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生于乱世,济世救人,在浮华中坚守,晚年誉满天下!

 昵称2530266 2015-12-14


文:彭伟聪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小雅《鹿鸣》

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

她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上百万人的生命。


她就是屠呦呦,一个独一无二,极富传奇色彩的中国女性。现年85岁,默默无闻的她,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副波澜壮阔人生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1930年12月30日黎明,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家院落里,屠家诞生了继三个儿子后终日所盼的“千金”。父亲给她取名“呦呦”,即取自《诗经》中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的三个哥哥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完整的教育。

1933年,屠呦呦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道:“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在历经战乱洗礼的屠家,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屠呦呦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这段患肺结核的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一代药学家的原始起点,就是来自于这种“治己救人”的朴素愿望。

1948年,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18岁的屠呦呦开始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这家以“忠信笃敬”为校训的中学,有着令人啧啧称奇的院士校友群体。迄今为止,这里已走出1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四中、汇文中学颇为相似。

1951年夏,她给自己报了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并如愿以偿。在并无医学家传的屠家,屠呦呦的选择显得颇有个性。屠呦呦说:“高中时身患肺结核后被治愈的经历,已让我少年时对医学心向往之。而用药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屠呦呦在效实中学学习期间,与比她小一岁的李廷钊是同班同学。当时在班中交流甚少的二人,未曾想到,多年之后会成为夫妻。

因为是老乡,屠呦呦与李廷钊在北京工作的姐姐经常会面,经过姐姐当红娘,两人1963年喜结良缘。有朋友戏称,两人的结合是传统(中药)与现代(钢铁)的融合。

婚后屠呦呦不擅长做家务,家中大小事务基本由先生全包,她与一般女孩子的兴趣不一样,她是个心胸开阔的人,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当时她被派到海南岛,丈夫因为曾经留苏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小女儿一直放在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三四年才能有一次母女聚会,以至于两个女儿都曾经不认妈妈。


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

——伊.芭.勃朗宁


临危受命

文革期间的1969年,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攻克难关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她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效果甚微。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的用药方式。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执着坚守

屠呦呦从不讳言自己如何利用青蒿素的独特立场。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她都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执拗的性格始终伴随着她,从未改变。

1975年,当时许多人响应号召,兴致勃勃地将青蒿素广泛投入临床试验,但作为发现者的屠呦呦,却坚持要在实验室里搞清楚青蒿素的结构,在明确结构后再确定是否应大面积投入临床应用。她认为这才是对病患负责、遵循医学基本规律的态度。

古语有云: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2011年 美国纽约 拉斯克奖颁奖典礼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

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教授80岁高龄,看看她的履历,除了发现青蒿素之外,履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没有出洋留过学,没有在国外顶级杂志上发表过科研论文,没有获得过任何大奖,甚至她也许不会用英文交流,有的是脚踏实地科研态度和执着精神,利用着现在看来不是很先进的技术分离化合物。她默默无闻,终于被国际同行认可。

2015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12月7日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作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85岁的屠呦呦身穿宝蓝色上衣, 演讲时声音洪亮。

由于准备的话筒架子不够长,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安德森(Jan Andersson)教授在屠呦呦演讲全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屠呦呦,另一只手为屠呦呦拿着话筒,30分钟一动未动。

安德森教授这种'跪扶'是对科学家的尊重,这种对老人家的尊敬,令人感人至深!是一种无形的高大!堪称诺奖'最美姿势'!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本文由成长必读(chzhbidu)原创出品

公号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