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头上有齿痕是脾虚 看舌头知晓五脏健康+张飘闻讲奇穴之脾肿穴转

 依海听香 2015-12-26

正常舌象可概括为6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就是舌色淡红,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俞和大肠,舌两侧属肝胆。健康人舌质淡红润泽,表明体内气血调和。


舌边有齿痕

  若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说明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对不足,多见于脾虚湿重的体质,可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白术、白扁豆等。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舌苔

  有的人,舌头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无苔,中医称之为“地图舌”,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感觉,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多为阴虚。

  淡白舌

  淡白舌,即舌色红少白多,多见于阳虚证、气血两虚证,如贫血的女性。

  鲜红舌

  如果舌呈鲜红色,多见于热证。舌尖红的人,若同时伴有烦躁、咽干、喜冷饮、口腔溃疡,多见心火亢盛者,可喝苦丁茶,或用麦冬、菊花、胖大海代茶饮,咽痛者可加金银花。

  舌质发青

  如果舌质发青,通常说明阴寒比较盛,或有淤血证,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药物、食物中毒者会出现。如果舌态发硬、颤抖,提示肝风内动、风痰阻络,多见于高血压患者,或提示有中风的危险。

  舌苔厚度

  舌苔由胃气所生,观察舌苔主要看颜色、润泽度、厚薄度等。舌苔增厚,是胃气夹湿邪所致,或体内有痰、湿、水、饮、积食等,提示患者可能有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舌苔由厚转薄,舌上又生薄白新苔,说明病情转好;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病情加重。舌苔出现黄色,提示体内有里证和热证,苔色越黄,热邪越重。黑苔或灰苔则多见于久病或病重的人。

舌底血管

  还可以观察舌底血管经络的粗细和颜色,正常情况下脉络粗细适中,色为青紫。若脉络变粗,颜色为淤紫,心脑血管病患者病情有可能加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舌头虽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经络的变化,但不可仅凭舌头来诊病,而要四诊合参。因此,当身体不适时,还要及时去看医生。




张飘闻讲奇穴

定位掌面中指第二節中央線上。
主治脾腫大、脾炎、脾硬化、胃腸脹氣、胸背痛、腳趾酸痛。
針法與應用針深二至四分。治脾腫大配三重穴。


【脾肿一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二节正中央下二分半处。即火星下穴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正中神经、脾神经、心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二节正中央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脾胃经。

穴性:调理脾胃,通经活络。

主治:脾硬化、脾肿大、肝脏发炎、胃肠胀气、胸痛、背痛、脚趾酸麻肿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可双手取穴。

说明:(一)原著因无公开火星穴,因此取穴记载与胡师不同,其实两者穴位是一样的,脾肿穴与手掌掌面脾脏诊断点是一样可用于掌诊,脾脏有问题的人,大都会在手掌面或手指上显现出异常肤色。

(二)脾肿一穴,脾肿二穴,再取火星下穴可形成倒马。

配穴:(一)治疗肝疾,可本穴加配上三黄。

(二)胃肠胀气,可本穴配四花穴、火菊穴,有效。

【脾肿二穴】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二节中央上二分半处,即火星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脾神经、心及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二节中央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脾心肺三经。

穴性:健脾除湿,宽胸清肺。

主治:肝脏发炎、脾肿大、胃胀、脚趾酸痛、肺炎、心脏病、背痛、胸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可双手取穴。

配穴

(一)治疗脾肿大可三重一穴、二穴、三穴效果显著。

(二)治疗脾脏的手针穴位,计有三星穴、三眼穴、健脾穴、土兴穴;等皆可选择二—三个穴位配穴。

(三)脾肿穴配体针心灵一、二、三穴可治心疾。

(四)治疗肝疾,本穴配上三黄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