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
模仿动物:大象、蜥蜴爬行 |
科目 |
体育 |
教学对象 |
水平一 |
提供者 |
胡春宇 |
课时 |
一课时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本次可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攀爬教学单元的模仿动物的爬行,本课采用主题式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利用儿童年龄特征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和知道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愉悦身心,不同程度地得到自主、互助、合作的体验。
|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模仿动物爬行的兴趣,体验不同姿势的感受,认识葛洪动物的爬行方法。
2、90%以上的学生掌握简单的爬行技能,发展模仿能力、观察力、想象力。3、通过游戏,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 、创新的精神。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水平一的学生有着孩子的天真和灵气,他们热情、好动、好奇又善于模仿。这个时期儿童以感性活动、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从众心理强,集体观念、自我约束力以及相互合作意识和能力较差。根据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特点,本课采用趣味性的模仿练习和趣味性的游戏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以听、视、想、练为一体,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根据体育课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准备部分,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兴奋中,采用趣味性的模仿练习和趣味游戏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奋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主要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练习热情,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和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在此环节中采用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舞蹈进行放松,同时做好课堂小结。 |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
各种动物的图片、舒缓的听音乐、小垫子*10、障碍物*10 |
六、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准备部分(8分钟)
(1)模仿练习《我是小能手》
(2)游戏(分组做游戏,内容自选) |
1、语言提示:“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乘坐自己的交通工具去,一路上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大家注意观看”。
2、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启发学生思考练习 |
1、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和图像声音的模仿动物,大胆创设情境。
2、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创想游戏,做自己喜爱的游戏,亲身感受体验,并获得成功。 |
采用趣味性的模仿练习和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基本部分(28分钟)
(1)模仿动物:大象、蜥蜴爬行
|
1、创设情境:“孩子们,我们到了野生动物园了,我们要遵守纪律,做个乖孩子,请排好队”展示图像的同时语言提示,指导学生做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爬行比赛》游戏 |
1、学生观看图像,在提示下练习,大胆创编、互相观看、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2、学生分小组练习,游戏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
精讲多练,运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
(2)游戏:穿过小树林 |
1、创设情境:语言激励,前面有一个小树林,我们应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帮助过“小树林” |
1、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穿过“小树林” |
利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
结束部分(4分钟) |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翩翩起舞,享受幸福阳光。
2、教师总结评价
|
1学生两人一组幸福的跳起优美的舞蹈。
2小组评价
3回收器材 |
调节情绪,恢复体力。 |
教学流程图
|
七、教学评价设计 |
本次课采用相互评价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形式,随着教学任务的推进,小组随时进行组内评价与教师评价。
|
八、帮助和总结 |
全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体验互帮互助、合作学习、集体精神的重要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