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的对象,不只是学生

 阿里山图书馆 2015-12-20


每一套教材的设计都是有对象的。学生是对象之一,有的教材针对初学者,有的教材针对进阶者,不同地域的教材也都有更针对本地学生的特色。然而教材所针对的还有一个对象,就是教师。不同的教材,对教师的预设也是不同的。而关于这一点,业界的认识还不足。

我国目前社会上常用的钢琴教材,大致可以分为欧洲教材和美国教材两大派别。欧洲教材比较容易理解,凡是产生于欧洲的都是欧洲教材,早到巴赫笔记、晚到小宇宙,包括大家熟悉的拜厄、车尔尼等。美国教材情况相对复杂些。在本文语境中,美国教材主要指巴斯蒂安、快乐钢琴和菲伯尔这些较近年代的教材,而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汤普森却并不包含在内。我认为汤普森就其精神气质而言,还是一部欧洲教材。无论是它的选曲编曲还是传授的技巧,都呈现出浓厚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特色,折射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大批俄国流亡音乐家融入美国的这一段历史。 

欧洲教材与美国教材对教师的预设是不同的。我们发现欧洲教材都很简洁,很少有关于教学方法的提示。巴托克在小宇宙前言中明确提到,他认为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是经验丰富的。而美国教材在这一点上截然相反,对教学要点、教学方法有不厌其烦、极为详尽的提示。  

我想,产生这样两种教材的地方,学琴的模式必定也大不相同。在法国,每个法国人只要想学音乐,都会去音乐学院,就和中国人去少年宫一样。每一位执教的音乐老师,也都是科班出身、经过严格考核的。懂了他们的学琴模式,你就明白他们的教材为什么设计得这样简洁,因为老师的水平都很高很专业,关于教学方法无需多言,关于教学重点也无须过多提示,老师一看就懂。  

美国人怎么学钢琴的我并不清楚,但从教材设计来看,水平一般般、不怎么专业的老师应该占据不小的比例。还有一种可能,这些教材是为家长设计的。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是在家带孩子不上班的。这些妈妈们可能自己小时候也学过一点琴,像巴斯蒂安这样的教材正好可以让她们用来自己教孩子。不懂教学不懂乐理都没关系,书上有明确提示,只要按部就班来,都不会教得太差。  

总结下来,欧洲教材是为专业教师设计的,美国教材更加照顾水平不高的老师。使用欧洲教材,老师要是水平低,那就什么都讲不出来,教学质量极差;老师要是水平高,可以用得很活,融入自己想法,教得出神入化。而美国教材,它给了低水平老师很多帮助,即使水平低,也不会教得很差。但同时它也给了高水平老师不少限制,不按它的思路教,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所以就有被它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老师自己没有太多灵变的空间。深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欧洲教材偏向于精英,美国教材偏向于平民。  

个人来说,我更喜欢用欧洲教材,它们让我感到自由,在这自由之中可以催生我很多的灵感。在使用美国教材时,则经常感受到一种压迫和负担。

老师选教材,不仅是为学生选,也是为自己选。如果是一位专业水平一般或者初出茅庐的老师,选用美国教材更好。让教材来主导教师,不仅教学质量有保证,还可以通过使用教材来学习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能力。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老师更适合选用欧洲教材,以教师主导教材,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教学思路。

                          文 | 虎皮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