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病?一受凉就全身憋胀疼痛

 我心飞扬695 2015-12-29

导 语

屈大妈前来就诊,直言一受一点儿凉,轻者除立即上腹不适、胀满之外,还要频繁地打嗝。稍重则全身憋胀难忍,还有游走性疼痛,这是什么怪病?中西医贯通的赵洪钧医师是如何治好的呢?今天小编就带您一探究竟!



屈某,女,53岁,威县胡屯村人,2011年3月8日初诊。


患者身材中等、丰满,面色略见苍白,精神可。只是她穿得很厚,显得有些臃肿,否则,一眼望去她是一个身体不错的人。这是进入诊室之前患者给我的印象。然而,她诉说的不适却很多。最突出的是,不能受一点儿凉。否则轻者除立即上腹不适、胀满之外,还要频繁地打嗝。稍重则全身憋胀难忍,还有游走性疼痛。果然,她的怕冷,立即见效——她穿着很厚的棉裤在诊室我对面椅子上坐了大约20秒, 便说椅子太凉了,连忙站起来。就这样,她的全身不适还是很快出现。其实,那把椅子上带有椅套,只是没有棉垫子而已。加之近日天气转暖,室外气温在14度左右,诊室内温度接近20度,常人即便赤身坐在上面也不会很冷。


她之所以今天急不可耐地就诊,是因为昨夜睡觉前不慎小着凉,因而一夜胸腹并全身不适,几乎没有睡觉。恰好一位亲戚上午给她介绍我,于是立即赶来了。


问她此病有多长时间了,说加重已3年有余,较轻大约10年。很可能从年轻时坐月子开始,那样至少有30年了。她还说,年轻时夏天也怕冷,并且白带多。5年前断经后,白带消失。


再问发病后可否自愈,说受凉后再受热即可迅速好转。


再问夏天是否很少犯病,说:犯病主要在初冬和开春。


再问体力情况,说可以参加劳动。


平时食欲不错,食量不小。近来食欲很差,食量大减。大便日1次,较稀。小便可。睡眠可。


问她曾经在何处就诊,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种检查化验,没有明确诊断。还至少找过四位个体中医诊治,服药不下百付,不见寸功。


于是我给她切脉——弦滑有力——比较典型的高血压脉象。立即测血压176/96mmHg。


问她是否知道血压高,说去年8月犯病时首次测出血压高,但从未服用降压药。其他医生也有的给她测过血压,但都说不高——绝大多数医生不给她测血压。他们说他的病和高血压无关,也不认为她的血压可能高。


显然,至此已经可以肯定该患者的病以高血压为主。


她的上腹和全身症状,也主要因为高血压所致——可以用高血压解释。


如此说来,患者血压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凉吗?


答案是:受凉肯定能加重高血压,当然这不排除她的寒性体质和胃肠道偏寒,导致受凉后消化道症状最突出。


当然,自中医看来,患者已经是典型的寒证。


再参看其舌大而稍淡,更足以诊为脾肾虚寒


于是处理如下:


附子8g,吴茱萸2g,干姜4g,生姜30g,大枣6枚(掰),陈皮15g,桂枝15g,茯苓12g,半夏8g,当归8g,白芍12g,川芎12g,怀牛膝20g,熟地黄20g,五味子8g,香附5g,乌药5g,党参15g,黄芪2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1剂。

金匮肾气丸9g,每日2次;

补中益气丸9g,每日2次;

香砂养胃丸6g,每日2次。

复方利血平1片,每日2次;

心痛定片10mg,每日2次。


按:病了10年,加重3年,就诊中西医不下数十次,也曾经发现血压高,却没有一个人认为她的病主要是原发性缓进型高血压,真是令人悲哀。


又,此案的寒证表现非常典型,按说中医疗效也应该相当满意,可惜从无效果。看来此前患者就诊的中西医都是辨证大方向不对或者完全胡乱用药。


自信以上处理必有满意的疗效——告诉她:没有显效不必再诊。


患者似乎也信心充足——她第一次见到医生一切脉就知道血压高。


2011年3月12日再诊:病好大半。食欲和食量接近正常,上腹胀满、打嗝基本消失。比别人穿得厚,但不很怕冷了。脉象正常。血压120/80mmHg。守方如前。


2011年3月25日三诊:停药数日,又见畏寒。脉见沉滑有力。血压174/100mmHg。问她是否停了降压西药,说因为前几天自觉大好,中西药都停了。于是仍守前方,并告诉她一定要坚持服西药。


2011年4月16日四诊:除畏寒外,无他不适。穿着仍比常人厚,面色转红润,脉象仍见弦滑有力。血压160/96mmHg。问患者服药情况,说:有意停用西药,看看是否真的血压高。于是,再次给她说理:她的各种不适都应该归罪于血压高,高血压是她最危险的敌人。这次她更加信服。不过,她补充的病史,说明她的病有明显的心理因素。看来,她的高血压又有长期郁怒的原因。


再次告诉她要坚持服西药,并说明利害。中药仍守前方。


再按:至此我想重复按语所说:


一是呼吁一切临床大夫重视高血压。

二是医家一定要重视血压计。

三是中西医都有必要掌握脉诊在诊断高血压方面的意义。


再次提醒一切同行:无论您是什么专科的专家,也无论您的地位和声望多么高,都要随时想到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首先找基层医生就诊,基层同行更要重视高血压。


为什么要掌握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呢?因为:


诊脉最简便易行,医生不应该忽视这一举手之劳的诊法。

脉诊确实对诊断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中医更应该深研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