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面貌怎么写

 夏商周xsz 2016-01-04

第一篇:政治面貌怎么写

政治面貌 政治面貌, 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 表明了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归属, 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 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 政治 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政治面貌一般有: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成员、无党 派人士。

政治面貌具体分为: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 共青团员、 04 民革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 无党派人士、 13 群众 无党派人士是指:

没有参加任何党派、 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 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新世纪新阶段的无党派人士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 具有无党派身份。

这是无党派人士的首 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即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 无党派人士。

二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无党派人士所从 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过良好教育, 具有较高的素质。

这是由无党派人士的社会 基础决定的。

具体地说, 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 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 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四是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

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

       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 就不是统战工作对
象, 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 人士。

第一篇:政治面貌怎么写

    “群众”是政治面貌吗?  按:在曹澍老师的博客里读到《我是谁的群众》一文,颇引起了我对此事的一
些同感, 意犹未尽。有些事看似不大,许多人不会在意,更不会去较真。对一些明显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
事都习以为常、 意犹未尽。有些事看似不大,许多人不会在意,更不会去较真。对一些明显不合逻辑、不合
常理的事都习以为常、见 怪不怪,这倒真是现时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不过我觉得,社会的进步
总还是需要有一些肯认真的人来推 怪不怪,这倒真是现时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不过我觉得,
动,哪怕能做的只是很少一点点。

     从天涯博客搜到一篇同主题博文,对此谈得似乎更透彻些,我基本同意作者 哪怕能做的只是很少一点点。
   “群众”是政治面貌吗? 文/赵勇 好像有很多年了,凡填表遇到“政治面貌”一栏,我一律以“无”字打发。这里所谓的“无”既意味着“无党派”,也是 对“政治面貌”的一种否定。我没有政治面貌嘛,不填“无”你让我填啥?这种填法屡次奏效,似乎也无人追究,我就觉得 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最近的一次填表却出了点意外。

因为一个学术会议,我需要办一个护照。办护照先得填申请表,申请表中有“政治面貌”,我依然以“无”字应对,但 工作人员一看到这里,立即正色道:此种填法不对,应该在这一栏中填“群众”。我说群众又不是政治面貌,岂能让它 在这里出现?但工作人员并不理会我的解释。我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 便只好划掉那个倒霉的“无”, 换成了一介“群众”。

后来在北京市公安局的网站上查到了此表的填写方法,那里面特别说明道:“‘政治面貌’可填中共党员、共青团员、 民主党派名称或群众。”这说明工作人员是照章办事,“无”之填法显然是无理取闹。又查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群众”一词有三个义项:①泛指人民大众;②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③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其中 的第二种释义又为公安局的说法提供了依据。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表格中让你把“政治面貌”填成“群众”是有典可查的。

然而,尽管词典中言之凿凿,我却依然颇为疑惑。从逻辑上看,“政治面貌”的栏目是让人标明党派身份的。既然 是如此思路,便首先有“有党”与“无党”之别。根据中国国情,凡在党者、预备者,均可以“党员”填之,这自然没错。而 无党无派者便应该顺着这一思路填写“无党派”,这样一来,边界上才清晰,逻辑上才成立。而突然冒出的“群众”却形迹 可疑,因为“群众”显然并非什么党派,让它成为“政治面貌”,于情于理于逻辑,都说不大通。

当然,我也知道,“群众”成为“政治面貌”由来已久,也是一个中国特色。所以,考察一下“群众”一词的前世今生, 应该有益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手头有一本书, 《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 据此书讲, 名为 。

“群” 与“众”的连用虽在《荀子》一书中便已出现,但在两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并未流行。“群众”的被激活是在上个世纪初,第 一次收录“群众”一词的词典是《英华大辞典》(1912),它被列为词条“mass(a mass of people)”和“crowd”的对等词。

稍有英文常识的都知道,mass 或 crowd 并非好词,但自从“群众”被共产党人(如李大钊、毛泽东等)频繁使用后,它 也苦尽甘来。曾几何时,“群众路线”成为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党章修改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革命”等等修 饰语更是为“群众”镀上了金灿灿的颜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 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是当年的毛主席语录。在毛泽东时代,“群众”简直是大红大紫。

毛泽东时代结束后,“群众”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媒体上常说“不明真相的群众”,便是明证。从逻辑上看,“群众” 不可能既是真正的英雄,却又总是不明真相,两者中必有一个是伪命题。但我又想到,此类问题若在逻辑上较真,常 常会大晕其菜。在许多时候,中国国情总是大于逻辑。所以即使逻辑学家金岳霖再世,估计他也弄不清楚。

以上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 百年左右的时间, “群众”已成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用语。

而把“群众”固定成“政 治面貌”一栏中的内容,也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体现。当然,话说回来,无论“群众”的地位如何变化,那些“群众”都不 是让你填表用的,所以,“政治面貌”中的“群众”既不可能是“真正的英雄”,也不一定就“不明真相”。马克思认为意识形 态是虚假意识,而在不同时代赋予“群众”不同词性,恰恰说明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不可靠。它的可靠性或许正体现在“政 治面貌”的真实处境中。

这个真实处境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群众”处于政治序列的最底层。许多年来,党员与群众的二分法,其实一直隐 含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分。而“政治面貌”中让党员与群众亮相,其实就是要明确一种高下尊卑的政治序列。所以,表 格里尽管填的都是名词,但那名词却又有了形容词的意味。填表者一旦把自己明确为“群众”,也便通过这种自我指涉 与心理暗示,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渺小的位置。所以,“政治面貌”可以让“群众”唤起自己的羞惭之心,这是一种特殊政治 教育活动。

然而,在我看来,如此做法如此称谓,恰恰是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严重滞后的一种表现。马克思的一个经典命题 是经济基础变了之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领域也要随之变动。以前我们搞计划经济,“群众”一词呼之欲出,随意征 用;如今早已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就意味着被意识形态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群众”也该下岗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公 民”。但“政治面貌”中可以填“公民”吗?逻辑上依然不成立。所以要我说,“政治面貌”的那种设置,很可能体现着一种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除,我们的政治文明就很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看到一个笑话:一农民招工进城,作文需要填表,填到“政治面貌”一栏时,他在空格中写了两个字:不丑!此种填法 自然会让许多人发笑,但我却觉得是对僵硬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一种不经意解构。除此之外,我还觉得这种错位既有美 学效果也有反讽效果,值得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三思。

2008 年 9 月 20 日  个人信息中关于“政治面貌”一栏的设置及其界定,今天看来确实有些不够严谨。特别是关于“群众”这个说法, 确有斟酌的必要。事实上,这里的“群众”是一个与“党员”相对的概念,发明这种说法的年代, 确有斟酌的必要。事实上,这里的“群众”是一个与“党员”相对的概念,发明这种说法的年代,对人们的政治身份只 有党员和群众这一种划分.文革时期, 各民主党派在红卫兵的勒令下被迫停止活动, 实际上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一个 有党员和群众这一种划分.文革时期, 各民主党派在红卫兵的勒令下被迫停止活动, 政党,全体中国人除了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先进分子,剩下的就只有心向往之但尚不够先进、 政党,全体中国人除了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先进分子,剩下的就只有心向往之但尚不够先进、或干脆连进步要求都没 党员的先进分子 有的普通群众。那么,你的政治面貌是党员还是群众,这种界定本身已经暗含了一种政治上进步还是落后的评价差异, 有的普通群众。那么,你的政治面貌是党员还是群众,这种界定本身已经暗含了一种政治上进步还是落后的评价差异, 是先进分子还是芸芸众生,其中的等级意味显而易见。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一元化思维模式下的人们也许意识不到, 是先进分子还是芸芸众生,其中的等级意味显而易见。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一元化思维模式下的人们也许意识不到,也 许心甘情愿地认同或者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界定显然已经不能令人心服口服了。

许心甘情愿地认同或者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界定显然已经不能令人心服口服了。文 革结束后,各民主党派陆续恢复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政治面貌一栏不再只有 革结束后,各民主党派陆续恢复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 填写党员和群众这两种选择了,八个民主党派的成员也可以在政治面貌一栏中填入自己所在党派的名称,这应该说是  一种进步。关键是那些没有加入任何党派的大多数社会成员,他们怎么理解和认定自己的政治面貌?这些人中间,既有积极要求加入中共的,也有在各民主党派门前等待的,按以前的逻辑,一概称之为"群众",万一碰上曹老师这样较真的人, 更不要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现在不想入 的人,就会不认同这种界定,会问“我是谁的群众?” 更不要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现在不想入、将来也明确并 不打算加入任何党派的,也就是说他们谁的群众都不想当,只想当自己。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谁落后, 不打算加入任何党派的,也就是说他们谁的群众都不想当,只想当自己。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谁落后,甚至在许多方面 他们很先进.按理说,这些人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注明自己是无党派,可是殊不知"无党派"这个商标早已被抢先注了册,   除了少数已被认定的代表性人士,其他的人不能随便用。弄来弄去,等级还是在. 除了少数已被认定的代表性人士,其他的人不能随便用. 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当然应该包括尊重人们在政治身份问题上的不同选择, 不论选择加入哪个党派,选择入党还是不入党,政治上都应当是平等的,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党员与非党员的区别,只是政治身份的不同,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差别.“政治面貌”这种含糊的提法和"群众"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概念该废止了, 表格中的政治面貌一栏不如明确换成“党派”更合适,这样,是哪个党派就填哪个党派,有就是有,无就是无, 也就不会再出现哪个老实人在政治面貌一栏里写上“不丑”的笑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