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经历过固模过关和百师百课大赛后,全体教师对基本模式已经初步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应该说我们已经在路上。但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又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所学知识不成体系,所学知识不深入,课堂秩序不易控制,课堂展示生成的不够等,这些又都影响了课堂的高效。“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让老师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扑下身子、静下心来进行自主研究,可借助行政管理这只推手的强力推动,因此须改变现在的督导机制,建立新的一套督导制度来适应形式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稳固、深化高效课堂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让学生快乐自由的学习,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特制定本督导方案。 二、督导形式: 学校督导 年级组督导学科组督导三级督导相结合。学校督导,每周不定时的对年级组、学科组进行督导,督导直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按年级组进行排序,落实月积分。年级督导分九个年级组进行每月年级组的每个班课中督导,按年级组进行排序,落实月积分,形成九条横向管理通道(简称九横)。“中六小四纵”:设立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物地生化、体音美综合实践六大教学组,每教学组设一教研组长,对跨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进行纵向管理,随时深入各班级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督导,负责每月对各年级组教师的排序,落实月积分,形成“中六小四”的纵向管理通道。 三、督导内容: (一)、课前督导 集体备课和导学案的编制,有没有进行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电子与文本是否齐全、质量是否上乘。 (二)、课中督导 1.分发导学案,出示课题、目标、要求、时间预设 2.学生自主学习聚精会神,投入度高 3.小组合作预展全员参与 4.大展示学生聚焦,多色笔运用得当,站位快、静、齐,教师点拨,学生点评到位 5.当堂检测,落实目标 (三)、课后督导 学生导学案的整理齐,有双色笔标注,有老师或组长的批阅,达标率达到60%以上。 四、评价办法: 1.学校督导占30% 年级组督导占35% 学科组督导占35% 2.年级组占60% 学科组占40% 3.基础分50分,每个亮点加3分,每个不足减2分 4.每月考核结果,作为年级组、教师期末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学校督导人员安排与职责 1.督导组织建立 (1)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2)学校督导组:校级和教导主任 年级督导组:年级组长 学科督导组:教研组长和业务能力强、人品证的人员组成 (3)核算组: 中学组: 小学组: 2.督导职责 领导组职责: (1)全面关注督导工作,确保课堂督导正常有效的开展。 (2)每天了解督导记录,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诊断、分析、谈话,帮助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案,并关注改进效果。 (3)对于巡查中出现的优秀的课堂或亮点,在例会时要进行通报表扬。 督导组职责: (1)根据学校实际,每周保证年级组的分值呈现 (2)做好亮点与问题记录,以当时环节的问题与亮点为评价依据进行加减分 (3)每天总结各年级加减分情况及原因,并将结果公示于各年级组白板“教学督导明示栏”内。每周五上午将巡查记录表交与核算人员, 核算组职责: (1)每周五下午放学前核算本周各年级组得分。 (2)周一将结果公示于签到处黑板上。 (3)月末核算本月督导结果,确定年级组和教师积分。 备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各年级组督导内容会有所侧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