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易、和”

 随园 2015-12-17

[导读]近年来,不时听到一些学者随声附和“中国没有哲学”。那么我们就要问,没有哲学,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怎么来的?中国人几千年来是靠着什么思考的?是靠着什么繁荣强盛的?

文/宋建邦

近年来,还经常听到讨论所谓“话语权”问题。我们说,对自己的东西没有清晰认识,自己都不理解自己,又如何让别人理解我们,遑论超越别人——没有超越,所谓“话语权”便是一种奢谈。

哲学这东西,可以救民于水火,也可以杀人于无形。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济世哲学,是中国文化繁盛发展的总根源。对中国文化追根溯源,无论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包括个人修养、寻找心灵归宿、回归中国人精神家园,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道—易—和”逻辑 中国哲学根柢在道家思想

中国人的方与圆(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

文化存在的基本价值,在于指导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认识世界、启迪心灵、构建社会秩序。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得到群体普遍认同并潜行于社会(群体)生活之中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普遍使用的思维逻辑,包括思维的起点、思维的目标和思维的整个过程。尽管文化经常表现为纷繁复杂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理想追求、价值概念以及精神符号或图腾崇拜,但究其本质都是某种思维方式或说思维逻辑的产物。不同文化群落,判断、看待、处理事物方式上的各种差别,从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的不同。例如宗教文化一般是从神的意旨出发、参详神的意旨来解释世界及人类行为;而不同的宗教又有不同的神,以及对神的不同的理解,因而又会产生不同的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解释;中国传统社会处世态度表现出特征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这是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从大自然万物关系出发思考问题,在逻辑起点和思维方式上与其他文化有明显分野。

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心理结构和思想行为模式,深刻影响甚至直接创建了人类生活秩序。于社会来说,唯社会群体对自身思维方式达成共识,形成清晰明确、科学理性的思维逻辑,社会才能有秩序,各方利益良性互动并保持利益格局的动态平衡,才能稳定发展而不断进步。从个体方面来讲,价值观和文化养成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养成,使思维起点更正确、思维目标定位更准确、思维过程更趋于理性和科学、思维逻辑更严密,而不在于具体知识的多寡。读了很多书的人,未必就比识字不多者有智慧,也可能做出愚蠢莫及甚至贻害自身乃至危害国家民族的事——这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并不少见,此并非由于知识能力不抵村夫野老,而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所以,思想文化根基并不完全取决于受过多高教育,认识多少字、知道多少文史典故。老子说“绝圣弃智”,并非要人变得愚蠢,而是希望社会包括个体有一个科学而简单清晰的思维方式,以形成接近自然规律即天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秩序。

“道—易—和”逻辑 中国哲学根柢在道家思想

“道、易、和”内外相扣(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逻辑

谈到中国文化,人们常言以博大精深,滔滔不绝于孔孟、老庄、诸子百家、儒释道三教以及浩如烟海的经史典籍。但从本质上来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非来自经史典籍的浩如烟海,而是来自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即思维方式或说思维逻辑的精深,亦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文化的博大精深尽管经常表现为经史典籍的浩如烟海,但经史典籍的浩如烟海并不是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身,事实上是思维逻辑的科学和理性造就的对世界和人本身理解上的博大精深从而造就了经史典籍的浩如烟海。

文明社会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的,具有思想意义的文字主宰着人们的思维逻辑,甚至主宰着整个文明的运作方式,最后决定了文明的高度。文化的表象可能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思维逻辑却往往可以简单归结到几句话、几个字。考察中国文化的思维逻辑,事实上只有三个字:道、易、和。道、易、和犹如圆环上的三个结点,内外相扣、有机联系、密不可分,构成循环往复的思维线路,致大而穷宇宙之理,致小则通无微之变,涵盖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是中国人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万物之间关系包括自身所遵循的基本思维逻辑,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放在足够的时空背景考察中国历史,一个人、一项事业、一个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所做贡献,就取决其对道、易、和三个字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水平——尽管这种理解与运用未必完全出于自觉。

“道—易—和”逻辑 中国哲学根柢在道家思想

从古至今,万祀而不改。(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如果必须仅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文化信仰,那就是“道”。道的思想,于中华先祖学会思考之初便已起源,经历世思想家及《周易》《老子》《鹖冠子》《淮南子》等经典作品不断总结、阐释、发扬,乃成为中国哲学最高范畴。在中国哲学范畴中,道是世界本原,即“终极真理”,是最高法则,包含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世界万物之间一切运行规律及其关系。道的思想作为中华文化之骨髓,渗透于中国文化各个层面。鲁迅说“中国哲学根柢全在道教(笔者认为其道教应指广义上的道家思想系统)。”道的概念,尽管在理解上不尽一致,但各哲学流派、宗教甚至社会世俗生活都广泛使用并按照自己的理解予以阐释,故而儒论道学,佛立道场,道家道教当然更普存于世;学问上存道、术之别,悟道为知识心性修养最高境界;世俗中讲经商之道、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处世之道、持家之道,遇事先讲道理;政治上则称有道明君、无道昏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治世、无道乱世。有道与无道是中国人评判事物的基本标准,事实上也是最高标准,从古至今,万祀而不改。

易。如何做到有道?老子说“道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法则,尊重规律,以使自己符合于道。然而,道虽有恒,时变事迁,且人非圣贤,信息的不完全、知识积累的不足够、认识和判断上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原先的有道变为现实的无道,因此就要“易”。易是中国文化另一个重要信仰。易,本指阴阳消长,引申为变,在直白理解上也就是变化、转化、变革,包括客观条件、外部因素的变化和主观因素及事物内部的转化。《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易因道而生,道因易而存,天地生成、万物发育皆为易,无易便无更新与进化,万事万物皆在易的过程之中,即所谓“变为永不变”。梁任公认为“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要做到有道,就要通变,辩证地看待问题,不断适应和变革。《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管子》谓“王者乘时,圣人乘易”。易的意义就在于,不苟安于现状,循道而行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道—易—和”逻辑 中国哲学根柢在道家思想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和。何为有道?如何而易?是否存在较为客观的判断标准?这便涉及到中国文化思维中一个重要价值观念,就是“和”。和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思维逻辑中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礼记·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最初指阴阳调和。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其为万物共存共生之源泉。西周思想家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广雅》解:“和,谐也。”因此,和之谓,并非一味混合、混同,而是事物多样性之下的对立统一,“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各自发挥作用、和谐共处而生生不息,达成一种协调的平衡状态。古人喻其为经过精心烹调的美味:“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世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从不平衡到平衡,因发展演进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总是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和的状态不可能一成永固,而是一种动态平衡。何谓有道?就是趋向于和的状态。何谓和?就是合于道的状态。在和与道的关系上,易起着关键作用。朱子曰:“和为道之用”。和就是事物通过易来不断调整,适应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人本身的运行规律而达成符合于道的动态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