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借贷】仅短信证明借款难以认定,不懂法律要吃大亏

 文彩飞扬007 2016-01-08

  “二十几年的老交情了,没想到他竟然翻脸不认账!”近日,一个面容焦急的中年男子黄某跑到广西大新县人民法院,声称一个老朋友欠了他3万元钱,现在下落不明,无法联系,要求法院帮其讨回公道。

  该院民二庭承办法官接手该案并听完黄某的陈述后,立即让他拿出相关的材料进行审查,可细心的法官却发现黄某提供的证据除一张1.8万元的借条外,另有1.2万元的借款只有一条手机短信用来证明被告借款情况。

  在法官的询问下,黄某道出了事情经过。农某某与他原是多年的老朋友,除了平日上班以外,他私下里也做些投资赚钱。因资金需要,农某某向黄某先后借了1.8万元,并约定了每月高达6%的利息,双方可谓互相受益。今年2月,农某某又向黄某借了1.2万元,并承诺几日后就能连本带利还上。想着不过几日就能坐收利息,且农某某向来信用不错,黄某便也没让农某某写借条就把钱给了农某某。谁知,约定的还款期限到了,农某某也没来还钱,黄某感觉事情不对,便前往农某某家,却被告知其早已出走。随后,他一直打农某某电话,农某某却一概不接,只发来几条手机短信,内容大致是让他安心,自己一定会还他那1.2万元和此前写有借条的那笔1.8万元欠款。于是,便有了上面那份“短信摘录”的证据。

  虽然黄某手机上的短信记录与其抄写的“短信摘录”相吻合,但是由于现行的手机号码并未实行实名制,黄某不能证明向其发短信的机主即是被告农某某,也没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且被告农某某未到庭,也无法对该份证据进行质证。最后,法官对该份“短信摘录”证据不予认定。

  “本想多赚点利息,没想到本钱都难要回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借了。”黄某感慨地说。


  法官提醒,现在民间确有许多人通过放贷谋取高额利息,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大风险,当事人更应该保留好证据以免引起纠纷时没有凭据。而手机短信等电子数据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单独作为证据的证明力较为薄弱,还需要综合全案的事实和其他证据才能予以认定。


  案例二:国内首例采纳短信证据认定借款案

 【来源:天极网】 【作者:李俊慧

  【导读】只要聊天记录是经过公证的,或从腾讯服务器提取的,此类聊天记录也同样可以成为定案的依据。

  争议双方:

  原告:杨先生 被告:韩小姐

  案件事由:

  2004年8月27日和9月7日,韩小姐分别向杨先生借款5000元、6000元,他如数汇去。

  9月14日,韩小姐第三次向他借款,被他拒绝,并向其提出还款要求,韩至今没有归还。于是,他起诉至法院。


  2005年7月14日,海淀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判决:

  第一次庭审中,法官曾当着双方拨打了139117373**的手机号,接听者正是韩小姐,她也承认从去年7、8月便一直使用该号码,但第二次开庭又矢口否认。法院认为她没有相应的证据,也不能证明第一次承认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下做出的,最后认定该号码就是她所使用。

  该手机存有十几条来自139117373**的短信息:“2004年8月27日15:05,那就借点资金援助吧。2004年8月27日15:08,你真给啊?你不怕我骗你啊。2004年8月27日15:13,你怎么这么实在!我需要五千……你要是资助就得汇到我卡里!2004年8月27日16:43,谢谢你的信任。”“2004年9月7日14:01,我还需要六千,如果多了再退回给你。2004年9月15日11:01……我想我会尽快归还你的。”

  法院经过对这些短信息生成、储存、传递数据电文方法的可靠性;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进行审查,最后认定了这些短信息内容作为证据的真实性。

  海淀法院认定了这些手机短信的证据效力,从而认定这笔钱属于“借款”,一审判决韩小姐在7日内如数归还。

  俊慧点评: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是中国的一句俗话。

  这也是合同法律关系形成的基石。在合同秩序良好的情况下,我们不否认口头合同的效力,但是,出现纠纷时,权利义务的判定就需要有文字性的东西来辨别,尤其在约定不同于法定时,没有了字据就不会获得法律的支持。

  但是,在《电子签名法》实施前,字据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比如短信和邮件等,如果不经过公证是很难被认定为证据,即使认定为证据也很难被法院所采信。

  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移动电话短信息即符合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

  本案的关键就在于没有任何字面的证据,只有几条与借款相关的短信。按照某些法院判案的逻辑或谨慎度来看,该案件显然是证据不足或不充分。因为被告可以辩称他们之间的短信聊天内容只是一种玩笑而已。但是,由于受案法院是海淀法院(据笔者所知,海淀法院的法官组成人员是全国法院系统中学历和办案经验最高的基层法院),因此,该院做出了在某些人看来比较“大胆”的认定,仅凭几条短信就确认了争议双方的借款关系以及借款数额。

  因此,该法院能作出这样认定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该案也从另一个层面暗示我们,即使是QQ等及时通讯工具,只要聊天记录是经过公证的,或从腾讯服务器提取的,此类聊天记录也同样可以成为定案的依据。

  这对于那些有网上受骗经历的网民应该是个福音。当然,由于各地法院情形以及案件情形各有不同,受害人应该搜集尽量多的有效证据,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