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看人家的孩子”

 月明风清自在怀 2016-01-05

有人做过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几句话,首选就是“看看人家的孩子”。当家长再把自己放到局外,在孩子面前提“人家的孩子”时,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看看人家的家长吧!”相信,家长定会哑口无言。

 

别“看人家的孩子”

文国珍

  

  许多家长对自家孩子不满意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看人家的孩子……比如看人家孩子多听话,看人家孩子学习多好,看人家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总之,不管自家孩子情况怎么样,都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来比一比。当然,往往都是拿自家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与别人家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比。

  真的有必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刺激自己的儿女吗?俗语曰,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别人家的孩子呢?那么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别当属必然。

  通常所说,决定一个人成长方向的因素有三个:即遗传、环境和教育。遗传在孩子出生时就得到了验证,孩子遗传的是父母的基因,遗传基因不同,形成的先天性身心品质就会迥然各异。另外孩子出生以后,所在的家庭环境不同,所受的启蒙教育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家长自己造成的如此结果,怎么能让孩子和人家比呢?

  爱说别人家的孩子好的家长,羡慕人家孩子的优点。然而,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是如何形成的,家长考虑了吗?家长想没想自己遗传给了孩子哪些优质基因?自己用哪些优秀品质影响和教育孩子?自己有哪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付出了多少心血来培养孩子?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有差距,反映在孩子身上的是表象,其实质是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存在的巨大差距。

  如此一来还能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吗?别找任何理由:什么我的工作忙,没有时间来管教孩子;我的水平低,没有方法教育孩子;更有甚者说,孩子出生已然这样,我们有什么办法转变等等。

  《超级演说家》比赛,有个先天失聪的孩子,不仅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参加比赛,而且走到了最后的冠军之争。人们不禁为之惊叹。然而,谁又能知道她的母亲为了把孩子从无声世界拯救出来,花了多少心血呀!她的妈妈从不抱怨老天给了自己一个先天聋哑的孩子,也没有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是如此正常。她只有一个信念:坚信孩子一定能够说话,一定能够走出无声世界。在女儿面前,她既当医生又当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奇迹出现了,孩子不仅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和交流,还走上了全国性的《超级演说家》的演说比赛赛场。试想,如果妈妈只是在那儿抱怨,能有孩子如此的成就吗?

  有人做过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几句话,首选就是“看看人家的孩子”。当家长再把自己放到局外,在孩子面前提“人家的孩子”时,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看看人家的家长吧!”相信,家长定会哑口无言。  

(选自2015年10月18日《今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