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之神、胃、根辨析[[脉象有胃、有神、有根,是平脉的...]]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1-08

  脉象有胃、有神、有根,是平脉的三个特点。
    《内经》认为,五脏皆禀气于胃,脏气必因胃气才至于手太阴肺经。因此,脏腑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象特征,《灵枢?始终》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张介宾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又说:“大都脉来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从容和缓之态,便是有胃气之脉。”概而言之,有胃气的脉象应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其中从容和缓,是脉有胃气的主要标志。脉来缺乏从容和缓之象,是胃气少的表现,即为病脉,如春脉弦多胃少,夏脉钩多胃少,长夏脉弱多胃少,秋脉毛多胃少,冬脉石多胃少等。若脉无从容和缓之象,是无胃气之脉,即死脉,真脏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所谓无胃气者,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春脉但弦无胃,夏脉但钩无胃,长夏脉但弱无胃,秋脉但毛无胃,冬脉但石无胃等,皆属于无胃气之脉,《内经》视之为死脉。《脉理求真》也认为,这些脉象“不见有和缓之气,则为真脏脉见,而为不治之症矣。胃脉宜审如此,故六脉皆可察胃有无,岂必在于右关之胃,而始定其吉凶哉。”
    总之,脉以胃气为本,无论何脉,只要见从容和缓之象,便是有胃气,为常脉的主要标志之一。若缺少从容和缓之象,则为少胃气之脉,为病脉。若脉无和缓之象,就是无胃气之脉,预后不良。
    脉象有神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脉来柔和有力。《景岳全书?脉神章》记载:“东垣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脉中有力即有神矣,当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有力与柔和,乃刚柔相济,阴平阳秘的体现,为正常脉象的主要特征之一。二是脉律一致。脉律是否整齐,主要反映脏腑之气特别是心气的盛衰。脏腑之气旺盛,有力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则脉动有序。若脏腑之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可出现脉律不齐。《辨证录》对有神脉象的特征及脉律不齐的意义作了论述,曰:“无论浮沉迟数涩滑大小各脉,按指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倘按之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皆是无神,皆为可畏。”
    脉象有根,主要表现为尺部沉取有力。尺部候肾,肾藏元气,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尺部沉取有力,示肾气不败,生机尚存。这里突出一个“沉”字,意在说明尺部脉位较深,中取不一定明显,只要沉取有力就可以了。这是尺脉与寸脉、关脉在脉位上的生理性区别。
    总之,有胃、有脉、有根是正常脉象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的反映。需指出的是,有胃、有神、有根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正常脉象的特征,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临床必须全面诊察,综合分析,才能判断脉之常否。 好文章,千古医帝擅?撰文.加之学验俱丰,必成大器.建议推广此文,大家认真阌读.此文加精,以示鼓励.
脉有胃气是指胃气在脉上的表现。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胃者五脏之本,脏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这是因为脾胃为五脏六腑气血之化源,气盛血盈才能成脉。是故人之脉不可一日无胃气。“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胃气的形象,是脉搏跳动中,带有一种悠然和缓的动态。此动态反映于四季和脏腑的脉象中称为平脉。如“春胃微弦,夏胃微钩,长夏胃微软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