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失眠困扰!失眠的辨证与治疗| 灸疗实录07

 北方水坎 2016-01-06


灸疗案例

吴某,男,39岁,小区保安,2014年10月20日就诊,主述失眠两周,加重一周,两周前因家里的琐事烦心而出现失眠症状,且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重,出现入睡困难或入睡浅且多梦,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同时伴有心慌心悸,五心烦躁,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做事不能集中精力,精神状况不佳,四肢酸软无力,一般上午这些症状较重,下午变轻,一周前上述症状更加严重,整夜不能入睡,精神紧张,心慌气短。观其舌呈暗红且有瘀点并伴有齿痕,脉涩。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的细节如下:




1、由于其职业特殊性,时常保持在精神紧张的状态,故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


2、又因家里琐事烦心劳神,日久耗伤气血以致气血不足,内生血瘀,心又失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多梦。


3、对事担忧,忧思过度伤及脾胃,影响脾胃运化输布之功能,故出现食欲下降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故其气血生化来源减少,四肢无法供养,故四肢酸软无力。


综上所述,其主要为“虚证失眠”,即心脾亏损、心胆虚怯,灸疗主要以“益气镇惊,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为主。


老师开的穴位处方为:神门、三阴交、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胆俞、大陵,用隔物灸仪灸疗,每日一次每穴灸疗50分钟,七次为一个疗程,嘱其注意调节情志,多食清淡食物,经常跑步锻炼等,一个疗程后,能够很好入睡,精神逐渐恢复,两个疗程后,睡眠能达七个小时,心悸心慌等症状消失,治愈。


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和诱发心悸、眩晕、头痛、中风等。长期失眠容易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对安眠药产生依赖,安眠药又会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甚佳,而且副作用少,特别是艾灸治疗失眠既疗效好,又无任何副作用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杂证谟》中论述:“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多由劳神忧思或年老久病、心脾内伤、心神失养;或心情恼怒、痰热上扰、心神不宁所致。




中医对失眠的常见分型:


(一) 虚证失眠


1、心脾两亏:其表现为难以入眠或彻夜不眠或入眠后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舌淡脉弱。


2、心肾不交:其表现为心里烦躁难以入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遗精或遗尿),舌红脉细数。


3、心胆虚怯:其表现为心悸不安,噩梦不断,善惊易醒或曾受惊吓者。


(二) 实证失眠


4、脾胃不和:其表现为难以入睡,胸闷嗳气,腹胀不舒,大便不畅,舌苔腻,脉滑。


5、肝火上扰:其表现为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




灸疗取穴


A.两亏:神门、三阴交、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作用: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B.心肾不交:神门、三阴交、百会、肾俞、关元、涌泉。

作用:补益心肾,交通心肾。


C.心胆虚怯:神门、三阴交、百会、胆俞、大陵。

作用: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D.脾胃不和:神门、三阴交、百会、中脘、胃俞。

作用:调和脾胃,养心安神。


E.肝火上扰: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耳鸣目赤加灸太阳、翳风。

作用:清肝泄热,开郁通窍。


2

灸法


取穴如上,艾条灸疗每次每穴10到15分钟,用隔物灸仪可多穴同灸,时间调节在50分钟即可,七次为一个疗程,睡前灸治效果最佳。有灸大夫艾灸仪就更好了,只需调节好适宜时间和温度就可以静静享受灸疗过程了。不仅操作方便,也不会影响他人,效果也是棒棒的。


注意:如果是其它疾病导致的失眠,用如上方法可能效果不佳,请积极的先将原发病治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