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 胃 散

 学中医书馆 2015-12-30


    平  胃  散
    (《简要济众方》卷5)
    [异名]  天下受拜平胃散(《岭南卫生方》卷中)、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神效平
胃散(《保命歌括》卷19)。
    [组成]  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  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
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
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病机分析]  本证病机为湿滞脾胃,运化失职。脾属土,湿为土之气,《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曰:“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阴,在脏为脾。”脾主运化,喜燥而恶
湿,脾为湿困,则运化失司,故不思饮食,或食少无味。湿属阴邪,其性粘滞,阻遏气
机,气滞不行,故脘腹胀满。湿性重滞,脾主四肢、主肌肉,湿郁于脾,故多身重嗜
卧。此即《血证论》卷6所谓:“身体沉重,倦怠嗜卧者,乃脾经有湿。”脾与胃相为表
里,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故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湿阻脾胃,升降功
能失常,下迫大肠,故常自利。苔白腻而厚,脉缓,乃湿滞脾胃之征。
    [配伍意义]  本方为湿滞脾胃之证而没,故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立法。《临证指
南医案》卷3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
安”。方中以苍术为君,以其味苦,性温而燥,最善燥湿,兼以健脾,能使湿去而脾运
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所以《本草正义》卷1谓:“凡湿困脾阳,……非茅术芳香猛
烈,不能开泄。而脾家郁湿,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脾气之转输,湿邪之运化,
皆赖于气之运行,亦即“气化则湿亦化”(《温病条辨》卷1)之意。况湿邪阻碍气机,
气不宣通,故在祛湿之中,须辅以行气之品,因而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苦温,非但善能
行气消满,且有苦燥芳化之性,行气祛湿两者兼顾。《本草汇言》谓:“厚朴,宽中化滞,
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
温可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与苍术相伍,燥湿以健脾,行气以化湿,湿

化气行则脾气健运。二药合用加强燥湿运脾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助苍
术燥湿;协厚朴行气。陈皮、、厚朴芳香化湿,有醒脾调中之功。甘先人脾,脾得补而健
运,故使以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能甘缓和中。用法中加人生姜、大枣,则调和脾胃
之功益佳。全方以燥湿为主,行气为辅,俾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得健运,胃气和
降,则湿阻气滞诸证自除。然本方总以苦燥为用,惟有湿有滞者宜之,即吴氏所谓“惟
湿土太过者能用之”(《医方考》卷1)。脾湿得制,则与胃气相平,脾胃平和,升降自
有其序。
    关于本方命名,张介宾曰:“夫所谓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景岳全书》卷
17)。说明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是为平治胃气之剂,故称“平胃散”。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燥湿与行气之品并用,以燥湿为主;二为诸药皆人脾经,
因而本方重在治脾湿,兼和胃气。    ,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燥湿和胃的基础方,临床运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证治
要点。
    2.加减法  若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属寒湿者,宜加干姜、
草豆蔻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若呕者,宜加半夏以和
胃止呕;若兼食滞,而见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宜加莱菔子、神曲、槟榔、枳实以消食
除满。
    3。本方现代常用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肠梗
阻、蛔虫性食管梗阻、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子宫颈炎、百日咳、小儿厌食症、婴
幼儿腹泻、急性湿疹、男性性功能低下、口腔粘膜腺癌等辨证属湿滞脾胃者。’
    [使用注意]  本方辛苦温燥,易伤正耗阴,故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以及孕妇不宜
使用。
    [源流发展]  平胃散之名,最早见于北宋王衮的《博济方》(1047)卷2,药用厚
朴、炙甘草、苍术、陈皮、人参、茯苓,功用治气利膈,消食平胃,主治脾胃不和,不
思饮食。现今流传之平胃散方,载于北宋周应所著《简要济众方》卷5(1051),治疗
胃气不和。后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中,其主治病证更具体明确:“平胃散治脾胃
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
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
胃,并宜服”。该书卷2又有与前者药味相同而用量不同的对金饮子(厚朴、苍术、甘
草各二两,陈皮半斤),“治诸疾,无不愈者。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
自然荣卫调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并载本方基础上的加味方一一和解散
(厚朴、苍术、陈皮、甘草、姜、枣、藁本、桔梗),“治男子妇人四时伤寒头痛,憎寒
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在《内经拾遗方论》卷3中将平胃散与小柴胡汤合用治
疗痃疟,名柴平汤。  “方用小柴胡汤以散风寒,平胃散以消饮食,故曰柴平”。到了元
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卷2用胃苓汤(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治“夏秋之间,脾胃伤
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又用加味平胃散(平胃散加神曲、麦芽)“治吞酸或宿食不
化”(《丹溪心法》卷3)。葛可久《十药神书》用参苓乎胃散(平胃散加人参、茯苓)
治疗湿阻中焦,而又气虚乏力,脘腹胀痛,舌苔腻,食少便溏者。迨至明代,龚廷贤

《寿世保元》卷3用香砂平胃散(平胃散加香附、砂仁、白术、茯苓、半夏、神曲、白
芍)治“腹痛甚而泄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又用加味平胃散(平胃散加半夏、川
芎、香附、枳实、木香、神曲、山楂、于姜)治“食积腹痛,其脉弦。其痛在上,以手
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其痛减是也”(《寿世保元》卷5)。王肯堂《证治准绳。类
方》卷1的调气乎胃散(平胃散加木香、乌药、白豆蔻仁、檀香、砂仁、藿香),用于
“突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昏倒不知人
……头面青黑”等中恶后的治疗。秦景明《症因脉治》卷3用枳桔平胃散(平胃散加枳
壳、桔梗)治“气结腹胀”,  “胸前饱闷”者;用茵陈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山
栀、茵陈、淡豆豉)治“食谷头眩,心中怫郁,胃中苦浊,小便不通,遍身俱黄”的谷
疸。该书卷2家秘消滞汤(平胃散加莱菔子、枳实、山楂、麦芽)治“胸前满闷,嗳气
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的食积呕吐;荆防平胃散(平胃散加荆芥、防
风)治“恶寒发热,暴吐不止,呕出清液,不杂糟粕谷食”,“脉浮身热者”;二陈平胃
散(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厚朴)治“食积咳嗽,脉沉滑,胸满闷者”。
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63中,芩连平胃散(平胃散加黄连、黄芩)治“燕
窝疮在下颏生,如攒粟豆痒热疼,形类黄水疮破烂,此证原来湿热成”;该书《杂病心
法要诀》卷42用香连平胃散(平胃散加木香、黄连)治“湿痢”。《傅青主女科.产后
篇》用平胃散加朴硝煎服,治“死产者,子死腹中也,验母舌青黑,其胎已死,先用平
胃散一服,酒水各一钟,煎八分,投朴硝,煎服即下,用童便亦好。后用补剂调理”。
当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香砂平胃丸,在乎胃散的基础上,加行气宽中,顺气止
呕的木香、砂仁,治脾湿兼气逆较著,呕吐恶心,倒饮嘈杂之证。  《中医治法与方剂》
枳术平胃散,是平胃散与枳术汤合用,增强了下气消痞,健脾化湿之功,治脾虚湿盛,
气机阻滞,心下痞坚者;茵陈胃苓汤(胃苓汤加茵陈),治阴黄。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的
《方剂学》楂曲平胃散,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山楂、神曲、麦芽,主治饮食积滞,痞
胀吞酸,不思饮食,倦怠嗜卧等证。
    上述方剂从组成来看,诸方虽皆以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为主,但其配伍药物
各异。配藁本、桔梗、荆芥、防风、藿香等,兼以解表;配神曲、麦芽、山楂、莱菔
子、砂仁等,兼以消食;配木香、香附、砂仁、枳壳、桔梗、檀香、乌药等,兼以调
气;配猪苓、茯苓、泽泻、茵陈等,兼以利湿;配黄连、黄芩、栀子等,兼以清热5配
二陈汤兼以燥湿化痰;配小柴胡汤,兼以和解少阳;配芒硝,兼促下死胎;脾虚明显
者,配人参、茯苓、白术等。如此众多的配伍形式,体现了平胃散方的发展变化及广泛
的治疗作用。
    [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方源  以往的方剂专著及教材均载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卷3。在《局方》之前的《简要济众方》卷5中已有平胃散的记载。日.丹波元胤在考
证《周氏简要济众方》时指出:“平胃散一方,世为出《局方》,不知其本于是书”(《中
国医籍考》卷45)。柯琴谓“李东垣制平胃散”(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4);冉小峰
说:“此方原出《圣惠》,见《中国医籍考》,《和剂局方》犹是转辑”(《历代名医良方注
释》),均为不妥。
    2.关于平胃的意义  吴昆认为:平胃乃“平敦阜之土”;柯琴认为:平胃土之卑

  监,、“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二种观点看似相对立,实际上是可以统一的。
  前者着眼于病邪,以本方燥湿祛邪,理气和胃来平和胃土;后者以病位为立足点,言脾
  胃运化失健,用平胃散促进中焦健运,土燥则湿滞自消。可见尽管立论的角度有所差
  异,其平胃之目的是一致的。  .
    [方论选录]
    1.吴昆:“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此方主之。此湿土太过
  之证,《经》曰敦阜是也。苍术味甘而燥,甘则人脾,燥则胜湿;厚朴味温而苦,温则
  益脾,苦则燥湿,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
  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是方也,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若
  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医方考》卷1)
    2.张介宾:“夫所谓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东垣为胃强邪实者设。故其性味
  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今见方家每以此为常服健脾之
  剂,动辄用之,而不察可否,其误甚矣。”(《景岳全书》卷17)    .
    3.柯琴:“《内经》以土运太过曰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曰卑监,其病留满痞塞。张
  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东垣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也。培其卑者而使之
  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而使之温,非用温之谓。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
  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卑监
  耶?不审敦阜、卑监之义,因不知平胃之理矣。二术苦甘,皆燥湿健脾之用,脾燥则不
  滞,所以能健运而得其平。第二术白者柔而缓,苍者猛而悍。此取其长于发汗,迅于除
  湿,故以苍术为君耳,不得以白补赤泻之说为二术拘也。厚朴色赤苦温,能助少火以生
  气,故以为佐;湿因于气之不行,.气行则愈,故更以陈皮佐之;甘先人脾,脾得补而健
  运,故以炙甘草为使。名日子胃,实调脾承气之剂欤!”(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4)。
    4.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苍术辛烈燥湿而强脾,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苦
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陈皮辛温利气而行痰,甘草中州主药,能补能和,蜜炙
为使,泄中有补,务令湿土底于和平也。”(《医方集解。消导之剂》)
    5.王子接:“胃为水土之脏,长生于申。水谷之人于胃也,分为三隧,其糟粕一隧
下人小肠,传于大肠,全赖燥火二气,变化传送。若火不温而金不燥,失其长生之气,
上虽有心阳以扶土,而下焦川渎失利,则胃中泛滥而成卑湿之土,为湿满、为濡泻。治
以苍术辛温,助胃行湿,升发谷气,厚朴苦温,辟阴去浊,温胃渗湿,甘草调和小肠,
橘红通理大肠,胃气安常,大小肠处顺,故曰平胃。”(《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6。费伯雄:“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多食辛辣则火生,多食生
冷则寒生,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于是为积聚,为胀满,为泻痢,种种俱见。平胃散乃
治脾胃之圣剂,利湿化痞,消胀和中,兼治时疫瘴气,燥而不烈,故为消导之首方。”
(《医方论》卷4)
    7。张秉成:“夫土曰稼穑,不及为卑监,太过则曰敦阜。平胃者,平胃中之敦阜也。
然土无成位,湿无专主,皆从化而来,从化而去,随人之脏气使然。阴虚者化为湿热,
阳虚者化为寒湿,故治此者,当因其未化而化之,乃无后患。故用苍术辛温燥湿,辟恶
强脾,可散可宣者,为化湿之正药。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理气而行痰,
以佐苍术之不及。但物不可太过,过刚则折,当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故以

甘草中州之药,能补能和者赞辅之,使湿去而土不伤,致于平和也0”(《成方便读》卷
3)
    8.湖北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本方证是由于湿困脾胃,阻滞气机所致。治宜燥湿
运脾,理气和中,故方中重用苦温性燥之苍术,以燥湿运脾为主药。辅以苦温燥湿,行
气除满之厚朴,以加强主药燥湿运脾之功。湿盛则气滞,气行则湿化,故配用陈皮理气
化滞,协助厚朴理气降逆为佐。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以缓和诸药之燥性。生
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补脾土。合用成为燥湿运脾的主方。本方临床运用极为广泛,消
化系各种疾病,凡属湿阻中焦,气机不畅,而见舌苔白腻而厚、口和不渴、心下痞满、
倦怠厌食等证者,均可以之加减治疗。”(《古今名方发微》)
    [评议]  诸家对本方配伍意义、功用与主治的论述,说理中肯,立论精辟。如吴昆
的“一补一泄”;汪昂的“泄中有补”;‘张介宾的“其性味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
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均为有得之见。
    在临床使用宜忌方面,吴昆认为“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
之人,皆非所宜也。”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
    [验案举例]
    i.泄泻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朱丹溪医案》: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夏末
患泻利,至秋深百方不效。病虽久而神不悴,小便涩少而不赤,两手脉俱涩而颇弦。自
言膈微闷,食亦减。此必多年沉积,僻在肠胃。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我喜食鲤鱼,三
年无一日缺。予曰积痰在肺,肺为大肠之脏,宜大肠之不固也。当与澄其源则流自清。
以茱萸、青葱、陈皮、苜蓿根、生姜煎浓汤,和以砂糖。饮一碗许,自以指探喉中,至
半时,吐痰半升许如胶。是夜减半,次早又饮,又吐痰半升而利止;又与平胃散加白
术、黄连,旬日十余贴,而安。
    按语:本例患者的泄泻,是由“积痰在肺”,  “大肠不固”所致,故以涌吐痰的治
法,达到“利止”。然脾为生痰之源,后又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治理。
    2.痞满  《名医类案》卷4:虞恒德治一人年三十余,身材肥盛,盛夏秋间,因官
差劳役,至冬得痞满症。两胁气攻胸中,饱闷不能卧,欲成胀满症。历数医皆与疏通耗
散之药不效。十一月初旬,虞诊两手关前皆浮洪而弦涩,两关后脉皆沉伏。此膈上有稠
痰,脾土之气敦阜,肝木郁而不伸。当用吐法,木郁达之之理也,奈值冬月降沉之令,
未可行此法。且与豁痰疏肝气,泻脾胃敦阜之气,用平胃散加半夏、青皮、茯苓;川
芎、草龙胆、香附、砂仁、柴胡、黄连、瓜蒌仁等药,病退十之三四,待次年二月初
旬,为行倒仓法而安。
    按语:患者因脾湿肝郁而苦于痞满,法当吐痰疏肝采用吐法,然正值冬季,故用燥
湿豁痰运脾,疏肝理气和胃的平胃散加味治疗,到次年春再采用吐法,顺其气而治其
病。
    3.脚气  《名医类案》卷6:江应宿治一婢,春初患脚气,腰脚赤肿,坟起疼痛,
难于步履。予曰:此因饮食伤脾,不能运化,湿热下注之所致也。利水行湿,消导食
滞,用平胃散加茯苓、泽泻、薏苡、木瓜、山楂、麦芽、神曲。二剂,腰脚消而能步。
再以木通白术汤送保和丸而愈。
    4.痢疾  《续名医类案》卷6:戊寅十一月,高鹾使公子患似痢非痢,红多白少,

恶寒微热,脉滑而数。询知自夏秋以来,由川北随任之粤.,久积暑湿感冒而发,用平胃
加羌、防、苏、藿。一剂而寒热退,再剂加槟榔、木香而瘳。或问痢忌燥药,今用苍术
而愈何也。日常人痢疾,因暑令火热之气而得,燥药乃天时之所忌,是以不可擅用,今
以积湿之病,发于隆冬外感,乃得力要药也。
    按语:痢疾多由湿热而致,殊不知亦有“积湿”而致者。本例痢疾是由外感风寒,
内伤湿邪而致,故用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治内,用羌、防、苏、藿疏风散寒以
治外。治病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5.心胃痛  《续名医类案》卷18:程沙随任泰兴时,有一乳娘,因食冷肉,心脾胀
痛不可忍,钱受之以陈茱萸五六十丸,水一盏煎汁去渣,人官局平胃散三钱,再煎热
服。一服痛止,再服无他。云高宗尝以此赐近臣,愈疾甚多。真奇方也。
    6.风湿  《时病论》卷2:须江毛某,贩柴来城,忽然患病,曾延医治乏效,来邀
于丰。见其所服之方,皆作风温论治,诊其脉,弦而缓,考其证,寒热身疼,舌苔虽
黄,黄而滋腻,口虽作燥,不甚引饮。丰曰:此属风湿时邪,实非风温伏气,就目前厥
阴主气而论,风温之病似矣,不审今春淫雨缠绵,地中之湿上泛,随时令之风而袭人,
遂成诸证。况无咳嗽口渴,又无滑数之脉,显然非风温也,宜从风湿立法。以平胃、神
术、葱豉三方合为一剂,连进数服而安。
  按语:患者正值春季患病,医者均以风温论治而无效。雷丰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气候
的变异,诊为风湿。针对湿易伤脾的特点,用平胃散燥湿运脾,用神术、葱豉方祛风除
湿,三方合用故奏良效。
  7.疟疾  《类证治裁》卷4:甲申予馆新洲,长夏感暑兼湿,疟间日发,寒热俱重,
涎沫甚多,用平胃散加柴胡、制半夏、神曲、赤苓,二服愈。
  按语:本证虽属疟疾,但由长夏感邪而致,暑多夹湿;又涎沫甚多,故以平胃散加
和解少阳、燥湿化痰药,使脾湿祛,疟邪除。
  8.呃逆  《新中医》(1977,2:26):某女,28岁,小学教师。呃逆频作已5月余,
曾在医院进行各种检查,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经用各种解痉药、镇静药,不效。
现患者呃逆频作,腹胀较甚,面色苍黄少华,纳呆,食后腹胀尤甚,四肢沉重乏力,舌
淡红苔白腻,脉濡缓。此为脾虚湿困,胃气上逆,予平胃散加法夏、茵陈、茯苓、丁
香。服5剂后,腹胀消,呃逆渐止。后用健脾益气法,调理善后而出院,追踪半年,未
见复发。
  9。眩晕  《陕西中医》(1990,11:512):某女,44岁。患者头昏耳鸣,经某医院诊
断为内耳眩晕病,服西药20多天,效果欠佳。现头晕而重,耳鸣,胸闷恶心,舌淡苔
白厚微腻,脉沉缓。属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治以燥湿祛痰,疏化中
焦。用平胃散加白术、法半夏、天麻、生姜,水煎服。服3剂后诸症好转,仍守上方加
党参,继服6剂而愈,追访2年未复发。
  10.梅核气  《陕西中医》(1990,11:512):某女,29岁。患者因生气而出现胸闷
太息,不思饮食,自感咽中有物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已5天。诊见:舌淡苔白
腻,脉缓而略弦。经喉镜、X线食管钡透无异常。西医诊断:癔病性球。中医辨证属肝
脾不调,中焦失运,痰湿内生,痰气互结所致。用平胃散加制半夏、茯苓、苏梗、生
姜,水煎服。服4剂获愈。防其复发,继用逍遥丸调之半月,随访工年未见复发。

   11.便秘  《中医杂志》  (1987,12:16):某男,53岁。患便秘,腹胀,纳呆3年
余。大便三五日一行,伴脘腹胀满,进食尤甚,纳食呆滞,时有嗳腐,身重倦怠,眩晕
头痛,肢体困痛,时有浮肿,口粘而涩,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缓。此为湿阻中焦,遏
闭气机,腑气失运。用平胃散加薤白、制半夏、槟榔、皂荚子、枳实、莱菔子、草豆
蔻。3剂后,大便得下。继进3剂,大便调畅,日行1次,遂以香砂六君辈善后。随访
2年余,便秘未发。
    12.咳喘  《中成药研究》(1985,6:18):某男,8岁。夙有哮喘之疾,一周前因冒
风受凉引起旧病复发。症见咳喘大作,喉间痰鸣,胸闷气促,痰多白沫。背部畏寒,纳
少便稀,舌苔白润,脉弦细滑。此系外感寒邪,脾湿痰壅,肺气上逆所致。以平胃散合
三拗汤加半夏、干姜、五味子。守方服至10剂,喘停咳平,继而改用温补脾胃方药收
功。
    13.闭经  《新中医》(1984,6:24):某女,22岁,学生,未婚。月经有5个月未
行,腹部无不适感,饮食正常,躯体肥胖,面色有华,肢体偶有困重感,舌胖苔薄白、
中根部苔稍滑腻,脉沉实。前医曾以逍遥散加味、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未效。病属痰
湿脂膜,阻滞胞宫经脉所致。用平胃散加芒硝,2剂。仅服1剂,即月经来潮,行经情
况正常。追访2个月,谓月经以时而下。
    14.口腔粘膜腺癌  《四川中医》(1986,12:50):某男,56岁。因口臭,饮食时ISl
腔灼热感就诊。查口腔上下颌咬合线之两侧粘膜呈多个结节,表面不光滑,上覆灰白色
假膜,压之微痛,颌下淋巴结及颈淋巴结轻度肿大。经作病理切片检查,结论为“口腔
粘膜腺癌”。症见脘腹痞满,12I苦口臭,烦热气短,噫气吞酸,纳呆便溏,怠惰嗜卧,
体重肢痛,面色晦暗,形瘦而浮肿,12I腔粘膜结节顶部溃烂,苔黄厚腻,质淡红,脉濡
细。用平胃散加茯苓、半枝莲、射干、白药子、藿香、黄连、重楼。连服3个多月,另
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泡水代茶饮,诸症皆愈。随访6年,口腔粘膜结节消失,颜色正
常,一般情况良好。
    按语:案8至案14,病情各异,但病机却相同,均因湿滞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所
致,故取乎胃散加味而获良效。临床辨证,应知其常,而又达其变,这样才能合理选方
用药,收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临床报道]
    一、内科
    1.慢性胃炎  以本方为主,湿浊较甚者,加姜半夏、草果;有蕴热者,加黄连、
竹茹;气机阻滞者,加炒柴胡、制香附;兼内寒者,加吴萸、高良姜;兼中焦虚弱者,
加潞党参,炒白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浅表萎缩性胃炎26例,萎缩性胃炎8
例,共46例。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8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4
例l”。以加味平胃散为基本方:苍术、厚朴、半夏、甘草、蒲公英、竹茹、枳壳、白
芍。热甚者加山栀、黄芩;肝郁气滞者加川楝子、柴胡、香附;痛甚者加元胡;暑湿较
甚者加藿香、佩兰、滑石;嗳气频作者加生赭石;便秘加大黄;泛酸者加乌贼骨、瓦楞
子;纳呆者加炒山楂、神曲、麦芽。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治疗慢性胃炎40
例。结果:痊愈(症状消失,上消化道钡透恢复正常)14例;显效(症状减轻,胃肠
钡透有好转)20例;无效(症状及其它检查均无改善)6例L2j。

    2。胃、十二指肠溃疡  以本方加芍药、砂仁、白术、木香、白及、延胡索、黄连、
吴茱萸为基本方。胀痛明显者,重用木香、厚朴、陈皮,并加川栋子、枳实、青皮;胃
脘灼痛,泛酸,烦躁易怒者,去砂仁、白术,加丹皮、栀子;胃痛如针刺,痛有定处且
拒按者,加蒲黄、灵脂、丹参、郁金;胃痛绵绵,喜温喜按,泛吐清水者,加党参、干
姜、黄芪;胃痛隐隐,嘈杂似饥,饥不欲食者,去苍术、白术、黄连、吴萸、木香,加
沙参、麦冬、石斛、五味子。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
2例,共35例。结果痊愈22例(疼痛消失,并发症基本治愈,X线钡餐检查龛影消
失,或内镜检查进入溃疡愈合期或瘢痕期);好转13例(症状减轻,X线示龛影缩小及
溃疡愈合期或胃镜检查病灶缩小,并发症好转)L3j。
    3.胆汁反流性胃炎  本方加柴胡、白芍、枳壳为主。湿热加黄芩、蒲公英、黄连;
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脾胃虚寒加吴茱萸、干姜;恶心呕吐剧者加姜半夏。治疗胆
汁反流性胃炎52例。每日1剂,5周为1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痊愈34例(症状、
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胃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无胆汁反流);有效12例(症状、体征减
轻,胃镜示胃粘膜病变明显好转,胆汁反流情况减轻);无效6例L4j。
    4.急性感染性肠炎  以本方加黄连、山楂、神曲、麦芽,每日2剂,分上、下午
各1剂,3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感染性肠炎106例(中医辨证均为中焦湿热型)。结
果治愈98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每日少于2次,外观正常,大便镜检白细胞小于3/
IF;粪便培养转阴);好转6例(粪检转阴,每日大便3次以下,或临床主要症状腹
痛、里急后重尚存);无效2例(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粪检无改变)。平均治疗天数
2.67天,总有效率98。1%c“。
    5.病毒性肝炎  以本方加柴胡、黄芩、半夏、党参为基本方。急性黄疸型,舌苔
黄腻且干,中焦湿热征象明显者,去参、草、姜、枣之辛甘壅补,加茵陈、山栀、大黄
(茵陈蒿汤);小便黄少加用六一散、车前子、茯苓、猪苓等;疾病初起,寒热症状明显
者,重用柴、芩,还可加入藿香、葛根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视病情增人川连、蔻
仁;食少腹胀具有明显消化不良之证候,可加谷麦芽、焦楂曲等消导之品。迁、慢性肝
炎肢酸、便溏等脾虚气弱证候明显者,参、草、枣毋需更易,还可加入焦白术、炒苡仁
等。如偏于肝血不足以致肝区隐痛、头昏肢酸,可用白术易苍术,去川朴加入当归、白
芍等;若见舌苔光剥,舌质偏红、脉弦细等肝阴不足之象,柴胡用量宜小,还可加入乌
梅、木瓜甚则枸杞子、干地黄等;迁、慢性肝炎病程较长,亦可加丹参、郁金、红花,
甚则鳖甲、廑虫等。治疗急性黄疸型54例,急性无黄疸型9例,慢性迁延型22例,慢
性活动型20例,共105例。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
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肝功检查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肝功
检查接近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改善,或肝功检查有好转;无效:主要症状及肝功检查
均无好转。结果:急性黄疸型54例,临床治愈46例,显效5例,好转3例;急性无黄
疽型9例,临床治愈8例,无效1例;慢性迁延型22例,临床治愈16例,显效4例,
好转2例;慢性活动型20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j。
  二、妇科
  妊娠引产  以本方加枳实、制大黄、益母草、川牛膝。结合雷佛奴尔宫腔内注射作
妊娠中期引产38例。并以单用雷佛奴尔官腔内注射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产程:妊娠
14--24周者,18--24小时;24周以上者,30一56小时;平均40小时。阴道出血量:
30--50ml。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14--24周者,42—118小时;24周以上者,45—70
小时,平均50小时。阴道出血量:50—150m1)c”。另外,以本方加芒硝、当归、川
芎、益母草等,治疗过期流产,效果较著。
    三、儿科
    1.d,JL厌食症  以本方加云苓、枳壳、鸡内金为基本方。脾失健运型加焦三仙;
腹胀者可加莱菔子、木香、槟榔;大便不畅加大黄。脾胃气虚型加白术、党参、白扁
豆、山药、砂仁;便溏加肉豆蔻、焦山楂;精神委靡加黄芪;畏寒加附子;时时欲便、
大便不畅加熟大黄。胃阴不足型减少苍术、厚朴、陈皮、枳壳的用量,加白芍、乌梅、
石斛、花粉;手足心发热加丹皮、黄连;夜卧不宁加酸枣仁;精神不振加太子参;大便
干结加大黄、芒硝。暑令湿困、脘痞呕恶,可选加佩兰、竹茹、香薷等。治疗1—6岁
60例,7—10岁20例。80例患儿经过治疗,均明显增加食欲,增强体质。服药2—4
剂者20例,4—8剂者22例,8—12剂者38例,平均8剂,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大
便次数减少。
    2.婴幼儿腹泻  以本方加芡实、车前子、葛根为基本方。湿热者加金银花、黄连;
伤食加炒麦芽、神曲;脾虚或久泻不止加红参、白术、石榴皮;呕吐加法半夏。有工一
Ⅱ度脱水症状者给予口服补液盐水,禁食6一.8小时,暂停辅食等,并注意饮食调理。
治疗婴幼儿腹泻121例。结果治愈96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c101。
    3.小儿功能性腹痛  以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炒白术、白芍、木香、枳壳、
砂仁、干姜为基本方。兼有蛔虫激惹症状者加乌梅、槟榔;舌苔黄腻者去干姜,加大
黄、槟榔;喜暖者加香附、延胡索;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给药方法:2个月一1
岁者每日服1/3剂;2--5岁者每日服2乃剂;6岁以上者每日服1剂,3—7天为1个
疗程。腹痛剧烈者肌肉注射654—2,剂量按每次0.5一lm_g/kg。疗效标准:腹痛消失,
无类似症状发作者为治愈;服药后腹痛消失,而在0.5年内复发者为有效;服药后症状
无缓解而改为其他方法治疗者为无效。结果:治愈3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
效率91.1%。
    四、外科
    1.肠梗阻  以平胃散加莱菔子、枳实、芒硝为基本方。体虚加黄芪、干姜;体实
水停者加甘遂。上药加水500ml,浓缩到300rot,高压保留灌肠。如2小时症状不减,
再煎200ml低温高压灌肠。仍不泻下,症状不减者,间隔4小时一次,辅以强刺激足三
里、天枢、内关、合谷穴,采用泻法,并禁食、输液。治疗肠梗阻15例。结果8例于
治疗后12小时缓解,5例16小时缓解,.王例24小时缓解,1例无效。
    2。慢性假性肠梗阻  以楂曲平胃散治疗,组方为苍术、厚朴、陈皮、生姜、大枣、
楂肉、神曲。巨结肠症加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儿童用量为成人的2/3,每日l
剂,水煎,饭前30分钟口服。同时服红霉素片250mg,每日4次,儿童减半。胃轻瘫
患者服药24--48小时后,上腹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停止,食后胀满、早饱
明显改善。5例巨大结肠儿童,服药后2例在48小时、3例在72小时排出大量粪便,
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2例粘液性水肿患者,服药后50小时排便,梗阻症状解
除[13j。    .

    3.阳痿  以本方加熟地、肉桂、附子、韭子为基本方。性欲淡漠加淫羊藿;病程
长者加红花、蜈蚣;阴虚去附子加枸杞子、当归;遗精加龙骨、牡蛎;阴部潮湿加黄
柏;小便赤涩去附子、肉桂加黄柏、茅根;心悸、失眠加酸枣仁;纳呆、乏力加党参;
胸闷胁胀,烦躁易怒加香附。并结合心理治疗,讲解有关性知识,分析病因及发病机
制,增强治病信心。结果治愈46例(阴茎勃起坚硬,连续3次以上性交成功),有效7
例(病情有明显改善,每月有1一2次成功的性交,但尚难随心所欲),无效3例(治
疗6个疗程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无变化)。总有效94.6%。
    五、皮肤科
    湿疹  以本方去甘草加地肤子、白鲜皮、半夏为基本方。瘙痒明显者,加防风、防
己、蝉衣;皮肤红肿、化脓糜烂者,加土茯苓、苦参、野菊花;渗血者,加赤芍、生
地、丹皮;湿疹迁延皮肤粗厚脱屑呈苔藓状者,加土鳖虫、皂角刺、露蜂房。治疗急性
湿疹42例,慢性湿疹8例。治疗结果:急性湿疹15天内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8
例;慢性湿疹15天内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3例。表明本方对急性湿疹的疗效肯
定,而对慢性湿疹的疗效不满意。
    另外,治疗灭滴灵不良反应,以本方加藿香、苏叶为基本方,兼有食少而呆滞不化
者,加神曲、麦芽;食滞、腹胀便秘者,加槟榔、莱菔子;兼热象(舌苔黄腻,口苦咽
干,但渴不饮)者,加黄芩、黄连;兼脾胃虚寒者,加肉桂,改生姜为干姜。治疗大量
或较长时间应用灭滴灵,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呕哕,暧
气吞酸,脘腹胀闷,大便稀溏,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苔白腻或白厚腻者,共178例。
治疗结果显效148例(症状完全消失,舌苔恢复正常,灭滴灵不减量继续服用),有效
26例(症状缓解或基本改善,舌苔好转,灭滴灵减量可继续服用),无效4例(症状、
体征无改变,需停用灭滴灵而改用他药)。总有效率为97%。治疗抗生素引起的黑
苔,以平胃散为基本方,兼口粘腻不爽加藿香、佩兰;兼恶心欲吐加半夏、竹茹;兼口
苦加栀子、黄芩;兼胃脘痛加木香、元胡。水煎内服。日1剂,每剂3煎,分早、中、
晚餐前一小时服,每次口服200ml。疗效标准:治疗3—6天后黑苔转薄白苔,脘腹胀
满、纳呆等诸症消失为痊愈;治疗6天后黑苔转淡黄舌苔,诸症减轻为有效;治疗6天
黑苔不退,诸症无改善为无效。治疗结果:治愈29例,占90.6%;有效3例,占
9.4%。总有效率为100%。
    [附方]
    1.枳术平胃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即平胃散与枳术汤合用,水煎服。功用:燥
湿健脾,行气消痞。主治:平胃散证而脾虚湿胜,气机阻滞,心下痞坚者。
  .2.香砂平胃散(《疫疹一得》卷下)  苍术炒一钱半(4.5g)厚朴炒一钱(3g)  陈
皮一钱(3g)  木香五分(1。5g)  砂仁八分(2.4g)  甘草五分(工.5g)  生姜一片  水
煎服。功用:燥湿健脾,行气宽中。主治:疫病愈后,余热未尽,肠胃虚弱,不能食而
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以及脾虚伤食,脘腹
痞满,纳呆,恶心呕吐等。    .    ,
  3.柴平汤(《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54)  柴胡  人参  半夏  黄芩  甘草  陈皮
厚朴  苍术  水二盅,加姜、枣煎服。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主治:湿疟,一身
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

    此三方均由平胃散加味而成。枳术平胃散乃平胃散加枳实、白术,一升一降,增强
下气消痞,健脾除湿之效,宜于脾虚湿胜,心下痞坚证。香砂平胃散乃平胃散加木香、
砂仁以行气和胃,增强行气、健脾、止呕的功效,宜于湿阻气滞而致痞满恶呕之证。柴
乎汤乃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增加和解少阳之功,宜于素多痰湿,复感外邪,湿痰阻
于少阳,寒多热少的湿疟。
    不换金正气散(不换金散)
    (《易简方》)
    [异名]  正气清肌饮、藿香安胃散(《内经拾遗方论》卷3)、真方不换金正气散
(《普济方》卷147)、藿香正气散(《症因脉治》卷4)。
    [组成]  藿香  厚朴  苍术  陈皮  半夏  甘草各等分
    [用法]  上为散。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
    [功用]  燥湿化浊,和胃止呕。
    [主治]  湿浊内停,兼有表寒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伏水
土,舌苔白腻等。
    [病机分析]  本方证病机为湿浊中阻,风寒束表。湿浊内停,阻遏气机,气滞不
行,故腹胀满;湿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兼有寒邪外束肌肤,卫阳不得发越,“胃气
得寒则逆”(《伤寒贯珠集》卷1),内外相合,胃气上逆,故呕吐较甚;风寒外束,卫
阳被遏,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或寒湿秽浊之气,壅滞中焦,阳气受遏,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清浊混杂,致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配伍意义]  本方是为湿浊内停,兼风寒束表而设,故以燥湿化浊,和胃止呕,兼
解表散寒立法。本方由平胃散加藿香、半夏组成,其用量相等。方中藿香辛微温,归
脾、胃、肺经,为芳化湿浊要药,《本草图经》卷10言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本草述》云:“散寒湿、暑湿……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
气”。具有外散表寒,内化湿浊,理气和中,辟秽止呕之功,为君药。苍术善燥脾湿,
又可走表祛风除湿,与君药相伍,可祛表里之湿,又辟山岚瘴气;厚朴下气除满,芳香
化浊,与苍术相合,增强燥湿运脾之力,共为臣药。半夏善于降逆止呕,又可燥湿化
痰、消痞,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10言其“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
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均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又能甘缓和中。用法中加生
姜辛散走表,和胃止呕。诸药相伍,则秽浊可祛,呕吐得止,腹胀可除,表寒能散。
  本方具有燥湿健脾、芳香化浊、和胃止呕之功。“俾正气得以转输,邪气无由乘袭,
可贵孰甚焉,故名不换金也”(《冯氏锦囊秘录》卷10)。“方名曰正气者,谓其能正不
正之气故尔”(《医学考》卷i)。故名不换金正气散。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表里同治,以治里为主,祛内停的湿浊;二为升降合用,
以降为主,平降逆上之胃气。
  [类方比较]  本方与平胃散均用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具有燥湿和胃、理气
之功,治疗湿浊中阻的腹胀、呕吐、苔腻等证。不同的是: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功
用重在燥湿运脾,以苍术为君药;而本方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藿香、半夏组成,主治湿
浊内停,兼有表寒证,功用重在化浊止呕,兼以解表,以藿香为君药。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治疗湿浊内停,兼有表寒证,故临床运用以呕吐,腹胀,恶寒
发热,苔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兼有头痛者加川芎、白芷,祛风活血止痛;冷泻不止者,加木香、
诃子、肉豆蔻以暧脾温中,涩肠止泻;腹痛甚者,加干姜、官桂,温中散寒止痛;呕
逆,加丁香、砂仁,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3.本方现代常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辨证属湿浊内停,兼有表寒证者。
  [使用注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谓:忌生冷、油腻、毒物。本方辛苦温燥,
易耗阴血,故阴虚、脾胃虚弱及孕妇不宜使用。
  [源流发展]  本方原名“不换金散”,载《易简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以及山岚瘴气,四时瘟
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更名为不换金正气散,用于“四时伤
寒,瘴疫时气,头痛壮热,腰背拘急,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寒热往来,五膈气嚏,咳
嗽痰涎,步行喘乏,或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此后历代医家对本方的主治
病证多有阐发。如《仁斋直指方论》卷23:“肠风便血”;《世医得效方》卷u:“久在卑
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发热恶寒,小便涩,大便泄,身汗或浮满”;
《普济方》卷404:“痘疮外为风寒所折,荣卫不和,内有乳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至冰
硬”;《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64:“疮疡,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发寒
热”;《济阴纲目》卷9:“妊妇伤湿泄泻”;  《类证治裁》卷4:“疫疟因染时邪,寒热成
疟,其症沿门合境”。

    历代医家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衍化出不少类方。其配伍变化大致有以下几方
面:①加行气药,如木香、砂仁、香附、枳实之类。例《症因脉治》卷4不换金正气
散,即本方去半夏加木香,“治表邪发热”;《杂病源流犀烛》卷3加减正气散,即本方
加砂仁、香附、灯心,治“异乡人初到他方,不伏水土,亦吐利兼作”。②加补气健脾
药,如人参、白术之类。例《内经拾遗方论》卷3除湿汤,即本方加白术、茯苓,用于
“大病后,脾土虚弱,风湿所致的面肿,足胫肿,”;《外科精要》卷下不换金正气散,即
本方加人参、木香,治“痈疽感冒风寒,或伤生冷,或瘴疟,或疫疠。”③加温里祛寒
药,如附子、草果之类。例《是斋百一选方》卷3除湿汤,即本方加附子、白术、茯
苓,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  《古今医统大
全》卷76不换金正气散,即本方加草果,治“一切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
五种膈气,腹痛胀满,吞酸噫气,噎塞干呕,恶心;内受寒湿,外感风邪,头痛头眩,
鼻塞;及一切霍乱时气,不伏水土。”④加清热燥湿药,如黄连之类。例《寿世保元)
卷3加减不换金正气散,即本方加黄连、枳实、白术、茯苓、白豆蔻,治“噎食转食”。
    [方论选录]
    1.吴昆:“凡受山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此方主之。山岚瘴气,
谷气也,《内经》曰谷气通于脾,故令人不服水土而坏腹。是方也,苍术、厚朴、陈皮、
甘草,前之平胃散也,可以平湿土敦阜之气而消岚瘴占乃半夏之燥,所以醒脾;藿香之
芬,所以开胃。方名曰正气者,谓其能正不正之气故尔。”(《医方考》卷1)
    2.冯兆张:“正气,指中气也。中气不和,水湿不行,则痰生为患。苍、朴、陈、
甘,所以锄胃土之敦阜,而使之平也。佐以藿香,一身之滞气皆宣;助以半夏,满腹之
痰涎尽化。俾正气得以转输,邪气无由乘袭,可贵孰甚焉,故名不换金也。”(《冯氏锦
囊秘录》卷10)
    3。徐大椿:“湿伤气化,清浊不分,故泄泻不止,天癸不调焉。苍术燥湿强脾,厚
朴散满除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利气和胃,藿香快胃气,甘草缓中州也。为散以散
之,米饮以和之,使湿化气调则脾胃敷化有权,而泄泻无不愈矣,天癸无不调矣。”
(《医略六书.女科指要》卷1)
    [评议]  关于方中藿香,吴氏谓“开胃”,徐氏谓“快胃气”,冯氏谓能使“一身之
滞气皆宣”,各家对藿香作用的论述尚不够全面。结合本方的病证要点,藿香应具外散
表寒,内化湿浊,理气和中,辟秽止呕之功效。
    [验案举例]  白细胞减少  《浙江中医药》(1975,2:30):某,患白细胞减少,曾
服用利血生等无效,证属肝肾阴虚,内有湿阻。先以本方加茯苓,5剂后胸闷好转,继
以补肝肾之方加减,15剂痊愈。
    按语:此乃虚实夹杂之证,本着先祛邪后补虚之原则,以不换金正气散加茯苓,燥
湿化浊,健脾和胃以祛其邪,湿浊已去,再用补肝。肾之方补其虚,故获良效。
    [实验研究]
    1.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大鼠胃酸分泌影响的观察表明,不换金正
气散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加,从而有利于消除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利于湿阻症状
的改善。
    2.对胃壁粘液分泌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大鼠胃壁粘液分泌影响的观察表明,

不换金正气散可促进胃壁粘液的分泌,对于保护胃粘膜免受损伤有着积极意义。
  3.对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大鼠胃肠推进运动影响的观察表明,
不换金正气散可改善大鼠的胃肠推进减弱的病理现象。具有刺激胃肠运动,促进胃肠内
容物排空的作用。    .    .
  4。对全血5.羟色胺(5一HT)和5.羟吲哚醋酸(5一HIAA)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
大鼠全血5.HT和5一HIAA影响的观察表明,不换金正气散对湿阻动物全血5一HT及其
代谢产物5一HIAA含量下降所起的恢复作用,有助于增强胃肠运动,排除胃肠积气。
  5.对血浆胃泌素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大鼠血浆胃泌素影响的观察表明,不换
金正气散使血浆胃泌素水平提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壁细胞分泌盐酸,发挥促进胃
肠道粘膜生化,加强消化、吸收和促进胃排空等生理作用。
  6.对血清K、、Na、含量的影响  通过本方对湿阻大鼠血清K、、Na、含量影响的
观察表明,不换金正气散可促进血钾含量明显提高,对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失常,促进
湿阻症状的好转有积极意义。    ’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
    [异名]  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2)、、藿香正气汤(《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
诀》卷52)。
    [组成]  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
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炙甘草二两半
(75g)    ”    ..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
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g,姜、枣煎汤送服,
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    .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
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
  [病机分析).本方所治的霍乱吐泻证,乃由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素问.生气
通气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金匮真言论》亦说:“长夏善病
洞泄寒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湿盛则濡泄”。盖风寒之邪外束,卫阳被遏,
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邪犯太阳之脉,经气不利,故头痛。脾
为“阴土”之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困阻脾土,使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故脘腹满闷胀
痛。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湿阻中焦,升降无权,故恶心呕吐,肠鸣泄泻,所以有
“湿多成五泄”和“无湿不成泄”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
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至于风寒之邪侵袭肺卫,从表
人里,亦可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致呕吐泄泻,然而必与湿邪相兼而致病。故

《杂病源流犀烛》卷4强调指出:“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
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
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另外,如饮食不当,.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
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成湿滞,亦能导致
呕吐泄泻。诚如《景岳全书》卷24所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
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综上所述,可见本
方的主治病证,其病位在于脾胃和大、小肠,而湿邪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配伍意义]  本方是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浊之证而设,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
兼以理气和中。故方中重用藿香为君药,、既取其辛温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其芳化在里
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升清降浊,故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本草逢原》卷2云:“藿
香人手、足太阴,芳香之气,助脾醒胃,故能止呕逆,开胃进食,温中快气,去瘴气,
止霍乱,治心腹痛。凡时行疫疠,山岚瘴疟,用此醒脾健胃,则邪气自无容而愈矣。,:
藿香为何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如此有力?《本草经解》卷2指出:“藿香气微温,禀天
初春之木气,……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之二味,人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气味俱
升。……湿毒归脾,甘可解毒也。恶气,邪恶之气也。肺主气,辛可散邪,所以主之。
霍乱,脾气不治,挥霍扰乱也。芳香而甘,能理脾气,故主之也。心腹亦脾肺之分,气
乱于中则痛,辛甘而温,则通调脾肺,所以主之也。”臣以辛温的紫苏,解表散寒,行
气和胃;辛温的白芷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紫苏、白芷皆辛香发散之品,以增强藿香外
解风寒之功,同时也兼以芳化湿浊。由于湿滞在里,故又佐以半夏曲燥湿化痰,和胃止
呕,以除恶心呕吐;.厚朴行气化湿,宽胸止痛;陈皮理气燥湿,且能和中;大腹皮下气
宽中,利水消肿。四药同用,能燥湿行气,降逆和胃,与藿香同治霍乱吐泻,对于湿阻
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等症,最为合拍。又用桔梗宣肺,利胸隔间之滞气,以治痞闯。且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降功能正常,则能通调水道。桔梗与大腹皮配伍,行气利水,
使湿邪从小便而出。配伍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助脾胃运化之功,以上均为佐药。使
以甘草,调和诸药。用法中少加姜、枣以调理脾胃。
    本方的组方特点有二:一是表里双解。既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又有苦温化湿
药燥湿理气和中。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芳化湿浊以祛邪;又健脾补中以扶正,
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以助祛邪,两者相得益彰。
.    [类方比较]
    1.本方与平胃散都用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皆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
中的作用,均能治疗湿邪困阻中焦的病证。不同的是:平胃散以辛温香燥的苍术为君
药,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作用,为治疗湿滞脾胃的主方,主治湿困中焦,脾胃不
和之病证,其燥湿的作用比较强。藿香正气散以辛温芳香的藿香为君药,具有外散风
寒,内化湿浊,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有风寒、内有湿滞之证。
    2。本方与不换金正气散均用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炙甘草,具有化湿和中之
功,治疗湿浊中阻,外感风寒表证。其区别点在于:本方配白芷、紫苏解表散寒,白
术、茯苓健脾化湿,大腹皮行气利水,桔梗宣利肺气;不换金正气散配苍术以燥湿运
脾,兼散表寒。可见本方解表与化湿作用均强,主治表寒与内湿之证俱较不换金正气散
为重。    ,

‘  3.本方与香薷散均能治疗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证。但香薷散所
治之病证,病情较轻,病位偏表,故方中用辛温芳香的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用厚
朴、扁豆行气祛湿和中。而本方治证脾胃湿滞较重,同时兼外感风寒,以腹痛吐泻为
主,并伴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临床症状较前方为重,所以除用厚朴、大腹皮、半夏、
陈皮、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理气健脾燥湿外;同时用藿香、苏叶、白芷、生姜,发
汗解表,疏散风寒。方剂用药较多,故其功用比较全面。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病证的重要方剂。临床以寒热头痛、
呕吐泄泻、脘腹胀满,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
风解表之力;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大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
以消食导滞;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如气滞脘腹胀
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3.本方临床上常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尤其是夏月时感,外客表寒,
湿滞肠胃,而致肠胃失和之证,最为适宜。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书中载其“治伤寒头痛,憎寒
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泄霍乱,
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证治准绳。类方》卷1谓其“除山岚瘴气。”
  本方的创制,为后世医家治疗感寒伤湿所致的各种病证树立了典范。如:宋。骆龙
吉《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3以本方去白芷、苏叶、大腹皮,加猪苓、泽泻、苍术、肉
桂,名藿苓汤,此方增强了祛内湿的力量,用以主治霍乱,内外两伤,吐泻交作之证。
并注明:“口渴者,去桂。”明代陶华《伤寒全生集》卷2中亦载有藿苓汤一方,其组成
是以本方去大枣,加用泽泻、猪苓、官桂。不但保存了原方解表散寒的作用,更增强了
原方祛除内湿之功能,用以主治“伤寒作泻口渴,小水不利”等症。同时代的还有王肯
堂《证治准绳.类方》卷l所载的藿薷汤,即以本方加香薷、扁豆、黄连,用其主治伤
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吐泻,常服除山岚瘴气,伏暑吐泻,脚转筋者。此证
外感寒湿且有湿热交错于中,即“伏暑吐泻”证,故在方中加一味黄连清热,以扩大原
方的治疗范围。《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卷2中,以本方去白芷、苏叶、桔梗、茯苓、大
腹皮,加一味苍术,名藿香养胃汤,用治胃气不和作呕,及冬月胃受寒冷,呕吐不止
者,并说明“元气虚者,加用人参、干姜。”其后对本方的加减运用更为广泛,如:薛
己<内科摘要》卷下所载的藿香正气散,即本方去白芷、白术、陈皮、半夏,主治外感
风寒,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等。江涵暾《笔花医镜》卷1亦载藿
香正气散,以本方去大腹皮、生姜和大枣,加用辛散温通,芳香化湿行气的砂仁,用其
主治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等证。还有日人摄汤下津著《幼科证治大全》一
书,书中主治小儿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泻虚肿,疳伤等证所
用之方,即以本方去苏叶、茯苓、半夏而成。吴谦在《医宗金鉴》卷53将藿香正气散
改为“藿香正气汤”。顾澄在《疡医大全》卷9亦载藿香正气汤,即本方去大腹皮和大
枣,加用砂仁。此方具有散风寒,消饮食,止呕吐,定泻痢的作用。程国彭的《医门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