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要点 1、教学目标 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学习条件 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方式多样,时间适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5、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宽松度: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6、教学效果 7、学科特色 语文(三个要点):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针对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环境;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辅助手段呈现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组织学生的情景活动。 (2)教师范读及学习示范: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文章范读,声情并茂,入耳入心,有感染力,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自然而有意识地展示自我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教学语言: 普通话标准、规范;教学语言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形象性。 数学(三个要点) (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英语(三个要点) (1)教师的专业素质:语音准确,语调流畅;语言应用规范、得体,适合学生水平;熟练、恰当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进行授课。 (2)语言训练的有效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和目的和谐一致;控制性语言训练和开放性语言训练比例恰当,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 (3)师生活动的比例: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主要时间应用于学生的活动和训练;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