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市2015年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革命老区 2016-01-03

 平安是百姓的期盼,平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濮阳的综治和平安建设一路相随。

今年上半年,我市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综合执法满意度居全省第一位、公众安全感居全省第二位,这是继2013年度、2014年度我市公众安全感、政法机关综合执法满意度荣获全省“双第一”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

6月份,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我市为平安河南重大任务攻坚突出贡献单位;

7月份,在全省平安建设表彰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会议上,我市再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省辖市。

……

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筑牢着我市综治和平安建设的根基,龙都群众感受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共享着平安幸福。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各级政法综治战线在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政法工作“三项主要任务”,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标准扎实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全市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为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细化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

全市政法系统认真履行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把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积极研究重大问题,有力防控各类风险,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年初以来,市委书记何雄14次主持市委会议、批示17次研究部署稳定工作,深入政法部门专题调研,协调解决政法平安建设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市长赵瑞东对政法维稳工作批示8次,并到北京慰问我市驻京信访值班人员,协调解决问题。市委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中实行干部专项考察的实施方案》,把维护稳定、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三项工作作为专项考察重点,纳入干部专项实绩档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落实责任、亲力亲为,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政法平安建设工作,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服务人民群众保障改善民生

今年5月27日,市委在南乐县召开了“基层四项机制建设”工作现场会,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成矛盾纠纷8230件,调成率96.35%,市级受理信访事项同比下降11.2%。

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连续第三年把“满天星”技防工程作为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之首,在全市强力推进“满天星”三期工程建设,在原来一、二期“满天星”工程投入5.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县区投入配套资金8300万元,计划新增高清探头5900个。截至目前,我市利用“满天星”视频监控破获现行犯罪案件156起,抓获违法人员187人,救助群众165人。

市综治办还深入开展了重点地区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了对城中村、商场、医院、车站、学校、集贸市场、宾馆、网吧等八类乱点部位的专项治理,对全市715个乱点部位分类建立整治台账,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大众参与建设大众分享平安

市综治办坚持以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联合市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对乡镇、村居、学校、旅馆、网吧等组织暗访,对相关问题实行跟踪整改。坚持成员单位联系基层点帮扶平安创建制度,对40个基层联系点进行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51件。

在基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市综治工作还充分利用“一村一警”和矛排组织建设工作优势,以完善治安管理、排查化解矛盾为主要任务,兼顾社会服务,在全市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即设立乡镇、管区、村、组四级网格,以网格为管理单元,以基层组织为支撑,动员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多元参与,推动社会服务管理触角向末端延伸,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目前,网格化管理工作已在全市各乡镇办全面铺开,通过网格化管理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8326件。

深化平安建设宣传。围绕“铺天盖地、随处可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要求,市综治办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集中活动,市、县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平安建设宣传工作,目的是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记者 李铂冰)

责任编辑:循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