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在床上硬不起来”?还有治吗?

 汕头能率 2016-01-06

新年伊始,一条旧段子被重新翻出来刷屏刷了个够:



好了,笑完别走,到底为啥会出现这种“在床上硬不起来”的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就认真严肃的解读一下,“硬不起来”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挽袖子*

——都别跑,果壳要强行科普了!


断句失误?
怪你的大脑“不纯洁”

就算你是当事方言区的人,看到“硬不起来”时的第一反应可能也很嘿嘿嘿……并不是因为你比较污,而是因为我们大脑就是这么处理语言的。

当我们读到多义词时,人会立刻联想到它的所有或者至少大部分含义,然后再挑选,这就是典型的广度优先。比如有这么一个著名的实验:

“传说政府大楼多年来一直饱受问题困扰,所以他发现屋角有蜘蛛、蟑螂和别的bugs的时候没有丝毫惊讶。”


bugs是个多义词,可以指虫子,也可以指窃听器,还有软件的错误。你读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词的多义性,但是内隐联想测试发现,你读完这句话后对“蚂蚁”和“间谍”这两个字的反应都变快了。间谍和虫子无关,和窃听器有关,说明你的大脑一定是想到了窃听器的含义,但综合比较之后,抛弃了

但是人处理短语或句子的时候却是深度优先——抓住它看到的第一个讲得通的意思。比如“小学生活好还是初中生活好”:一开始读“对”了无妨,但如果一开始就分成了“小学生 活好”,而不是“小学 生活 好”……你就不会像对待词那样,想到第二种解答、比较哪个好、再抛弃掉不好的那个。你会直接意识到那个不好的意思。你个臭牛忙。



不过……
你为啥起不来?

转过头来说说这位“硬不起来”的小哥吧……问题可能并不是在早上:一切脱离早睡谈早起的教程都是耍流氓。在说“硬不起来”这个问题之前,先想想:你睡的够多吗?你失眠吗?白天依赖咖啡吗?睡前会玩iPad或者手机吗?


撒切尔夫人每晚只需4小时的睡眠时间就足够了,而爱因斯坦则需要11小时。你需要睡多久呢?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确定(但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今晚,试着提前一刻钟上床睡觉,看看明早你还需要闹钟叫才醒吗?如果是,再提前一刻钟睡觉……直到你再也不需要闹钟,一觉睡到自然醒。那就是你所需要的睡眠长度了。

请保证这个睡眠长度。否则,硬叫你起来是然并卵的,搞不好还对身体有害。

另外,睡前玩手机或iPad也不是什么好习惯:这些设备发出短波长的光(蓝光)会抑制褪黑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同时也让褪黑素的分泌周期被推迟,你很可能越玩越精神、越来越不想睡。而第二天起床时,睡前玩过手机的人也更嗜睡,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全“清醒”,才能达到和看纸质书入睡的人相同水平的警觉度。而且监测显示,他们的REM睡眠期也相应变短了。

玩会儿手机再睡觉,可能让你更睡不着、睡眠质量更差、早上更加起不来。如果你非要读点儿什么才能睡着,读读纸质书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要是每天都睡了七个半小时,醒来还是头昏脑胀,很有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悄悄侵袭了你——典型症状就是打鼾。如果睡不好、睡不醒夜里还严重打鼾,你可能需要去看医生了。



此处应有广告
更多关于失眠、打鼾、睡不好觉的话题,请关注微信号:健康朝九晚五 并回复【睡好觉】。健康君有无数唠叨要给你们科普……


我确定睡够了,
但反而起不来了?

这个场景你也可能遇到过。想象一下:漫长的工作告一段落,周五晚上你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顺便打算第二天再赖一赖床。不过,当你第二天早上(或者下午)醒来后,却没有睡饱一觉的痛快。你感到光线刺得你双眼生疼,四肢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头脑也清醒不起来……如果睡得太少会各种不爽,那补眠怎么也会这么难受呢?


睡眠过度的感觉和宿醉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们也把它称为“睡醉(sleep drunkenness)”。不过与酒醉不同,睡醉是因为打乱了生物钟。人的生理节律是靠下丘脑中的一团细胞组成的昼夜节律起搏器来控制的。下丘脑是人脑中较原始的一小部分,它还控制着饥饿、渴感以及出汗。当早晨醒来,眼睛接收光线刺激,起搏器收到信号“得知”现在已经到了早上,它就会释放出化学信号,“叫醒”身体的其它细胞。

科学家们认为,起搏器的功能是“告诉”我们的身体在一天当中应该如何分配能量。当你睡眠过度时,相当于你无视了这个生物钟。当生物钟喊着“起床搬砖了!”的时候,细胞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不行我要赖床!”——这和时差反应的产生原理相似。

睡眠过度可不仅仅会让你被通报一个“在床上硬不起来”而已,经常这样做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的风险。甚至与糖尿病、肥胖、早逝都具有相关性……过犹不及,还是按时作息的好。(我倒是想啊!



睡得挺好,就不想起?
是拖延症不是懒!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贴现”,也就是你将一张尚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现金的行为。当然,提前兑换拿到的钱,肯定比汇票到期后能取得的收益要少,这个折扣的比率就叫做贴现率。也就是说,未来的收益现在兑现是要打折扣的。人的大脑也像银行,也有贴现一说,而且大脑的贴现率比银行高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大的事儿,在你今天的大脑看来,也无足轻重了。

再睡下去要被通告批评?管他呢,最早也是下午的事儿。可现在多睡一分钟就舒服一分钟啊~

——大脑这种只顾眼前欢乐,不管以后死活的小婊砸做法其实是和我们的进化过程息息相关的。现在的我们都是那帮不懂得思考未来的祖先留下的后代——对猴子来说,他们不用考虑以后退休的问题,也不用考虑以后要是得了心脏病该怎么办,眼前的香蕉最重要。人类自然也延续了这种优秀基因,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你能活多久,说不定哪天就挂,还不如及时行乐呢!

在舒服一会儿vs.把活儿干了之间,“现在的你”可能会屈服于眼前的欲望,而把应该做的留给以后。那么“未来的你”呢?ta面对这个“应该做的事”和当时的新诱惑时会怎样做?选择“现在的你”留下来的那个吗?别傻了,ta仍然会和现在做出同样的选择,继续把“应该做的事”留到以后。于是,“该做的事”就一直被拖延了下去,“不该做的事”却总是迅速就搞定了。

只有身处退无可退的绝境,现在的你才会心一横走上正确的道路吧……拖延症真的是懒?哪有那么简单!


此处应有广告
有人“战胜”了自己的大脑吗?有,果壳挑战拖延症小组的组长高地清风就是战拖达人,不过他的方法确切说是“和大脑达成和解”。欢迎去在行(zaih.com)约见他,帮你量身定做战拖指南~




通报批评?啊呸!
起床气是怎么来的?

比起拖延症,起床这件事还有额外的因素让你失败。“戳下“小睡”,我就再睡个5分钟……”你是这么想的。当然可能不止几分钟。(但这样可能让起床变得更困难、更拖延,因为你又一次让大脑进入睡眠周期的开端哦~)为什么大妈已经兵临城下,你却坚持着“硬不起来”呢?起床气又是哪来的呢?其实这跟明知会迟到却继续“小睡”的情况一样:你以为你醒了,你负责决策的大脑还迷糊着。


刚醒来到完全清醒之间,有段迷迷糊糊的时间,这叫作“睡眠惯性”。醒得越猛,睡眠惯性越大。有时你自以为醒得挺快,一骨碌就爬起来了,但实际上“睡醒”是个非常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脑干中的觉醒中枢(脑干是负责基础生理功能的脑组织)几乎瞬间被激活。但我们的大脑皮层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与制定决策和自我控制有关的大脑部分)却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才能启动。

在这段“身体醒了脑子还睡着”的时间里,起床气就来了,“小睡”的决定就做下了,大妈就宣布“你在床上硬不起来”了……

顺便说句,有研究发现睡眠惯性能持续两个小时甚至更久……说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分明一大早人人都是半兽人。


但是……
我是真的硬不起来……


今天的主题真的不是这个,ED问题请出门左转找知性和健康君。大家晚安,祝你们睡个好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