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剃头匠

 鸽子飞吧 2016-01-08

                      老北京的剃头匠

 

      剃头的这一行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兴起来的。在此以前汉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一直是束发包巾。清朝入关以后,为了维护满族的装束,强迫汉人剃发梳辫易服,并以此判定汉人是否臣服。也正因此,清政府颁布的“剃发令”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但清政府认为,如今天下是皇朝大一统,而服饰装束不统一,成何体统。于是在顺治二年七月 (16458月)再次强令全国人民十日之内一律剃头梳辫,违抗或逃避者,杀无赦!这种强行改变传统服饰的做法,对汉人来说,从民族心理和习俗上是很难接受的,但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下,自然留头更现实的多。于是,地安门、东四、西四、正阳门等主要路口,都搭起席棚,凡过往行人有留发者,便拉入棚内强行剃头。有违抗者,剃头匠便放下手里的小剃刀,操起大剃刀,当场斩首,然后把人头悬在棚杆顶上示众。因此当时的剃头匠也就是执行“剃头令”的刽子手。剃头这一行也是带着血腥应运而生的。

     除了剃头棚以外,还有剃头挑子,剃头挑子分“下街挑子”和“桥头挑子”两种。前者是流动走街串巷的,后者是固定在某个桥头的(如后门桥、北新桥、银锭桥等)。俗话说“剃头的挑子── 一头热”。那是因为挑子的一头是一个高圆笼,圆笼中放火盆。看似普通的挑子,可挑子上的工具却都有来头。圆笼是专门装违抗剃头令的人的头颅的;圆笼旁边立着一根旗杆,是悬供圣旨用的,后来改为挂毛巾、磨刀布了;顾客坐的红色小凳原来是枭人脑袋的木墩;木凳下有抽屉,放着大小剃刀,是用来剁人的;扁担上捆着的长绳,是绑人用的“法绳”。说起来渗人,当然,这只是在清初时期。

    剃头是手艺活,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这其中包括梳发、剃头、刮脸、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

      因旧时剃头的多为挑担流动服务,在固定处所营业者不多,因而属于江湖行当之一。《北京民间风俗百图·剃头图》描述了剃头匠经营方式:“其人挑担游于街市之间,手执唤头,串走胡同,每到大街,将挑放地,等待来往之人刮脸、打辫子、剃头,方便之至。”《燕市货声·工艺·剃头匠》则描述了剃头挑子的内容:“挑担,前小红圆笼,中藏炭炉,坐水,锔上置盆,旁竖旗杆、刁斗;后挑红柜,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

     买卖就应有招幌,镊叉,又名“唤头”就是剃头匠特有的招徕乐器。旧时剃头匠的主要理发工具,一是剃刀,二是镊子。敲剃刀作为招徕显然不雅,明晃晃的刀子极易令人同兵刃联系起来,产生不悦的潜意识。而以“镊叉”之镊子模型为招幌,镊叉形如一把大镊子,上下两片,一端有柄,以铁棍从另端划出即和振而发出颤音,既不失行当特点,招徕效果亦好。

     关于剃头匠何时起以镊叉为招徕乐器,最早的文献记载当属明代《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二五所辑《净发须知》三卷。《净发须知》卷上《说镊子》载:“镊子潇洒,身材玲珑。格范金花镂错别,翻腾时样巧功夫……制自妙工,用由巧匠。手中缠然,悠扬声绕碧宵空,指上谩弹,滴钉韵和清叮耳,街方过处,把来做响底招牌。”又载,“肩搭红巾,艳色照人金闪烁;指弹清镊,响声入耳玉玲珑”。其所谓“清镊”,便为“唤头”。

   由于清朝的“剃发令”,遂有了“剃头的”这一行。“剃头”在清代专指剃发梳辫,民国以后人们剪掉辫子,通称理发,但“剃头”这一称呼仍沿用下来,如今上了年岁的人还是说上理发馆剃头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