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米茶连喝三天,癌细胞停止活动 治疗癌症及其它多种疾病的简单食疗验方 一、做法: 将四两糙米,用没有沾过油的锅,把糙米翻炒而不要爆裂,炒到黄褐色为止盛起,同时在锅内放三斤水煮开后,放进炒过的糙米,马上停火,原封不动放置五分钟,然后将糙米滤汁后当茶喝。 二、注意事项: 1、糙米茶不要与含蛋白质的食物一起喝,如牛奶。 2、蔬菜汤与糙米茶不要同时喝,否则效果会减半,请务必遵守! (间隔要15分钟以 上,与中药要隔1小时,与西药要隔两小时) 3、不同的疾病改善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如: *癌细胞的活动三天就能停止; *胰脏癌并有黄疸症者,如开始喝汤,第二天照常上班无妨,恢复约需三个月; *胃、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癌,三天至十天见效,机能恢复要三十天;*肝硬化需一年,肝癌、高血压、关节炎亦同; *白内障虽要四个月,但会正常。 三、功效 1,促进血液畅通(糙米茶有清血作用能分解胆固醇) 2,促进小便畅通(糙米茶是天然的利尿剂) 3,促进大便畅通(因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 注:糙米是只剥去粗糠而保留胚芽和内皮的“浅黄米”。人们常把白米叫“死米”把糙米称为“活米”。不是说剥去了粗糠就是糙米,糙米必须是100%活的,把糙米浸泡在水里,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出芽,否则依然是“死米”。因此糙米又称为发芽米。 2015-10-29 06:43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院长王莒生详解 “寒”从哪里来 在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由“寒”引起。现代人无节制地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都是引起寒邪入侵的重要因素。 寒湿是万病之源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会使外界环境中的寒邪引入体内;常食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可致寒从内生,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表现为怕冷,易腹泻、感冒、浮肿,身体乏累,口唇色淡,尿频、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等。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难、疼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5个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秋冬驱寒三字经 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1.顺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3.迈开腿。“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5.控情欲。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高高兴兴,学会宽松待人待事。 最后推荐两种适合秋冬的驱寒养生粥。一是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是中医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医院经验神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二是砂仁粥:在大米粥快煮熟时,调入砂仁粉末2~3克,稍煮即可。▲( 张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