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30页_国学经纬_中医村论坛

 也无风雨q 2016-01-09
64(通行本第二十章):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经文——译文〗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
(唯与诃,是不一样的,相差能有多少呢?唯:答应之速而无疑也。诃:大声言而怒)?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美和恶,不一样,相差又有多少呢)?
人之所畏,
(人所畏惧的,比如畏惧恶),
亦不可以不畏人。
(它也不可以不畏惧人,比如说,恶,也一样畏惧人的)!
望呵,
(望有啊。注意,对立双方这样相互依存争斗,人们才望有,也就是执着有。望:看,道德经中代指有。在道德经中望和惚相对。惚,乃忘之义,道德经中代指无。望:字取乙本,甲本字左目右上突宝字头中六下而),
其未央才。
(执着有,就没有穷尽了。央:尽也。〈汉武帝-李夫人赋〉惜蕃华之未央。才:哉。〈尔雅-释詁疏〉哉,古文作才)!  
众人熙熙,
(有为的众人,熙熙攘攘。熙: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丝字边,右谡右边,田换成凶),
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
(好象去享受太牢一样而去登台赏春,即贪恋红尘之色。乡:是“饗”的古字,本义是乡人相聚宴饮。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
我泊焉未佻,
(无为的“我”,处静处,不象世人那样去愉悦红尘),
若婴儿未咳,傫呵,如无所归。
(而是象什么都不懂的婴儿没有一点动静,就像被捆缚不能动啊,如无所可归。傫:捆缚。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女右致)。
众人皆有余,
(众人都是越来越有),
我独遗。
(我独舍弃)。
我禺人之心也。
(我这心是愚人之心啊。禺:通愚)!  
沌沌呵。
(无知无欲啊。沌字取通行本,甲本字是左三点水,右绵)。
鬻人昭昭,
(贪吃贪色的人们活得明明白白。鬻:粥),
我独若昏呵;
(我独象昏昏无知啊。昏字取通行本,甲本字是左耳,右上公下心);
鬻人蔡蔡,
(贪吃贪色的人们放纵自己。蔡:草。遍地都是,有放意。〈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韻會〉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我独闽闽呵。
(我独孤孤寂寂啊。闽:〈说文〉閩,东南越也。〈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闽闽:这里形容孤寂。闽字取乙本,甲本字是左提土,右上日下干)。  
惚呵,其若海;
(一切忘而达无时,那个我,它象大海一样宽广深邃。惚:通忽,忘,无。甲本惚字,上竹下代,同第十四章乙本);
望呵,其若无所止。
(一切望而有时,那个我,无有所止。望:字取乙本,甲本字左目右上突宝字头中六下而。显见,望字就是注解这个谁都难认得的怪字。由此可确认第十四章应该是惚望,而不是惚恍)。  
众人皆有以,
(众人都用这有,都有为。以: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我独顽以悝。
(而我独自顽固的用众人之忧,也就是用虚无,无为。悝:〈玉篇〉忧也,悲也。顽:取通行本,甲本字左三点水,右予)。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如此无为,这就是我欲独异于他人处。独异于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而贵食母”。而:这里表示递进。食:〈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就是说,“贵在万物之母是我所生”。道德经中,“有”是万物之母,而生有生无者,是玄。可见,老子说的“我食母”就是:我生万物之母,我就是玄,我就是道”)。 
【笔记】一,本章核心:道我,如何生活?
1吾欲独异于人。
唯与诃,美与恶,相差能有多少呢?但却“望”而不惚,也就是万有界限分明,相互对立,人们贪有恋尘,缠陷其中,不可穷尽。
众人贪多,我独舍弃。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
鬻人蔡蔡,我独闽闽。
忘时归无,我象海一样沉寂;
望时生有,我又无所能止。
众人都用这有,都有为;
我独嘲笑他们,坚持无为。
这就是老子之欲独异于人处。
2而贵食母:我就是玄,我就是道。
老子修行到什么高度?这一章,可以细细品味。
对立矛盾双方,老子选择了无,选择了无为。这是修行的方法手段。老子能够复归于虚无,达到本初。他能象什么都不懂的婴儿那样没有一点动静,无私无欲。可见,老子确实“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这个而字,表示递进。明显是说我这些“独异于人”处根本算不得什么,即便达到虚无,也还在欲中。真正可贵的是通过“独异于人”的无为,我最终达到“食母”。
〈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食当动词用,“我食母”就是说,贵在万物之母是我所生。道德经中,“有”是万物之母。生有生无者,是玄。可见,老子要说的是:“我就是玄,我就是道,我生万物之母,我生天地万物”。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矣。
“食母”,又是个名词,见〈礼記-内則〉篇:“大夫之子有食母,士之妻自养其子”。食母,卽乳母也。这样解释也可以通达。解释如下:“而贵食母”,我是欲通过“独异于人”的无为,最终达到可贵的“乳母”,也就是当我修行达到虚无时,还不是可贵处。可贵处是我回归到乳母,知道虚无不是修行最高境界,虚无也是“我”所喂养。我即乳母,乳母即我;我就是喂养虚无者。
老子的我,大矣哉。
老子的“我”,需要慢慢感悟。
二,通行本为题: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  帛书本“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这是三五字组合,通行本为了达到骈文的完美,加个之字,去个其字,修改成四四字组合,并把何若二字改写成若何,多完美的骈文啊。可谓鬼斧神工了,可惜的是,风流虽居老子上,修行却落老子下。没用的。
2  帛书本“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通行本一动手脚,就又是骈文模样。可意义却大不一样。
3  帛书本“望呵”,通行本修改成“荒兮”,一样吗?望是百姓执着有,荒呢?修改者错以为只有改成荒才前后贯通,实际上,望字,才是真正贯通。
4  帛书本“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后人修改成“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还是追求骈文化。
5  帛书本“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傫呵,如无所归”,对照一下通行本,就能发现,后人连用三个兮字,用尽全力增添删改,拼凑骈文,追求读来上口的效果。改动后的通行本,读来确实好听,但不是原文了。
6  帛书本“众人皆有余,我独遗”,通行本为了骈文效果,加上而字和若字,变成五五对称。
7  帛书本“我禺人之心也呵,沌沌呵”,后人直接把禺字改写成愚,可见通行本就是从帛书本改动而来,因为不可能把愚改成禺的。把呵字改写成哉,修改者不喜欢呵,处处可见。去掉“沌沌呵”三个字,够胆大的。
修改者,一定有点文化功底,尽管修行是个门外汉。
8  帛书本“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蔡蔡,我独闽闽呵”,对照通行本,可见修改者还是在打造骈文。把鬻字修改成俗字,是注解鬻字。把“若昏呵”三个字删掉,改成昏昏,前后一读,多骈文啊。把闽闽改成闷闷,是注解闽闽,只不过注解的有点不恰当而已。
9  帛书本“惚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惚和望,修改者不解其深意,才改成“澹兮飂兮”,倒是形象生动了,可意义大变。惚和望前后文义不能照应了。通行本中的“若无止”,显见,把五个字去掉其和所,留下若无止三个字,为了凑成骈文而已。
10 帛书本“我独顽以悝”,后人解释不开悝字,加一而字,把“以悝”,改写成“且鄙”,就能解释通了。不用改,实际也是通的。
11帛书本“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后人去掉欲字,又把吾改写成我。他们哪里知道,这欲字是去不得的。因为修行,是在欲中修,直到把欲彻底否掉,才归还大道。我“独异于人”,归到虚无,算不得贵,因为还在欲中,还有微细之欲在;真正的贵,是食母,那就是悟得一切都是“我所生,我所养”,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欲字,怎能去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