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意义

 石开九穴新闻学 2016-01-09


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意义――“我爱酸奶”的理解及我的补充

        少华按:今天在家继续对评论书稿作最后的整理。在电脑中用“搜索”功能找一个引文的出处时,偶然发现5年前我保留下来的一个新闻学班“校友录”的网页。我这上面,我与同学共同探讨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问题。那个班是我在人民大学教过的第一个本科班,早已走上工作岗位。当时还没有博客这种东西。这个班的同学对我开放他们班级的“校友录”,让我在这上面与他们讨论新闻评论的问题,北回答他们的困惑。他们也把自己的见解发在这上面。有一些真知灼见。其中有一位网作叫作“我爱酸奶”的同学,我一直也不知道他(她?)是谁。下面就是他对为什么要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理解,以及我对此的补充材料。可供现在我正教的同学们参考。

    在这个学院教书不觉进入第6个年头,教过去的学生许多都想不起来了。但是,正是他们的积极思考,给了我很大的促进。我在中南版的新闻评论教材的前言中写道:

  “本书得益于前贤的指引和师长、同事的帮助,也得益于近几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院新闻学院的教学经验,得益于与同学们在课堂内外“教学相长”的交流。正是同学们在课堂上,在电话、电子邮件和BBS中提出的问题,促使我对新闻评论的一些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本书中的一些见解,直接来自于这种思考;”

 

下面就是那个网页上的内容:

新闻评论vs新闻报道+事实判断vs价值判断

作者:我爱酸奶(xxx.xxx.xxx.xxx) 2004/03/18 03:32   字节:2K 点击:36次 帖号:2547

当前论坛: 愿君多采撷 [familyoj.xilubbs.com] 

    在我理解,新闻评论作为有别于消息和通讯的存在意义:一方面在于消息和通讯只能够描写确定的过去或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时候能对未来作出一些预测,但是这些预测大都是依据科学推测的结果且多为自然现象方面的,作者的立场、意图只能深深地隐藏在叙事地过程中,通过对叙述的事件的选择、对直接引言的选择、叙事的顺序等方式“无言中寓有言”,另一方面,作者对于事件的判断如果没有第一手的事实性材料就不能呈现给读者,事件之间的因果等逻辑关系只能以叙事的顺序体现而不能直接加以判断句说明,作者通过对于事件的分析得出的是非曲折的价值判断的结论和提议的解决办法都无法直接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多是透过引用专家或第三方的话说出来,而平衡各方面的说法给每一方面都有平等的说话的机会更是令报道保持客观性的必要手段之一;而新闻评论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直接将作者对于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判断用有证据有分析有推理的逻辑论证的形式提出,允许作者摆脱站在第三方的客观公正的立场的束缚,直接把自己放到某一个立场上,根据这个立场的需求所在、利益所在、价值观念来对事件进行是非的道德评价。

 

   一个是故事化的,仅仅提供叙事,将判断和评价的权利留给读者;另一个是激荡的论证,以叙事为基础重在观点、意见的表达,为读者提供分析判断事件的依据、逻辑和视角。 

   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分意义在于,事实判断有利于人们对事件内在深层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件的现状特别是未来趋势的掌握,作者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为大众提供了自己的事实判断,使得人们在事件面前能更好地采取对于自己有利的举施。从某种意义上,新闻报道同样是通过向大众提供事实性的信息消除人们的未知,使得人们对事件有更好的应对能力。而价值判断确是涉及到个人的信仰、价值观,涉及到人们如何看待世界万物、看待人生万象的价值意义所在的。因此,即使人们赞同评论者对于事件的事实判断,却未必赞成评论者的价值判断,因为人们和评论者的立场不一、利益所在不一,更甚之的是人们的价值观不一、对事物的价值大小的根本看法不同。 

  举例子来说,消息和通讯将一系列的事报道了——税收和同年比较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失业率上升了、政府加大了对失业者的社会救济,甚至有报道学者的意见言论认为这些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然后评论对事件作出了事实判断——税收上升是由于政府对失业者过高的社会福利导致的,评论同时作出了价值判断——过高的税收对社会其他人员不公平,评论者进一步提出解决的意见——降低对失业人员的社会救助,但是读者可能同意评论者的事实判断却不同意其价值判断:如果读者本身是失业人员,极有可能出于自身的立场和利益所在,自然不希望降低失业救助,也不觉得这样的税收“对那些富人们有什么不公平“;而中收入家庭呢,既不像高收入者很可能因自身正是高税收的承担者而同意评论者的价值判断,可能因为自己的价值观的差异而同意或反对评论者的价值判断,例如有的中收入家庭可能觉得人们应该自食其力就会同意评论者的观点,也有可能有的中收入家庭觉得人们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就会反对评论者的观点。 

  因此,区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我们就能明白争论的层次和原因,从而可以既怀着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别人可能正确的事实判断、并尝试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处于其立场利益所在作出的价值判断而不情感用事,又能明白自己的立场利益所在而坚守本我,更能够明白什么时候再多的争论已无益。嘿嘿,多说一句题外的话,这么看来,分清楚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大概也有利于我们理解沟通能力的提高。 

  个人一点想法,非严格论证,肯定多有不严密之处,但求能提供一点点小思路。 

 

  回复:“我爱酸奶”理解得非常好[这是我的话]

  作者:shaohuama(xxx.xxx.xxx.xxx) 2004/03/18 21:45 

 

  新闻报道之外之所以有新闻评论,是因为报道只能报道已然之事;还因为报道的客观性规范要求其不得包含主观判断的内容。人们对未然之事的了解期待,只能诉诸评论。 

 

  附:休曼在1903年出版的《实用新闻学》一书中说:

  新闻内勿得加以批评议论 

  在1899年出版的日本松平君平著《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一书中写道:

  “凡新闻编辑所属之事务,不可不严立区别,即社说与杂报是也。社说者,以评论为主义,如某事宜如是,某事不宜如是,是即理想上之意见也。杂报之主眼,只在揭载其事实而已。”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新闻以不加批评为原则。盖外交记者之职务,只在供给消息,若批评则评价记者之事也。故外交记者之报告消息,纯为客观的调查所得之实状,而不以主观的意志左右之。”(新闻文存479页)

   展江:“对美国新闻界自身而言,它最大的职业特色就是奉行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实行新闻报道部门与新闻评论部门分立,文体和版面分离。美国新闻界认为,新闻是公共财富,报纸的新闻属于公众。而社论版(包括如今刊登专栏文章和社会名流见解的社论版对页)则是代报业主立言的社论委员会或主编的领地。美国有人称之为新闻学上的“政教分离”原则。尽管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遗产的不同继承人分别强调奥克斯信条的不同方面,但他们全都尊重奥克斯关于“教会”和“国家”分离的原则,全都坚持要把“教会”、“国家”这两者与“会计室”分开的原则。“教会”指的是《纽约时报》的社论版,“国家”指的则是《时报》的新闻版,而“会计室”指的是《时报》的经营管理。”(普利策新闻奖:“乌鸦嘴”的荣耀与误读) 

 

  韩国报业伦理委员会的《报人行为准则》(1957年制定、1961年修订)第一条就是:

“报道与意见必须分开,凡意见者必须署名。新闻中不得加入个人意见。” 

  (转引自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附录) 

 

  美国编辑人协会1923年制订的《报业信条》:

  “新闻的记载与意见的发挥,两者是区别的,不可混淆。意见与事实分开,是美国报界的优良习惯,每一新闻不得掺杂任何私见或带有任何偏见。惟特写之类,显然是为鼓吹某事而写的新闻稿,用记者个人签字发表,其中结论与释义,记者本身可负责者,则不在此限。” 

(转引自同上附录) 

 

  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规范: 

  “宣传与新闻报道应分开。分析与评论应加以注明。” 

  (转引自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 

  美国全国广播业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的“广播规范”(The Radio Code)规定:

Programs of news analysis and commentary should be clearly identified as such,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staight news reporting.

Broadcasts in which stations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issues of general public interest should be clearly identified as editorials.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教授徐宝璜力主新闻与评论分开,不许混淆,他认为这样的优点有五:(一)“意见得夹入新闻中,则访员常以事实迁就意见,而轻视其所供真正新闻之天职……(二)意见夹入新闻中,脑筋简单者必常误视其意见为事实,因失其主张之自由。(四),发表正确之意见,本为难事,决非多数忙于采编新闻之访员所优为……(五)新闻栏中,专登真正新闻,可增加社会对于此栏之信仰心,虽主张绝不相同之人,因此均可订阅此报……此于新闻纸之销路大有裨益者也。”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6-10-01 09:44    阅读(2110)评论(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