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是什么?

 鹏城孤影 2016-01-06

在社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里,“管理”一词,已经成为了人们嘴巴里最常见的术语。但是,我却敢大胆地说,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超过半数的管理者天天在说管理,却不能准确地给“管理”一个解释,或者说一个定义。

  “管理”一词,用我们常用的拆字的方法来解释,“管”的意义,除了目标和指导之外,更多的是“监督”以及“检查”;而“理”则是除了计划之外,更多的是“条理”和“服务”。需要强调的是,服务,说的更多的意义是“表率”和“关心”。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管理是什么?

   一、从组织系统的角度来看,“管理”的内容就是: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组织架构和职责的维护工作。这个角度的管理,可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原始的管理角度。大到一个国家的管理,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家庭。远到母系氏族社会甚至是群居的动物群体,近到三两个人临时的饭局,都体现出如下几点:

  1.“我为你负责;”&“你得跟我汇报”;

  2.“我能管着你”&“你得听我的”;

  3.“你得做好我吩咐的事儿”&“你不听话,就是**”。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管理,最关键的地方,无非就是“架构的搭建”以及“职责的明确”,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也就是“我吩咐的事儿”,也就是职责;从这一层面来说,如果管理的对象全是机器,这种形式是最好的,从“输入”到“输出”,然后就是结果。但是问题就恰恰在于,我们管理的最关键要素,不是机器,而是人。人,就有不一样的标准,也有不一样的价值观甚至情感。而人的这些不同,刚好导致了管理结果的不同。

  二、从流程的角度来看,“管理”无非就是对“人”、“机”、“料”、“法”、“环”的综合控制。需要注意,从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说“管理”是控制,没错,是控制。人,是团队成员,或者说是劳动者,这毫无疑问。“机”是机器设备,甚至包括生产工作必须的基础设施;“料”是原材料,辅料等统称;“法”是方法,是生产工艺,或者是加工顺序,有的人说“我的产品是高科技的”,其中的“高科技”也是在这里;“环”是环境,一级相互之间的关联。是能够影响产品质量或者效率,能够影响劳动者的心情或者是产品事故的相互联系的纽带,例如,沟通。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机”、“料”、“法”、“环”等因素基本上是确定的,或者说是比较难于改变的。而“人”则是每天都变化的,即使是同一个人,每天的心情也不会一样。这是其一;其二,某些管理者说,我只要带领我的部门按照你规定的流程和工艺,把公司的产品准时制造出来就够了。——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样说的人,考虑还是不够周全。我们都有印象,很多大企业,利润很高的企业,因为环境污染而被迫关停或者搬迁。是吧?

  说综合控制,就是在你的管理过程中,运用你的方法,将企业运营的五要素协调起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流程的角度来说,这才是管理!疏漏了、忽略了任何一个要素,你都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三、从组织机能的角度来看,“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让你所在的组织发挥最大功效。说起这一点的时候,我想最形象的莫过于汽车或者足球。从足球来说,计划,就是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训练,最明显的组织就是532或者442或者541阵势,排兵布阵;而协调的代表就是,教练随时让谁下来,让替补上场进行替换;控制,则是谁在什么时间传球给谁,谁应该往哪里跑位,我们常见足球赛上,教练员在边上大声呼喊,其实很形象。说到最大功效,我想说的是汽车,说我是发动机,我效率大,12缸的,但是你轮胎不行,你照样跑不快,你的电路不行,甚至你连打火启动都启动不了。而最大的功效,说白了就是“不要个人或者部分团队是冒尖英雄,而需要齐头并进”,或者说是“我们不仅需要参天大树,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同样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公司的系统,如同人体,而管理的工作,则是通过饮食或者调理,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发育正常,并且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任何一个功能萎缩或者缺失,都有可能成为残疾,而不是正常人。而这些饮食或者调理,其实就是手段,就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四、从财务利益的角度,管理,就是让组织的利润最大化。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地公式,就是:利润=销售额—成本。

  绝大多数的组织,都是以利益为最根本的追求目标。因为没有了利益,你根本就不能生存。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最求利润最大化”。所以说,我们都是在千方百计的增加销售额的同时,降低成本。可以说,所有的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无非就是这两个目标。

  但是问题来了,例如:

  我们很多人的父母是农民。生活并不是非常小资。他们经常有这样一个现象:生病的时候,能抗则抗,能忍则忍。有很多人因为这样,而延误了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治疗的时候,花了更多的钱,遭受了更多的痛苦。但是却过早的去了。我相信很多的父母都这样,甚至是城市里不是非常宽裕的老人也会出现这个问题。这是什么?这是短视。说的不客气一点,叫“目光短浅”。

  好,我们的很多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往往在对待员工的待遇方面,惊人的雷同。尤其是在食堂、宿舍、福利等等情况下,借着一句借口,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能省则省。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其实他们已经做到的现状已经投入的成本,距离员工满意的“优秀”,只差了不多的一点,甚至是一点点。而增加这一点点,有可能收到丰厚的回报。而缺少了这一点点,整个公司慢慢地,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激情,甚至搞不好,成为“病情晚期的老粘人”,苟延残喘。

  很多公司从这个角度对管理进行分析,认为“财务管控”是管理的主轴,这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进行财务管控?某公司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在采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采购的原材料,往往比别人家的要贵很多,甚至供应商还不太愿意合作。通过间谍的方式进行探听。供应商的回答是:他们的付款是问题。要做?可以,报价高一些,甚至高很多!这就是巨大的隐性成本。甚至是致命的隐性成本。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你上面谈的这些角度,这些方面,怎么我们经常接收到的培训课题,例如《执行力》、《目标管理》、《团队建设》、《绩效管理艺术》等等五花八门的课题不着边呢?你说的这是管理,那我们接收到的培训又是什么?好,我回答你:这些,是工具!

   如果整个公司是我们的身体,上面谈到的每个方面都是日常三餐的话,那这些工具就相当于营养品。或者是装饰品。仅此而已!

   回到我们管理者本身,不管我们是作为一间多大的公司的多大的管理者,只要我们天天喊着是在“管理”,如果我们不了解管理的这几个角度的分析,甚至我们的工作忽略了每个角度中包含的这些主要内容,那我们就可以判定自己:是个不及格的管理者。或者说的不客气一点:我们,不懂管理。

  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每一个角度来进行细分,都会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而作为我们管理者来说,如果我们需要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或者说是一个管理高手,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得心应手的,从不同角度顾及到各个具体的细节。这样,才能有较好的结果。而不是粗鲁的人云亦云地说一句“我只要结果!”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