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谈日常生活中的几点养生常识(三)

 心住至善 2015-12-23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就是冬天的时候地面上都很冷,但是地底下却非但不冷,而且还很暖和;而夏天的时候地面上很热,地底下却很凉快。很多从事地底工作的人们(比如一些从事地底采矿业的人)都知道:夏天在地底下工作的时候需要穿棉衣御寒,而冬天在地底下工作的时候却光着膀子都大汗直冒,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就是一个天地阴阳气机的变化而带来的一个异常现象。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立冬这一天开始,地面上的阳气开始往地底下沉了,自然界的万物也都开始一个“冬藏”的生命过程,随着阳气的逐渐下沉,地面开始越来越冷,阴气也越来越盛,而地底却变得越来越温暖,植物开始枯萎,把能量收回来“藏”在地下,动物也纷纷“藏”到地下过冬。这时的自然界一片萧条,看上去好像完全没有了生命活动的迹象。但其实只不过是生命的活动从地表转移到了地底下而已,在那里,生命同样生机勃勃的以它自己的规律运行着,等待着天地间另一个繁盛时期的到来。
    从冬至这个节气开始,天地间的气机出现一个“阴极而阳”的变化,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冬至一阳生”。随着阳气的逐渐增强,当到了立春这一天的时候,阳气的强度达到了挣脱“地气”束缚的程度,于是地底的阳气开始往地面上“升”了。而随着阳气的逐渐上升,“藏”在地底的生命也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万物就进入了一个“春生”的生命阶段。
    随着地底阳气的逐渐上升,所有的生命都恢复了勃勃生机,当到了立夏这一天的时候,地底的阳气完全升到了地面上,就开始往上“浮”了,生命也随着这种阳气的上升而开始茁壮的成长起来,进入了万物“夏长”的生命阶段。
    从图中我们看到,当到了“夏至”这一天的时候,天地间的阳气达到了极致(其实天地间阳气在夏至的极盛和冬至的极弱,就是由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中运行到了距太阳最近的位置和最远的位置时接受太阳能量的不同而造成的),万物的生命活动也达到了最繁盛的阶段。但从这时候开始,天地间的气机又产生了一个“阳极而阴”的变化,随着阴气的逐渐增强,到了立秋这一天,“浮”在天空的阳气开始被地球自身所具有的这种“阴气”拉了回来,这就开始了一个气机的“降”的过程,而万物生灵也就随之进入了一个“秋收”的生命阶段。这个时候,作物成熟,动物们都开始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人们也开始迎来一年的收获季节。
随着天地间阴气的逐渐增强,到了立冬这一天,阳气开始了一个往地底下“沉”的过程,于是自然界万物也就相应的进入了一个“冬藏”的生命阶段。
    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就这样随着天地间阴阳气机周而复始的变化,年复一年的不断重复着生命盛衰荣枯的演变,而作为同样生长在天地间的人类,当然也不可避免的要受这个天地间大的阴阳气机变化的影响!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已经谈过人体气机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随着天地阴阳气机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一年四季中天地阴阳气机对人体的影响是怎样的。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自身也由于受到天地间阳气逐渐强盛的影响而渐渐充满活力。但是,人体自身在逐渐恢复活力,潜藏在我们体内的各种毛病也同样会在这个时候“恢复活力”,这就是为什么春天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病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万物都在忙着开始生长,那些让我们致病的微生物们同样要忙着繁衍生长,虽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们是有害的,但是从生命平等的角度来看,那也是它们自己生长的权利。
而正常情况下,由于我们体内的各种致病因素也在要“蓬勃”的生长,所以我们人体就要调集更多的能量来对付那些同样沐浴在春风里的致病因素,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大自然的那种“充满生机”的活力,反而老是恹恹欲睡,也就是俗称的容易出现“春困”这种现象,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因为人在睡眠中能更好的调集能量来跟病邪做斗争。所以,我们在春天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自身的防疫和保护机能是任何治疗手段都比不上的。古人诗句中一句“春眠不觉晓”,形象的道出了我们春天时应该要做的事:早睡晚起!睡眠充足了,就减少了很多身体发病的几率。
    夏天,万物欣欣向荣,蓬勃生长,我们的身体也相应进入了一个活跃期,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各种社会活动也相应增多。这个时候的身体,顺应天地间阳气上浮的影响,也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身体毛孔基本都是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这是为了身体自身气机更好的完成一个升发的过程,在这个升发的过程中,人体内的一些不好的成分(一些病气邪气)也随着气机的升发被发散出来了,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自我调治机制。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让身体多出汗,以完成这个气机升发的过程。
    秋天,自然界果实累累,万物都走过了生命中的鼎盛时期,开始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体自身也顺应天地间阳气的下降,开始一个“内收”的生命过程。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始逐渐减少活动,特别是在运动方面,要注意尽量避免一些激烈的运动,并开始逐渐的选择一些进补的食物。
    冬天,万物萧索,人体也随之进入一个“养藏”的生命阶段,民间都有一种“冬令进补”的说法,就是因为人体在这个时期处于一个内藏的阶段,人们认为这个时期进补会更加利于营养的吸收。而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就要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尽量不要让身体出汗,因为人体一出汗,全身的毛孔就都张开了,本来“深藏”于体内的阳气也就随着发散出来了,这就明显不符合大自然“冬藏”的这样一个规律,也就当然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了。
好了,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把这个天地间阴阳气机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的问题给阐述清了,而其实当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对于为什么长时间夏天吹空调会导致“空调病”,冬天老是呆在温度过高的暖气环境中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事实上它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比吹空调还要严重,只不过它不是立即就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对于它的危害还没有能清楚的认识到)的原因,就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夏天为什么那么热?就是为了要让我们出汗!人体通过这种方式,把整个冬春季节滞留在我们体内的一些病气邪气给发散出去,如果这些病气邪气发散不出去的话,它就会留在我们体内发酵,到了秋冬季节的时候,就会最终演变成一些病症,民间有一种“冬病夏治”的理念,而这个简单的“夏天出汗”实在是其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所以,本该是要让身体出汗,保持身体毛孔舒张的时候,人们却弄个“汗不敢出”的环境来呆着,时间长了,身体当然要提出抗议,当然要产生一些“不适症状”来提醒人们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可惜人们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真正足够的认识,虽然也有人看到了这里存在的弊端,但是因为没有能深刻的认识到它所对人体造成的真正损害,所以也并没有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
    冬天的温度过高的暖气也同样对人体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本来这个时候身体进入了一个“养藏”的状态,外界寒冷的天气也逼使我们全身的毛孔紧紧的关闭起来,这样就更好的保证了我们体内的阳气被牢牢的封存起来,为来年的 “春生夏长”储备足够的能量。但是人们偏偏要弄个“温暖如春”的环境呆着,时间长了,身体的阳气不能做到很好的封存,向外发散多了,来年开春后就极容易因为阳气虚弱而发病。
    更有甚者,现在好多人都有一个极端错误的行为,就是冬天跑去泡温泉和蒸桑拿,做汗蒸。这种行为说的严重点就是自己拿着自己的健康在开玩笑!寒冷的冬天里你每去温泉或是桑拿房“享受”一次,就把你生命中最宝贵的“阳气”给糟蹋了一些,而这些随着汗水发散掉的阳气,你就是吃几斤人参也补不回来的!
其实,古代的大医们早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论述了。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面就明确的提出了“冬天养藏不好,夏天就容易患温病,夏天升发不好,冬天就容易患伤寒”这个观点,只不过现在的人们老早都把这些“老祖宗”丢在爪哇国去了,只知道有病就去看医生,不舒服就买药来吃……
    所以,当我们夏天的早上走进办公室,如果发现里面的空调开的太大,以至于让你产生一种“凉爽无比”的感觉时,你应该提醒大家:温度太低了,不利于身体健康,请把温度调高一点!而冬天的早上如果办公室的温度达到你要脱衣服的程度,你也应该要让大家同意把温度调低一点,冬天嘛,就必须要有冬天的风景。
    所以,我们最正确的一个养生之道,夏天你所处的环境里面,温度不应该要低于28度,而且要尽量的进行室外活动,让身体尽可能的流汗,如果体内湿气过重的人们,还可以趁这个时候去做做汗蒸,会有相当好的除湿效果;而冬天呢,我们所处的环境里面,温度应该不要高于16度,并且尽量减少出汗的运动,衣服穿厚点,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千万不要图一时的享受随便去泡什么温泉,蒸什么桑拿。那不是这个季节该做的事!
    好吧,今天就先谈到这里,其实关于四季养生的一些理念,远不止这里所说的一点东西,但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八个字,绝对是人体顺应四时养生的精华中的精华,灵魂中的灵魂!只要这个身体还在运行,就必须要服从这个天地间至高无上的运行规律!
    上班结束,我们该吃中午饭了! 明天我们就来谈谈吃饭中的养生知识。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