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尝百草之清热泻火药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5-12-14

生石膏。入口无味,舌上有辛凉意,一般认为是辛甘大寒之品,又有认为是凉而微寒,辛能达表解肌,甘能缓脾,凉能清热。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通乳,消乳痈。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尝百草之--芦根。没有异味,淡淡甘味,性微寒,中空,有透散之性,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是平和的清肺胃之药,生津液而不敛邪,鲜品效果更佳。


尝百草之--竹叶。嚼之味淡,有股棕香,实际上粽香是竹叶香,因为包粽子常用竹叶,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 功能: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尝百草之--天花粉。为栝楼的根,嚼之多粉而味淡,微苦甘凉润感,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黄疸,痔瘘。


寒水石。寒水石分两种,北寒水石为红石膏,与石膏成分相似,是硫酸钙矿石。南寒水石为方解石,是碳酸钙矿石。我尝到的应该是北寒水石,粉红色晶体,易碎,无味,嚼碎舌上有辛凉意。功能: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尝百草之--栀子。为栀子花的果实。初入口味淡,慢慢觉得微苦至中等苦,性寒。归心、肝、肺、膀胱、三焦经。功能:清三焦火,心经客热,利胆,凉血,通淋。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外用治扭挫伤痛。炒栀子苦寒之性稍减,焦栀子更缓和些,多用于凉血止血。


尝百草--夏枯草。味很淡, 嚼久微有辛凉意。入肝、胆经,功能: 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失眠,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现代研究有降血压作用(属于肝热者)。


尝百草--决明子。入口味淡,久之舌上有辛凉意,炒后气香。归肝、大肠经。功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肝炎,肝腹水。现代研究有降压、降脂的作用。



尝百草--谷精草。入口淡而无味,质轻辛散,归肝肺经,长于疏散肝肺经风热而明目退翳,为眼科常用之品。治风热所致的目赤翳障,畏光流泪,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尝百草--密蒙花。入口味甘淡,微微有点辛凉感觉, 归肝经。也是常用的眼科用药。功能:清热祛风,凉血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风弦烂眼,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尝百草--青葙子。嚼之味淡,微有点土味,性寒,归肝经。也是眼科常用药。功能主治: 祛风热,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