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莺啼五味 2016-01-09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冯承素所摹神龙本《兰亭序》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被作为书法的代名词,被千百年来神话,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兰亭序》的任何版本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都为历代书法家的勾摹本。即便为世最为推崇的、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神龙本”《兰亭序》也都是唐太宗令冯承素精心钩摹而成,虽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王羲之所书写的字形和结构,但无论再怎么精美也都无法和原作的那种神采和行笔的流畅相媲美,那么,问题来了,《兰亭序》的真迹在王羲之书写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兰亭雅集图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相聚山阴兰亭,群贤毕至,王羲之有感作文并书写下来,这便是《兰亭序》的诞生起因。相传,王羲之回到家中,又书写了几遍,但都没有当时书写的那遍好,便自己一直珍藏,死后其子孙一直认真保存,到了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圆寂的时候便传给爱徒辩才。

智永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在云门寺阁楼苦学20年,写坏的毛笔埋起来题名“退笔冢”。曾言书写《真草千字文》上百种,至今也流传多种版本。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智永所写千字文

智永的爱徒辩才一直谨遵师命,将《兰亭序》藏于屋梁的暗箱之中保管。那么,《兰亭序》是如何流出辩才的手中呢?这来自于一个帝王的阴谋所致,以至于不久之后辩才和尚郁郁而亡,这位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李世民酷爱书法,曾经下令在全国征集王羲之的作品哪怕是一个带字的纸片,在帝王权力的号召下,虽然许许多多的王羲之作品收入囊中,但唯独《兰亭序》一直没有出现。后来唐太宗听说藏在辩才之处,虽多次询问未果。为了讨皇帝欢喜,大臣房玄龄推荐箫翼取回《兰亭序》。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藏有一件传为赵孟頫所画的一幅以箫翼赚兰亭为题材的长卷,很好的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辩才和尚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箫翼

箫翼得到唐太宗命令后,便带着数件王羲之作品乔装接近辩才,骗得信任和好感之后,用激将法让辩才拿出了《兰亭序》真迹,由于辩才已经信任了箫翼,故不加防范,一天趁辩才和尚不在,箫翼便卷着《兰亭序》真迹跑回了皇宫。在这幅画面中,中间盘坐的就是辩才和尚,右边与之交谈的便是箫翼,画面的最左侧有两人在煮茶,人物表情刻画十分精彩,更记录下了这一历史的一刻。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巨然所画的《萧翼赚兰亭图》

更有意思的是,一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巨然所画的《萧翼赚兰亭图》又是另一番景象,满面将一个骑着毛驴,后面紧跟书童的两个人物置于高耸的深林高山之中,毛驴的奔走能看出两人的着急,仿佛就是在描述箫翼赚的《兰亭序》之后狼狈逃走的样子,两幅作品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箫翼回宫后看到《兰亭序》真迹十分高兴,不仅提拔了箫翼还召辩才晋见,辩才这是才看到殿上站立的箫翼,这才恍然大悟,不久便郁郁而终了。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边命善书法的大臣纷纷临摹,比如我们现在见到的褚遂良临本、虞世南临本、欧阳询临本等等都是在《兰亭序》的基础上临写的。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虞世南临《兰亭序》

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褚遂良临《兰亭序》

由于对《兰亭序》的喜爱,唐太宗去世时特将《兰亭序》陪葬昭陵,至今无人开启,或许等昭陵打开的那个时候,不知道《兰亭序》真迹还是否存在其中。。。。。。兰亭序的重现|帝王的权欲、贪婪与执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