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讲伤寒论(19)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1-07

一百一十、

一百一十一、

一百一十二、21“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一百一十三、如果不能顺四时之阴阳,不护阴阳之根,不懂得固密,人就会触冒阴阳交易,人变病焉,触冒四时之邪气,就必然遭受暴烈的疾病,就有暴病之灾。

一百一十四、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毒烈之气,广义上是四时之气,时行的疫气,狭义的就是伤寒。外感的、四时的毒疫之气,留在哪个经,就会发哪个病,医生要明白,然后才能详而取之,才能治病。这就为六经辩证留下了伏笔。这个话有点启下文的意思。

一百一十五、详而取之,就是要详细,要看的明白,才能治疗。

一百一十六、22“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温,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一百一十七、这一条论四时之邪伤人的规律,也有讲伏邪的意思,不是即发的,都是到了下一个时候才发病。所以这一条,既谈四时之邪伤人发病的规律,又谈伏邪为病。这句话是张仲景引内经的话,不是张仲景说的。

一百一十八、春天伤于风了,春天是风木之邪,是正令,肝木之气当令,而又受春木之邪所伤,即病者就是受了内邪了,如果没有即病,风木之邪在人体里要克脾土,到了夏天了,暑湿之邪旺盛,脾本身受风木之刑,脾气不能运化湿邪,运化水谷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样子情况之下,人就要发腹泄的病,水谷不化名飧泄。这里头有五行相克的理论。

一百一十九、夏伤于暑,暑是暑热,热中夹湿,当时未病,到了秋天了,内里有暑湿热之邪,外受了秋凉之寒,人往往就会出现疟疾。冷的时候寒战,热的时候大汗。

一百二十、秋伤于湿,湿气内留,可以化成痰饮,到了冬天又受了点外寒之邪,肺气不利,冬天就咳嗽。以此类推。

一百二十一、以上所说的,风暑湿寒,为六气。六气为病有即病者,有不即病者,不即病者就有了上面的规律。这是必然的规律,当医生的对这一点不能不明白,要审查而明之。你明了,了解了,认识到了,就不是治即病一个病了,就要治伏气之邪。

一百二十二、比如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天受了湿了,发生了飧泄了。当医生的就不能只看到夏伤于暑湿的问题,还要看是不是春木来克脾土了?医生不能只看即时的发病,还要看到其他的问题。

一百二十三、比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我在临床上我看到过。温病是伤阴的,伤寒是伤阳的。温病伤阴能伤到什么程度呢?从即病之温病来说,那个病轻,吃点药就好。要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那个伤阴,就厉害了。我在大连我治一个病人,生地麦冬玄参,论斤来计算,这个病我给治好了。大剂的生地、麦冬、玄参。所以伏邪伤阴伤的厉害,而外感的很浅,吃一点药就好。

一百二十四、这里面讲的不是一个季节的病,而是跨两个季节。当医生的要有这个眼光,在用药的时候才能兼而有之。比如冬天咳嗽,就可能寒加饮加湿,光去寒,不去饮、湿就不行。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健脾运湿的同时,还得疏木气,用点李东桓的升阳益胃汤,加点防风羌活把风气鼓动起来。所以这个就是中医的一个理论,不要轻视,要重视,要很捉摸他。四时的发病有一个联系。这是必然之规律。

一百二十五、23“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一百二十六、这条是诊治伤寒以日期的浅深来施方治,是讲时间的,辨证治疗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不计较时间是不对的。

一百二十七、伤寒之病,什么叫逐日浅深。就是说,你当医生的,你要排列一个日期,患者得病了,两天的、五天的、七天的、十二天的能一样吗?应该要依次排列日期,看看哪个深哪个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七八日,就可能邪入于里了。但是这个东西不是死的,不能拿病对号,但是要考虑时间,要有时间观念,同时要辩证。

一百二十八、过去中医有些外科病,都是要考虑时间因素的,而且有些病跟时间因素也是很有关系的,过了这个时间,病就不好治。

一百二十九、看出了时间,看出了病的浅深,再根据辨证,对证治疗。

一百三十、所以我们在临床看急性热病,外感热病,要看时间。在这里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与时间对号入座,一个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正常的要考虑时间的因素,新旧、深浅,这样才是对的。

一百三十一、24“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取证候、依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一百三十二、这一条论伤寒失治、误治,从而引申至张仲景医学的重要。

一百三十三、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这是论失治,有病不早看,病家负责。或治不对病,这是误治。或日数久淹,时间长了这个病就有点缠绵不治了。困乃告医,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病重了,一个是没办法了。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次第是讲法的,是有次序的,先汗后下,先表后里,治病是有规律的。医人又不能依照客观的先后,这样就治不好病。那该怎么办呢?

一百三十四、实际上,是应该这样的,皆宜临时消息制方,就是说应该在临病的时候,根据病情的具体的情况、临时的信息来治病。这个信息是什么呢?比如说是邪正的消长、疾病的赢虚消长。所以治病要根据临时的信息,了解到正邪的消长的关系,来制方,就会见效了。这在强调,治病要有观察、有辨证,然后再制方,这样治病才能有效。

一百三十五、以下是王叔和的语气说的。

一百三十六、今收采仲景旧论,望闻问切四诊之法,对病真正的方子,有神验者,言其功效卓著,很管用,以防范世急。

一百三十七、从这个来看,王叔和是实事求是的。现在伤寒论的学术里有争鸣的问题,争鸣是好事,但容易把人搞的迷糊。第二个,有大家说,伤寒例不是张仲景的书,是王叔和打着张仲景的旗号加进来的,这个你信还是不信啊?这个我就不信,这个24条说的很好,今收采仲景旧论啊。古人那么大个学问家,太医令王叔和人有自己的作品,有脉经,会这么样没有人格吗?但伤寒为兵水残余,王叔和调整一点加一点减一点也是正常的,这是大家都认可的。

一百三十八、所以成无已说,。。。。。。。。。。。这个书已经没有了,丢了,这全靠王叔和的力量,我们应该感谢他,现在可倒好,都是攻击他的话。所以读书也好,学医也好,要明,明理,不能人云亦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