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先写这一篇,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相对其他问题而言没有那么大也没那么复杂,而且应该会对其他提问的人有一些帮助。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件事,人身体上有很多组肌肉,之所以我们把肌肉划分成一块块,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是那个样子,请记住-----所有的肌肉形态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习惯行为和动作,最终变成那个样子的。
对比一下四足动物和人类,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如果人类没有直立行走,肌肉和骨骼发育不会那么奇葩的。估计在四足动物眼里,人类的身体真的很丑。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出一个概念,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忽视吧。
那就是每一块肌肉,都是由很多股肌纤维构成的,而肌纤维只能完成一个动作,就是收缩,肌纤维用力,会导致肌纤维长度变短,甚至可以依据这个来做出肌肉是否在用力的判断。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肌纤维都是独立存在的,只不过因为某个动作的需要,多股肌纤维一起齐心合力帮助我们完成了某个动作,最终我们就把它们合称为:XX肌。甚至于,绝大多数动作都不仅仅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协作完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该有肌群的概念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完全对应的某正肌肉和某反肌肉,只能说在某个动作形态中,A骨骼和B骨骼成一个特定角度的前提下,C肌肉和D肌肉成对应关系。
我很头疼一件事,就是多数人总希望能够直接得到被归纳和整理过的东西,并不想花时间去真正了解骨骼和肌肉的运动原理。当然了,那样很麻烦要花很多时间,也很费脑子。如果你只打算学会几个固定姿势和动作就OK,那我也没啥好说的。
好吧,我试试看是否能归纳一下,这样对于广大懒人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那我们先梳理一下顺序吧,按照 颈 - 躯干 - 上臂 - 前臂 - 臀 - 大腿 - 小腿的顺序走,头手脚就不说了。

刚把图贴上来,我就已经想果断删图去睡觉了。。。
关于颈部:
我们先把颈部的典型动作做一个简单的分解:前屈,后仰,左侧,右侧,左转,右转。
围绕颈部的肌肉很多,但有些是一些小肌肉,薄且不显眼,不剥皮基本看不到;有些肌肉虽说是表层可见,但他们所出现的位置有点悲剧,处于肌肉交错形成的的低点里。
我不认为把所有肌肉都记下来会对绘画有什么大的帮助,所以。。。我只说一些重要的肌肉。
颈部的重要肌肉有:
【颈后】头半棘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颈侧】胸锁乳突肌
【肩窝】肩胛舌骨肌
【颈前】。。。。还是胸锁乳突肌,以及包围着前半截颈部的----颈阔肌。
这样一来,按照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前屈】使用的肌肉:以胸锁乳突肌为主,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用力就可以达到这个结果。
【后仰】使用的肌肉:主要是头半棘肌和斜方肌。如果动作没有造成肩胛骨向上移动位置,那么肩胛提肌完全是可以不起作用的。
【左侧和右侧】: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头倒向哪边就是哪边起作用。
【左转和右转】:这个问题相对其他问题而言要难得多了,基本上极少有人能正确回答,蒙对的不算。脸向左转,用的主要是你的右侧胸锁乳突肌,反之亦然。如果没有懂的话,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脖子,用手指测量一下胸锁乳突肌的长度,脸向左转的时候,右边的胸锁乳突肌的长度是缩短的,而左边胸锁乳突肌被拉长了,所以。。。就是这样,自己试试吧。
【颈阔肌】:颈阔肌在用力的时候,与其他肌肉几乎无关,它不是骨骼肌,只是表情肌而已。它的作用是从锁骨开始牵拉下颌骨部分的面部皮肤,最终结果是造成颈部的纵向纹路。想象不出来?来看一下绿巨人,张嘴嚎叫的操性就是。
 
接下来就是躯干部分了。
躯干。。。看上去肌肉很多的样子,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儿--------------的确是很多。
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胸腹部肌肉一般人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大家头疼的主要是背部肌肉,尤其是肩胛骨部分的肌肉,我没说错吧?
老规矩,照旧把它按照动作方向来分解一下,前屈,后仰,左侧,右侧,左转,右转。。。似乎很眼熟,和颈部的动作基本差不多。
躯干部分的重要肌肉:
【前--胸部】: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后--背部】:多裂肌(骶棘肌)、竖脊肌(背最长肌)、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前锯肌、三角肌。
【侧面】前锯肌、大圆肌、背阔肌、腹外斜肌、三角肌。
之所以我在不同面会出现重复的肌肉名称,是因为这几块肌肉从身体某两个面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在躯干部分的动作里面,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
【1】有关于脊椎动作的,胸腔与骨盆之间空间位置变化 。
相关肌肉:腹直肌与多裂肌(骶棘肌)对应、腹外斜肌与竖脊肌(背最长肌)对应。
【2】有关于肩胛骨和锁骨动作的,肩部与胸腔之间的位置变化。这个要复杂很多,还是拆开来讲吧。
之所以说复杂,是因为我们需要先研究肩胛骨的动作方向才能分辨肌肉的对应关系,在这之前,我们又必须明白肩胛骨的移动机理。
肩胛骨的移动:肩胛骨基本是贴着胸腔的外形移动的,在肩胛骨和胸腔之间是前锯肌。
肩胛骨的移动范围并不是很大,因为受到锁骨的牵制,满身跑肩胛骨就不像话了。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肩胛骨的肩胛冈和肩胛骨下缘位置,这两个位置搞定了基本上肩胛骨的变化我们就能把握了。肩胛骨的下缘部分伸出去4条前锯肌,当然了,这并不是前锯肌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肩胛骨的移动方向大致为:向上(受肩胛提肌、斜方肌和前锯肌的上半部分影响)
向内(受菱形肌和斜方肌影响)
向下(受前锯肌下半部分影响)
向外(受前锯肌下半部分影响)
【3】有关于手臂动作的,我们主要说的是上臂的肱骨,手臂动作就是肱骨和肩胛骨之间的空间关系变化,和胸廓无关。
肱骨作为一个一端与肩胛骨相连的骨骼,它的移动主要是受到胸大肌、三角肌、岗上肌、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喙肱肌的影响。
肱骨的移动方向大致为:向上(受三角肌、岗上肌影响)
向前-内(受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影响)
向下(受喙肱肌、大圆肌、背阔肌影响)
向后-外(受三角肌后束、大圆肌、背阔肌影响)
在这里我们似乎觉得奇怪,岗上肌和小圆肌似乎没有出镜,那么它们是做什么用处的呢?
我们的肱骨还有内旋和外旋的状态:在内旋状态下(曲臂,手向身体方向靠拢),肱骨受胸大肌影响。
而外旋状态下(曲臂,手向外旋转),肱骨受岗下肌和小圆肌的影响。
当然了,内旋和外旋无论是曲臂还是伸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曲臂对大家来说,理解更容易些,不会受到前臂旋转的影响
就这些啦,躯干部分无非就这么点玩意儿,其实主要还是要看某个动作条件下做肌肉分析的,这个就需要大量练习了,以分析思考为主,人体绘画练习千万不要看着照片照抄,否则事倍功半,还得不到好的结果。
这篇东西拖了很久才写完。实际上纠结的是有很多分析,如果不能做动作演示,很难理解清楚,但是博客上写东西,我也只能尽可能地用文字去说一说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接下来应该是手臂的分析部分,我会看心情去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