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

 红花绿叶园 2016-01-05

糖尿病病人
的自我监测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专家档案:

  王建亭 副主任医师、河北友爱医院内分泌科(内二病区)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五,河北友爱医院内一诊室

  李先生咨询:听说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里,自我监测是一项很重要的方面,请问糖尿病的监测内容有哪些呢,如何做呢?

  河北友爱医院糖尿病专家王建亭主任解答: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是指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可以帮助你有效监控治疗效果。这方面的必要性体现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主要的监测内容是血糖,包括各个时间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其他的监测指标有血压、体重及腰围、血脂、足、肾脏、眼底、心血管病。

  血糖的监测:要监测三餐前后血糖。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出现不明原因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在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或血糖较高、波动较大时,血糖监测的频率应高一些,血糖控制理想了,血糖监测的频率可以减少。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空腹3.9~7.2mmol/L、非空腹 ≤ 10.0mmol/L,超出这个范围时就要注意了。

  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达到目标(<7.0%)后每6个月测一次。

  其他监测指标

  血压: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30~80%有高血压。糖尿病人严格控制血压可大幅度减低脑中风、心肌梗死、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无合并高血压者每月检查一次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每天早晚测量血压,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可每周测量1天血压。

  体重及腰围:体重反映的是全身肥胖程度,正常值18.5-23.9kg/m2;腰围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腰围控制目标:<90/85cm(男/女)。每月监测一次。

  血脂的监测:每年至少查一次(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

  足部疾病排查:糖尿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四十倍。有足病及危险因素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普通患者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

  肾脏监测:每次随诊时查尿常规;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肌酐浓度;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眼底病变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

  心血管病:很多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时患者无胸痛症状,因此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常见的监测血糖误区:只监测空腹血糖,而不监测餐后血糖;只监测血糖,而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测血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才监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