒彻底发出来就好了,是错误的。身重心悸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自然而然的气血补上来了,气团一周转,一鼓动,这个鼓动是气血足了之后自然而然的,自发的鼓动,邪气解除,身体就好了。这条条文很重要,很多感冒发烧发了几天了,即便不吃药,时候到了,邪气衰,正气旺,阳气来复,会汗出乃解。也即说明人有自我恢复,自我休整能力,要等待时机待阳气来复。这条文意义重大,现代人不知道,强力为之,会导致小病难治变成大病,大病难治。

它解释了:所以然者,尺中脉微,尺代表里,此里虚,须表里实,为什么不肾虚?因为下了一次没有伤及于肾,尺是里,里就是脾胃,不是指肾,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乃解,为什么必须是里实?表上有邪,表邪衰,表里都好了,邪气衰微了,整个气团气机重新恢复生机了,一下子出了汗病就好了。

用药的清浊

为什么四君子汤不完全对症?四君子汤没错,这就涉及到开方要清浊相协,因为下了之后气血两伤,清气浊气都伤了,这时要清浊一起补,气分药清,血分津分液分药浊,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气清,甘草气浊,所以这个方子管事。再加些浊药更好,加大枣,红糖,山药,党参,麦冬,他不是肾虚,所以没必要加熟地,阿胶之类。如果单单用四君子汤,液补不上来,津液更乏了,不能很好补上来,加大枣红糖,液血分的就上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