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名人教子·义继母教子守信好义

 老刘tdrhg 2015-12-18

中国古代慈母教子的故事的封面

义继母是战国时期齐国两个孩子的母亲,其故事出自《烈女传·卷之五·节义传》。齐宣王时期有一命案,有人在路上被殴打致死。官吏查案时,有兄弟二人争相认罪受罚,结果命案成了悬案。官吏只得将情况报告给齐宣王,齐宣王说:“如将二人均予以赦兔,那是放纵有罪的人,也违背了国家的法律;如将二人同时杀掉,又会诛及无辜。孤王深如:知子莫若母,做母亲的最了解儿子的善恶品行,可先征询其母亲的意见,然后再定罪判决。”

于是,齐相将两人的母亲传至大堂说:“你儿子打死了人,兄弟二人却争相抵罪去死,官吏也无法做出判决,大王仁义恩惠,让你回答由哪一个来抵命合适?”母亲听后大哭不止,然后哀求说:“就杀掉我的小儿子吧。”齐相点头表示认可,但接着又问:“天下父母无不偏爱小儿,而你却提出要杀掉小儿子,为什么呢?”母亲说:“小儿子是由我所生,大儿子却是我丈夫前妻所生,丈夫临终之前指着大儿子对我说:‘这孩子命苦,其母去世早,今后就委托你抚养他成人。’我答应了丈夫的临终遗愿。我深知人应言而有信,既然许诺了人家,就要信守诺言。况且让哥哥去死,留着弟弟活着,这是用私爱来废弃公义,违背誓言,不守信用,丈夫九泉之下也不会得到安生。”母亲痛哭流涕,继续说:“死去亲生儿子固然悲痛,但我可以竭尽全力培养好大儿子,教育他知义守信,这难道还有错误吗?我曾经常教导小儿子要好好照顾哥哥,不要与哥哥为难,看到他们兄弟互帮互助,我就高兴不已;如果小儿子在九泉有知,也会理解做母亲的选择,做哥哥的也会明白,今后应当怎样去更好的为人,去做事……”说着她泪如泉涌,泣不成声。齐相立即入官,向宣王做了汇报,齐宣王听后,也对这位母亲的品行大加赞赏,说:“孤王翻阅史书,察看当代,也从未见过有如此重义守信的母亲,这实在是我们齐国的荣辉啊!我们国家能有如此义母,是国家之幸,社稷之幸啊!传孤王旨惹,赦免两个孩子之罪,赐她‘义继母’尊号,让全国人都学习她。”后来,两个孩子在义继母的教诲下奋发图强,长大后都做了齐国大官。

此人命案件,死者因何被殴打致死,史书未作介绍,这暂且不论,但从同父异母兄弟争相抵罪和做母亲的舍弃亲子来维护信义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母亲,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抛却亲生骨肉,去照顾继子,为的只是一个“信”字。孔子曾曰“言而无信,不如其可也”“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信”字在一个普通母亲心中是多么高贵。摒弃私爱去维护公义,天下哪一个普通母亲能够做到呢?再者兄弟二人作案,哥为长兄,首先应负主要责任,弟弟年幼,完全可将责任推卸给哥哥,但结果却是争相抵罪达一年之久而无反悔,从中可见义继母平日的关怀教育和良苦用心非同一般。俗语说:“什么样的父母教育什么样的孩子”,有如此义薄云天、守信知礼的母亲,儿子又怎么会错呢?正如齐宣王所言,有如此义母,乃国家之幸,社稷之幸。义继母是所有母亲的楷模,为天下女性树立了一面光辉夺目的旗帜,是齐国人的骄傲,是所有女性的骄傲。

 

 

齐鲁名人教子路敬姜教子戒轻狂

古代名人教子诗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