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七)

 百了无恨 2016-01-10

7.临帖杂说

(1)由大到小:

有些人主张练字应从小楷入手,这才是遵循字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此法不当。近代书家商承祚先生在《我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一文中说:“更恶劣的是,把书法说得如何高深莫测,吓唬那些想学书法的青年产生畏难情绪不去学。其实,这些作者还是有实际经验的,但不肯老老实实的将经验结合理论告知大众而留一手,却把做不到的空头理论渲染夸张,显示自己对书法就是根据这理论写出一手好字而自我吹嘘。他们这些言论对有书法修养的人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初学写字的人则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情绪,破坏书法的继承。”商先生已经发出了警告!明明自己只能写小楷面不能触类旁通,却用此法训教他人,我认为是不合适的。从小楷放大,容易比例失调,笔法混乱,这是基本常识。笔者主张从六公分见方的字练起较为适宜,再大也可,再小也行。练习中应大小兼而有之。苏东坡在《论书》中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宇宽绰有余”。这是辨证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2)古人与今人:

现在有两种倾向:一曰装古至上,拒绝学今;一曰学今第一,概不学古。这两种倾向都不全面,宗古与师法是不矛盾的。宗古至上者主张,凡清代以前的碑帖都可以临习,近而凡盖棺者的遗作均可临之,并必达逼似,依样画葫芦,古人的败笔也不要闪过去(据说这样才能练眼练手),站在古人碑帖之前,千万不能有我自己,只有古人!商承祚先生曾说:“历代各家的字,不是个个都好,笔笔都完整。以是在临写之前,要先分析一下哪些字的笔划和偏旁是好的,是比较标准的;哪些笔划和偏旁是有不足和缺陷的。分析清楚,心中有数,在临写时遇到不妥的笔划或偏旁,就用其它标准字的笔划偏旁与以代换,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临古,不但要掌握其字形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吸取其笔法及神韵,不可参入个人的笔意,这叫作“无我。”继而,可以兼写各体之后,写出自己的风格,这叫作“有我”。“无我”之中决不可“有我”,而“有我”之中必须避免“无我’’,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最初要努力用一段光阴学古人而得其形似,进而不似,不似之后反得其似,那就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了。当其未能摆脱,直是落在“古人的海”里,如不能自拔,就永遭灭顶了。所以,学到能似,就要求共不似。死学糟粕,不能叫“似”;乱画一阵,不究笔法,章法,更不能叫“不似”。

苏东坡的字是有他特殊的字形与章法的,他与晋代人的字,面貌不同但他却是学晋人的,平日也很强调晋人书法的“肃散”,并有意去临习,传世的墨本中有苏东坡临王羲之的一幅,真有晋贤风味。苏字中分明见到王献之的结构和笔意。然而苏字与二王却是那样的不同!

以学今为第一者主张,古人的书法离我们太远了,大部分又是碑刻,其中还有许多刀法,古人用什么笔?怎样执笔?用什么纸写的?等等,问题很难得到满意的答复。所以还

不如走“捷径”,学现代人最方便,当代书家就在眼前,怎么执笔,怎么运笔,一目了然。这样的学习方法当然不可厚非,但是,有些朋友今年学某家,明年又换学某家,过不久

再改换门庭。这样学习方法是有害的。

在这里引一段商承祚先生的话:“我认为近、现代人的字,特别是现代人的字不能学(小学生除外)!理由很简单,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这是事实,也是原则,万毋马虎从事,不可不慎之又慎。”

笔者认为,商承祚先生的论说有些武断。因为学古是前提,学今以借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王羲之随学卫夫人,玉献之学王羲之等例,从古至今不胜枚举。古代人可以同时

代的人互相学习,而我们今天却成了禁条,不太公平。

学古人与今人应采取科学态度,唐人张怀璀在《书断》一文中详论王羲之书法,说王“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这个“增损,就是对古法采取了科学态度。我们临古代碑帖,天天跟古人打交道,认为古人的字就是好,不加分析,不辨。优劣,一味地摹拟,说得好听,说他有师承,其实是甘愿做古人奴隶。黄绮先生在《书中五要:观、临、养、悟、创》一文中说;“我们一面学习古人,一面不能背“时”而驰,要跟上我们自己的时代;如果更进一步,超越时代,那当然是更大的创造”。

(3)备忘录:

俗语云。好记忆不如拦笔头。临帖学习书法也不例外,一个有成就的书家,从书法理论到字架结构、章法构图,都应有较详尽的备忘录和资料的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会提起笔来就忘字。所以,应当建立备忘录。读帖、临帖及参观展览、笔会交流、书法讲座……只要跟书法有接触的机会,就把自己认为有教益的资料,那怕是一个异写的字也记下来,这是一大笔知识的财富。然后将这杂乱的素材,分门别类整理,用时一查便知。

(4)必要的过程:

书法界常说这位是练习派。言外之意,平时在报纸、元书纸上练习还不错,一旦正式铺上宣纸挥毫作书,成功率很低。原因何在?这其中有个必要的“浪费过程”,这个过程是熟悉宣纸纸性的过程,是个必走的过程。可先用迁安、云南宣纸,再用净皮、罗纹宣纸。

(5)硬笔书与毛笔书:

有的朋友主张练好钢笔字再练毛笔字。其实,这样是事倍功半。钢笔字有一定基础的,毛笔字未必写得好;反之,如果毛笔字的行书有一定基础,那么,可以拣来较好的钢笔字。

既然这样,何乐不为!钢笔字的关键不是笔法,而是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