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有老玛,后有迤萨”的历史之谜

 秀美红河 2015-12-29

  老玛村位于红河县石头寨乡车玛龙村委会下辖的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山村。俗语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玛村虽小,几百年来却声名远播。面对侨乡迤萨古镇,老玛人自信地说:“先有老玛,后有迤萨;迤萨不大,老玛不小”。为什么?

  笔者近距离走近老玛古村,初探这一历史之谜。

老玛村的辉煌

  据老玛村郭杰生老人(现年78岁)讲,他是从宝华安庆到老玛上门的。供桌上也供有八尊祖先神台,每一代祖先一个神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可见有史可据的老玛村比迤萨、他竜还早几十年。

             老玛村郭杰生

             八尊祖先神台

  在清代,老玛村历史上最多时期有340多户,户户经商,家家赶马,以走马帮到云南边境、越南、老挝一带做生意。村中最大的马老板是郭大爷,马匹上百,帮工17人。郭大爷是溪楚土司赵家的座上宾,据讲,土司权威离不开郭大爷的支持。故清代至民国时期几百年来,溪楚土司从不让老玛郭家抓丁、派款,一直沿袭至土司制度废止。

  老玛村小,却建有6道城门。著名的有东、西门,双丫口城门。村内有马帮客栈三个,农贸市场二个,天天赶街。迤萨人、竜人、邻近哈尼、彝人村寨都到老玛做生意。郭大爷骑着大马到迤萨大户人家做客时,迤萨只有百多户卜拉人,故郭大爷回到老玛讲:老玛三百多户,迤萨一百多户, 迤萨没有老玛大,更不如老玛热闹。

  据现存的王从庸老人讲88岁。老玛村建有关公庙(文革毁掉),观音庙(旧址遗迹),建有郭姓家族、李姓家族两座家庙。每凡庙会及逢年过节,都请外地戏班子进村搭台唱戏,最难忘的是一个从昆明来的马戏团,在大塘子上空走钢丝,打倒翻筋斗,成为百年美谈。凡庙会外地香客蜂拥而至,庙内香烟飘渺,鼓锣喧天。


                王从庸


             观音庙(旧址遗迹)

老玛的厄运

  老玛的经商繁荣名震江外,老玛人几乎没有种田的,仅在村边种点旱作物。村中的大塘子是寨子的灵魂,每天在塘子边谈天说地的老倌就有八十多人,可想当年人气之旺。


  村之衰败起自盗贼及放火烧村。一伙外地毛贼窜到老玛村,以到山寨旅游之名邀请村中富户人家共进晚餐,酒足饭饱之后,毛贼举枪拔刀,逼着富人们每家交出金银细软,老玛人防不胜防,此事给老玛村惨遭重创。一些人家开始搬离,多数人家往迤萨迁。第一伙强盗得手后,不久又一伙盗贼装成买猪的商人又洗劫老玛村,老玛人吸取第一次惨痛教训后,值钱的东西转移至其它地方,户户坚壁清野。毛贼抡不到财宝后,恼羞成怒,放火烧村,有的人家全部烧毁,大部分好房子都遭毁坏。这一把大火大伤了老玛的元气,至此,老玛逃离、搬迁的户数剧增。从300多户减至不到百户。


               被烧过的古房

老玛的今昔

  村中的古建筑遗迹尚存。建有文庙、在文庙内供有孔夫子的相,文庙是村民集资建盖的,一直到解放初期,这里一直办学,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乡村人。青石板院落,瓦房、四合院,雕花大门,百年照壁,几百年的老屋等随处可见,这些遗迹可让人穿越时空,窥见老玛当年的辉煌。


  特别具有历史价值的是老玛村东门下青古板马帮古道。城门是1997年重修的。村中人家的马帮出入都要经过东门,青石块铺砌得工整、坚固,宽约3米,马蹄留印随处可见,而今凄凄芳草覆盖了沉睡百年的马帮古驿道,马帮也远去,曾经的辉煌依旧存。


  老玛村而今仅有40多户,200余人。逃难的、搬走的走了,留存的都是老玛村的铁杆户。村中万年青、大塘子、水泥路、球场、新房、旧宅处处体现着古村汉风遗韵。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村中时常会举办文艺活动,邀请四方八寨的友人来村里同乐,共建平安和谐的古村。(文图/李信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