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钧雷霆与涓涓流水

 隐士的书屋 2015-12-27

1964年孙剑云老师应邀去上海,在顾留馨举办的欢迎宴会上有人问:“你们孙氏拳的劲有什么特点和独到的功效?”孙剑云老师还在琢磨怎么回答,这时前来陪坐的杨世垣先生说:“感而遂通,功效莫测。以现今我的一位师兄支燮堂为例,其劲时而有万钧雷霆地裂山崩之势,时而如涓涓流水有无孔不入之功。”

杨世垣先生的回答甚为贴切,如支燮堂先生曾将某人打出,令某撞破砖墙倒于隔壁另一室中,其劲不可谓不有如雷霆。支燮堂先生又曾与人搭手,身手未动,其劲如游针直击彼之心脏,令彼无法承受,其劲之深透确如涓涓流水,只不过其流如电。

其实不惟支燮堂先生,我辈中牟八爷的劲也是时而气冲牛斗豪纵万里,时而委婉精细丝丝入扣。

所以,孙氏拳的劲除了在感而遂通上是一以贯之的,在具体功效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性状。因此练习孙氏拳者在劲力上不能固守一端,以为孙氏拳的劲只是这样而不能那样。再以孙氏太极拳所培育的劲力为例,就其细密精妙而言胜过杨吴两家太极拳,就其雄浑强悍而言胜过陈式太极拳,就其整实深透而言胜过武式太极拳。又如孙剑云老师所言的三个极尽。盖因孙氏太极拳是迄今为止太极拳发展的巅峰,没有这样的认识就练不好孙氏太极拳。

有人问:你童旭东的拳有些进步,不知你练了些什么?其实我一直以来只练孙氏拳,没练过别家的拳,而且在练拳上花的时间很少,主要精力一直都是放在研究孙氏拳前人事迹和孙氏拳理论上。不知不觉中拳艺自己上身了。听上去似乎有点神奇,但事实确是这么回事。

孙氏拳就是一把能够打开最上乘拳艺之门的金钥匙,至于你能从这门里拿走多少东西,那就要看你是否勤奋了,把门打开后,你越是勤奋,你拿走的东西就越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勤奋练拳呢?

答:我有我的生活追求。我并不是一个把武术作为我唯一生活追求的人。我练拳很少,但由于我对孙氏拳前人和道理的了解比别人稍多一点,所以,稍练一二既有所得、有所悟。我不盲目练拳,而是一定要深究孙氏拳的拳理探究这个拳、这个式子为什么要这么练,而不那么练,我从不拿别家的拳理往孙氏拳上套。我想这大概就是我练拳效率比别人相对高一点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是抽象地肯定孙氏拳,具体的否定孙氏拳,用别家的拳和拳理充当孙氏拳,这是很成问题的做法。他们不懂立象以尽意。孙禄堂先生的五部拳著是形上形下一以贯之的武学最高经典,将其中任何一幅拳照看懂百分之一,即能在拳艺上极大受益。那些拳照里蕴藏着太多无穷无尽的拳学宝藏。这是我的切身经验,要说拳艺有什么秘密这就是公开的秘密。所以要静下心来仔细地研究那些拳照。比如一个单鞭拳照,从中能看出很多东西,从外到内,一练果然如此,效果非凡。如果从这些拳照里看不出东西,说明对孙氏拳的拳理还一窍不通。所以需要在孙氏拳拳理上先补补课。再如一个起腿、一个蹬腿的拳照,同样蕴藏着太多的宝贝。据说赵道新晚年追求腿击发力,感叹始终没有找到窍门,其实在孙氏太极拳的这两张图片中将腿击发力的精奥已经呈现出来,这里提示:中轴稳固、肩胯协同、气息顺畅,虽是用腿,发力对应点在脊椎上某一点。悟此,就知道该于何处下功夫了。如此练拳,一练既有成效。

当今研修孙氏拳,一要研究孙门前辈的事迹和孙氏拳的拳理,二要多看孙禄堂先生的拳照,如此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刘树林师兄常言:“我比你们强的地方就是见过孙存周,脑子里有他行拳时的样子。”

但是只有这种影像印记是不够的,拳不是单靠模仿就能成的,尤其是拳中的劲和神,必须懂得拳理,再结合这种影像印记,才能找到那把打开门径的钥匙。

支一峰师兄也说:“拳不仅要勤练,还要多听多看前辈们是怎么说、怎么练的,才能有长进。”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话说回来,孙氏拳的劲性状莫测,功效各异,如有刘子明先生的雄浑整爆,也有支一峰师兄那种轻描淡写中的深透如电,但根子是一个,就是内劲。因此,不同传人之间不可因形式风格的相异而相互否定。

常见一派之中因拳术形式不同、支系不同,而相互攻击否定,实不可取。

何谓正宗?唯理唯宗,只有道理是唯一的正宗。研究拳术要研究道理。形态不同,若能究于理,相互参学,技艺能不断去伪存真、精益求精。如是方为拳学,而非宗派。故万钧雷霆之劲与涓涓流水之劲若能兼得,庶几为拳学大家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