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树剑:“守神”辨析

 清河堂主人 2015-12-24


作者简介:张树剑,青年中医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本文从“神”字字源入手,解释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针刺“守神”的确切含义,认为该处“神”是古人对脉的微妙变化的认识,“守神”的实质是通过脉诊体察血气变化的过程。


古今对“守神”的理解

《灵枢·小针解》应是最早对“守神”作出解释的文献,由于同被收录于《灵枢》,所以本篇的解释亦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篇中言:“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观历代《内经》注家,对“守神”的注解多宗《小针解》:


杨上善:守血气中神明,故工也(《太素》“上守神”作“工守神”)。(《太素·九针要解》)
张介宾:上工察神气于冥冥也。(《类经·九针之要》)
张志聪:上守神者,守血气之虚实而行补泻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九针十二原》)

马漪:上工则守人之神,凡人之血气虚实,可补可泻,一以其神为主。(《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针十二原》)


其中,张志聪与马莳的注解,直接遵循《小针解》,杨上善提出“守血气中神明”,将“神”理解为神明,但未对神明作进一步的解释。除却张介宾略有些语焉不详的注解外,历代对“守神”的解释,多未离气血变化的层面,忠实于《小针解》的主旨,但亦未对“守神”的确切含义作出更为深入的解答。
现代医者对“守神”解释渐呈多元,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医籍选读》的解释:上守神,指要把握病人的气血变化,神即血气,古人看来,气血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病人的疾病均可反映到气血变化上来,针刺就是要了解病人气血变化情况,以判断疾病的虚实[1]。此观点与古代医家一脉相承,与《小针解》的解释相去未远。但教材中将神直接理解为血气,似亦未得《灵枢》本意。而更多医者对于“守神”的理解多与“治神”、“本神”等同,将“神”理解为精神活动。谈到针刺“守神”,多理解为精神集中,心无旁骛,用心体察针下感觉与病人反应等,更有医者进一步将“神”延展到患者之神与医者之神的两重含义[2]。此与《九针十二原》篇中‘守神’的确切含义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小针解》之“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在当时的语境中已经是十分明确的解释了。这里涉及了古人对“神”的认识。


“神”字释义
神字,本作“申”,“申”是闪电的象形,此字源当无疑义。由此看来,神字的初始意义是天地间变化莫测的雷电现象。后加“示”作“神”,“示”字是与祭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神”字从“申”这一神秘自然现象的单纯意义就与神祗祟拜的社会意义相联姻了。同时,神祗祟拜亦是由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感所引发的,自然现象的变化是引起神祗祟拜的直接原因。

由此看来,神的差础含义是莫测的变化。如《周易·系辞上传》:“阴阳不测谓之神”。韩康伯注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形诘者也,故日阴阳不测。”在此含义的基础上,社会语境中的“神”与自然祟拜、祖先祟拜相结合,引申出了天神、鬼神的含义。在医学语境中,“神”的含义渐呈两重特征。一方面人体本身“莫测的变化”,即部分不可解释的现象,被称为“神”,无形无象的精神活动具备“神”的特质,非常自然地被表达为“神”,这一义项被《内经》广泛吸收,并与心的功能相联系,形成医学领域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心神”,与一般语境中的“精神”相类,延用至今。另一方面,对于必然运动的变化,即体现生命活动规律的现象,亦被认为是“神”。“神”的范畴渐由莫测变化向必然变化转变,这体现了古代医者对生命现象的探索过程。脉之有神,即是例证,下文详述。


脉神详辨
当人类开始学会思考,其思考的直接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终极对象,就是我们面对的自然界与我们的身体本身。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微妙莫测的变化被认为是“神”。一方面,人们对“神”顶礼膜拜,另一方面,人们从未间断过对“神”的探索。《内经》时代的医者大抵还是十分唯物的,如“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脏别论》);《史记·扁鹊传》中亦语:“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医家虽言“神”,但是没有对“神”产生崇拜,反而不断努力去探求“神”的客观指征。早期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对脉的诊察以找寻“神”的规律,就是典型的例子。
早期的脉与后世的经脉概念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早期的脉是指的可以度量与切循的具体组织[3]。而且,脉诊与针刺是密切相关的。业师赵京生先生提出,在中医理论的形成阶段,诊察之脉与经脉之脉是同一所指[4]。脉的变动不居的微妙状态,符合古人对“神”的认识,笔者拙见,可将这一状态命名为“脉神”,即脉的微妙的变化。对脉的微妙变化的触诊与体察,就是“守神”。进一步思考,古人通过“守神”,诊察到什么具体的内容呢?又对临床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守神”的直接对象是脉,目的是探索脉的精微变化。脉是血气之舍,脉动的原因与动力是血气的变化,所以,诊脉的实质是诊察血气之变化。由此看来,血气的变化是“脉神”的具体内容。《小针解》对“守神”的解释:“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其立意根据是血气的“有余不足”之变化,深得“守神”的真意。古人通过“守神”的脉诊过程,得到了血气“有余不足”的结果,然后,“可补泻也”,与针刺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这是《小针解》解释的思维过程。
《九针十二原》中与“上守神”含义与句式均相似的是“上守机”。机,本意指机括,在这里当指“神机”,与“神”意相通。下文曰:“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涵泳本段文意,此处的“往”“来”亦当指血气的往来,描述是对脉中血气变化之神机十分微妙的体察。“守机”与“守神”前后印证,文意畅达。后文又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本句亦不离脉诊,几乎与《小针解》对“守神”的解释意义完全相同。

另外,“心藏脉,脉舍神(《灵枢.本神》)”,此语将脉与心结合起来,也是后世对心主神明的主要文献依据。心主血脉,亦主神明,二者在《内经》中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认识了,心主血脉的认识较易从朴素的解剖实践中得出,但心主神明的认识从何而来呢?如前所述,脉及其所舍之血气与神的关系密切,心通过血脉而与神明取得联系,从而形成心主神明的观念当有可能。


总结


“神”的初始含义是莫测的变化,古人对脉的变动不居的微妙状态以及脉所藏血气的精微变化难以把握,故称之为“神”,同时,古人又在积极地通过脉的诊察去捕捉此变化之神机,以探索气血的虚实,确定针刺补泻。“神”由神秘莫测渐渐可以被体察,而其变化的规律成为临床治疗的依据。这一过程即是“守神”,亦即《小针解》之解释:“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心是否通过血脉与“神”取得关系,而生发出“心神”的概念,值得探究。但心主神明毕竟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内经》中对“心神”这一概念的阐述更为丰富;再者,“心神”这一义项,后世由于与社会一般认识互通共享,更容易占据主导;三者,本来朴素意义的与脉诊密切相关的经脉,经过不断的系统化与理论化,渐渐转化为解释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的理论工具,脉诊由诊察血气“有余不足”的变化的手段,亦渐变为诊断脏腑功能虚实的寸口诊法。以上诸般,竟令“上守神”体现的十分具体的脉诊意义日渐隐约。所以,后世对“守神”的解释多语焉不详,如今甚至多有将“守神”之“神”直接理解为精神与心神的范畴,更失经典本义。
参考文献
[1]吴富东主编.针灸医籍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彭楚湘.“守神”的临证意义与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3.21(7):1203.
[3]张树剑,赵京生.早期经脉认识方法与形态评述.待发表.
[4]赵京生.经脉与脉诊的早期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 ( 3 ): 168-171.

本文原载于《中国针灸》2009年01月期,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