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

 子健abc 2015-12-20

文学成就

曹操诗歌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有所创新,如“薤露行”、“蒿里行”,古辞都是杂言,各曲仅为四句,曹操则改用五言来写,各十六句。五言诗以外,又长于四言诗。

《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内容思想

曹操善用旧调旧题描写新的内容。汉乐府诗多着重塑造客观人物形象,曹操的乐府诗却突破诗人的自我形象;汉乐府诗以叙事为主,曹操的乐府诗却以抒情为主。他没有从形式上模拟乐府,而是学习民歌反映现实的创作精神,用旧曲作词,既具有民歌的特色,而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性。

曹操善于以诗歌抒写政治理想和抱负,雄心壮志,诗中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部分诗中则杂有思忧难忘、人生朝露的消极情绪,还有宿命思想,又写了一些游仙诗。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而是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夏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语言风格

曹操诗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气魄雄伟,音调昂扬,善用比兴,语言古朴质直,形象鲜明。

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