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赏析 ——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天童老僧 2015-12-18


千手如来

——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薛元明

中国人喜爱排座次,比如梁山一百零八将,总要排出一个先后,学术一点的名称谓之“点将录”。近世以来,最初是“诗坛点将录”,而后各类“点将录”鱼贯而出。就篆刻而言,则有“印坛点将录”。无论是“清代印人六大家”还是“清代四大家”,吴让之一定会榜上有名,位居前列。他影响了身后的许多印人,从大师级的黄士陵、吴昌硕、来楚生,到一般印人。其印章风格不故作怒张异态,从平中见奇,“以平正老实为上,让头舒足为余事”,却因此带给欣赏者无穷的回味。

在印章当中,姓名印是非常难刻的一类,闲章可以个人设定形状、大小、方圆等,有许多可变因素,甚至可以更换内容,或者最后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刻”,一放了之。但是姓名印不同,内容特定,形状特定,限制性很多。尤其是刻自己的姓名印,难度更大,因为对文字太熟悉了,司空见惯,那种新鲜感没有了,缺乏创造的新灵感和新思维,常常乏善可陈,甚至陈陈相因,难见新意。多方姓名印并列更难,相互之间要有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能太刻意,所以说,这是考验印人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从吴让之的十五方“让之”姓名印可以看出他的刀下功夫,绝非浪得虚名。大同小异,关键在于“异”,于法度中见变化,于变化中见法度,风格统一,各具面目。

十五方系列印中,共三方白文,余下皆为朱文。十二方朱文印中,两方印面稍扁,两方为纵长细条形,印文纵向排列,其余皆为正方,大小稍有不同。印文篆法上,两方白文为“让”(讓),其余皆为“攘”。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一

图一为异形印,“让”字所占空间极大,“之”字按照印面形状自然处理,字形较小。两字对比来看,大者不觉突兀,小者不觉局促,各得所宜。关键是印面中的自然留红,气息通灵,没有挤压逼边,使得整个印面活络。“让”字右侧上方略有残破,与印面最上方的留红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字的左右两部分中间留出红面,“言”部上窄下宽,“襄”部上宽下窄,相映成趣,整体自然轻松。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二

图二的印眼在“之”字上,区别于前一方的文字四周留红,乃为字形中留红,疏密对比强烈。“之”字上宽下窄,造险而又破险,字势平稳,起到稳定整个印面的作用。“让”字的笔画较短,与“之”字的整饬形成对比,而且“让”字两侧及上方外边栏残破至无,“之”字的两侧有所保留,“让”字笔画多而“之”字笔画少,这样的处理有效地保持了平衡。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三

图三的印文笔画粗壮,疏密对比强烈,虚实对比强烈。比如“攘”字主要横画粗壮醒目,而右下方“衣”部则细致处理,相对虚化,体现了用刀的多变性和丰富性。“之”字为对称结构,左侧笔画也有意识虚化,形成明显的对比差异。最见情趣的安排是“攘”字“衣”部的“”和“之”字的“”处理,一大一小的呼应与变化成为“印眼”,使得大块留红的印面有了灵动之气。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四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五

图四和图五两印形状近似。图四可能因为钤盖过多而磨损较甚,印面出现了块面状,不同于吴氏平常的风格,增添了苍茫之韵味。尤其是“攘”字处,几乎是密不透风,而“之”字处及“攘”字左下角的留白,也成为透气孔,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比强烈。图五之印的磨损相对较少,部分笔画粗壮粘连,疏密对比强烈。但是二印有差别,图四是整体上密度大,图五是局部处密度大,而疏处更疏,反差极大,而且“攘”字右上方横画处理成“∧”,非常醒目,整个印面中有几个三角形,这本是印面安排的大忌,但是作者巧妙处理化解,使整个印面陡然增色。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六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七

图六和图七两印皆为纵长形。图六中的“之”字右侧处理成曲线,增加了小情趣,而且“之”字右侧留出大块白地,疏密对比强烈。图七中的“之”字处理成斜线和弧线,与“攘”字中的“∧”相呼应,右上和左下两个近似三角的留白相呼应,看似无意而极有匠心。大家的印面往往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安排,这些细节常常成为变化的关键,但是不可过于刻意。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八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九

图八和图九两印为一组。图八之印总的特点是方中见圆,图九则是圆中见方,二者差异在于“之”字和“攘”字中“衣”部的处理。汉字具有一种神奇的“弹性”,只有充分领略和把握了其中的规矩,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产生意料之外的趣味。图八之印因为篆法方正,使印面显得宽博端庄,尤其是“之”字下方边栏及“攘”字右下角的残破,可谓恰到好处,使得整个印面气息流动充盈。图九之印更能体现吴让之本身的篆书风格,图八之印安排相对均匀,图九则增加了疏密对比,尤其是“攘”字的上半部分,而印面二字之间的对比也很强烈,所以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精心巧妙布局,务使妥帖。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一

图十和图十一两印同样在方圆处理上有一定的差异,此外字形的松紧不同和边栏粗细差异也是变化手法。图十中的“攘”字上密下疏,印面右上角却留出白地与“之”字下方的留空相呼应。但凡印面处理总是强调疏密对比,力求自然变化,不要过度挤压,否则会造成匠气过重。这就是吴让之和徐三庚的不同,也造成两人艺术格调上的差异。如果说图十的篆法尚“开张”,图十一则将二字收缩,留出四周白地,使得印面四周气息充盈,视觉效果为之一变。二印的差异在于:前者自内向外扩张,后者自外而内向内收敛,动态感十足,却渊然有别。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二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三

图十二和图十三两印有近似处,后者印面较大,在五至六厘米见方之间,小而不见局促,大而不嫌松散,这就是吴让之的高明之处。印面小而笔画粗,做到“篆尚婉而通”;印面大而笔画细,自然舒展而不乏力。“之”字的弧度成为印面中的亮点,与边栏的方正形成强烈反差对比,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即“形式感”的经营。但是古人不同之处在于,关注每个字的篆法必须经营过关,而后有整体上的和谐统一,今人通常只有后者,整体上有一些视觉效果,但篆法不过关,所以缺少细节,普遍不耐看。而篆法中线质粗细的不同造成风格的差异。图十二的印笔画略粗,小中见大,有雄壮之气;图十三的印笔画略细,风格清雅流丽,变化不俗。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四

篆刻赏析 | 千手如来——吴让之刻“让之”系列印

图十五

图十四和图十五两印中的“之”字处理近似,而边栏差异较大,粗细不同。“之”字的尖角安排是一个难点,大多印人忌用,容易刺目,在整个印面中显得突兀,但是安排若恰到好处,则可以锦上添花,改变单调平淡的状况,要做成尖而不薄、尖而不锐,有化解之处。二印中“攘”部“提手旁”中的“圆弧”无形中有“调节器”的功能,一尖一圆、一刚一柔,相映成趣。图十四因为印文与边栏粗细相当而浑然一体,图十五边栏粗而印文细,加上无一处残破,故而将整个视觉效果集中在印文上,关注其对比、疏密安排,后者自边栏而至中心,如此反复,在审视眼光不断的流动中感悟到印面之美。

吴让之所刻这十五方印,除三方白文外,十二方朱文几乎每两方就成一组,是不是当时创作时即有意而为之,不得而知,或者仅仅是一种巧合。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应变的关键在篆法。印章中的篆法、刀法、章法三要素,篆法为先,不明篆法,难见笔意,整个章法也会很生硬,或一盘散沙。这就是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印人或者说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印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仅是篆刻家,首先是篆书大家,以独一无二的篆书风貌称雄于世,吴让之正是这样的领军人物。熟练掌握篆法,而后能够从容“印化”,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七分篆、三分刻”的宗旨还未过时,如果篆法不过关,则整个印面必然成为一种单纯的设计,机心过重,失去自然,或者削足适履,机械造作。

吴让之堪称一代圣手,其平生精品力作不可胜数,于此组同文姓名印,只是窥豹一斑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