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有感

 江山携手 2016-01-07

听课有感

____义井联校 

 

今天听了区教研室郑忠青主任讲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感触颇深。

一、真实

看多了作秀般的公开课,听多了毫无瑕疵的展示课,再看这节课,顿感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情境:

教师出示诗的题目,并说“让我们一起享受一首古诗”,指名读题目,学生或读“送/元二使/安西”,或读“送元/二使/安西”,不一而足,多不能正确断句。

感受:

一听课,就知学生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课堂的,他们不知道课的题目、课的内容,更不知道教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导他们,这样便避免了学生从参考书上得到信息,甚至是得到别人的“情感”,以致让自己的头脑不再思考,让别人的情感先入为主。学生如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起一落一收一放都纯属天然,毫无修饰渲染,显得自然不做作。

二、适时

之所以觉得这节自然清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者总是在听者觉该出手时适时地进行讲解、进行拓展,使人觉得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情境:

——讲解适时:初解诗意时,学生不知“渭城”、“阳关”为何物,更不知何以称之为“西出”,教师适时出示一简单明了的线形图释,并辅以简单的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

       

 


西                        安西

                                          阳关

                                                 渭城

 

——课件播放、拓展适时:学习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为使学生了解“西出”的艰难险阻,教师适时播放荒野、戈壁、沙漠的幻灯片,出示岑参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一诗,并伴以风声、乐声,使人如临其境,与行者感同身受。

感受: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者正是在学生“愤”、“悱”之时,为学生送来及时雨,才会使之如沐甘霖。学生需要的是这样雪中送炭式的讲解,而不是锦上添花般的赘言。

三、引导

这节课,郑老师将引导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情境:

学习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学生不能理解诗意,更不能准确朗读,教师便出示“朝”、“舍”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及意思,请学生试着理解,学生联系诗句选择正确解释,通过字意判断出了读音。

感受:

我们一直倡导,教师应当作引导者、组织者,而不再让灌输泛滥于课堂,但说得好,做起来却难,无论年长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都唯恐学生不能得己真传,均欲倾其所有,欲令学生全盘接收,殊不知,后果却是老师倒得多,学生得之少,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并未得到培养。

四、深刻

古诗的课堂上多是读通、弄懂、背会,或者再多个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便是,但这节课却并未囿于此,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学生从不能解题到初知大意,从大概了解到深入诗境,也让我对送人与被送者有了更深的理解,自问:作为教师,我为何竟然对这首诗,对许多的名诗名句没有过如此深刻的解读?

情境

当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初品诗情之后,再次引导:“作为好朋友的王维,会对元二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酒中除了不舍,还有什么?——这是友谊之酒,读诗;这是不舍的酒、留恋的酒,读诗;这是祝福的酒,读诗;这是挽留的酒,读诗!”

感受:

或许学生因阅历、因积累并不能对这首诗有太过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但作为一名听课者,我为之所动,甚至泪下。尤其当教师再次拓展:五年后,王维去世,元二回归,客舍依旧,这首诗竟成了诀别诗!——更让人不能释怀,觉余音绕梁,绵绵不绝。

 

“相逢是一首诗,离别是一杯酒”,是呀,这样原生态、情味悠长的好课于学生、于观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首动情的诗,一杯甘醇的酒呢!

 

                                               2013年9月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