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药剂量的轻重(下)

 巾帼 2016-01-11

导读:本文乃吴雄志先生诊疗授课随语。为求真实,兹保持其口语原貌而录之。以后我们将陆续推送相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归类在本微信平台的中西汇通的板块内,方便众师友学习交流。


四君子汤甘草为使药,一般用3克,如果开30克,就不叫四君子汤了。但是如果要用甘草来清热,就要用重剂,因为甘草的拟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退热,所以甘草干姜汤里的甘草是四两,干姜是半两,所以叫甘草干姜汤,因此我们治疗内伤发热,30克甘草就可以退热。如果气虚生大热,用来治疗内热的时候也可以用重剂甘草,比如治疗淋巴瘤引起的发热——淋巴瘤有一个B症状,即发烧、低热,就是典型的内热,正好用甘草的拟皮质激素作用来治疗。淋巴瘤的B症状引起的发热,中西汇通我告诉你重用甘草,不汇通也可以,气虚生大热,但是我觉得汇通之后能把病讲的更明白,更直接。有人说气虚生大热可能用补中益气汤,用3克甘草;有人觉得气虚生大热,用了甘草效果不大好,或者当归建中汤里的甘草,其实当归建中汤甘草是加量的,黄芪建中汤,甘草是加量了的,你不知道,对吧?如果不汇通就不明白张仲景配伍这个处方的意思,你觉得用了之后,气虚生大热,效果没那么好,或者用的剂数多,我的办法上去,一两副药就要让他见到疗效,你汇通以后,其实是更简单更直接,你不汇通你讲天地人鬼神也可以,但是总是不那么直接,隔着一层纸。

汇通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辨证。在辨证论治的时候,可以更简单的处理。当必须用甘草的时候,可以看到有湿、热、寒或者阴虚等等,可以通过配伍来进行处理,而如果没有中西汇通的思想,很多时候是不敢去处理的。中医讲气虚生大热,如果不是气虚导致的内热,还可以用重剂量甘草吗?还可以甘草配黄芪吗?还可以取补中益气汤和黄芪建中汤的意思吗?我们讲过,补中益气汤和黄芪建中汤主要是甘草配黄芪。如果病机很复杂的时候就会糊涂了,可能从阴虚去辨,也可能从气虚去辨。因为病机复杂,各方面都可能辨得出来一些,如肿瘤,有瘀血的指征,有痰的指征,有气虚的指征,有阳虚的指征,还有血虚的指征,都可以出现,可以导致各方面疾病。“有形之物非痰即瘀”,治疗时可以活血也可以化痰。那形成痰瘀互结的基础是什么?脏腑阴阳气血紊乱,可以补气补阳等等,除了痰瘀互结还有什么?还有毒邪内生,此时可以清热解毒等,这就导致辨证论治失去方向,因为没有深刻认识疾病背后的机理。你这个针对疾病才好的,所以我为什么要说中西汇通直取其病,直取其病随症加减,处方来得简单,尤其直接。大家面对疑难疾病有没有这个感觉?由于疑难疾病不一定是疑难,有一部分疑难疾病是因为病机很复杂,一部分疑难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病机很复杂,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痰瘀毒湿,都涉及到,所以从哪一方面辨证可能都有一点效果,但是效果不怎么明显,病人在这里治啊治啊,治到后面治不好,你说没效果吧,他好像还有点效果,再加上你抓住了病机的某个方面,他就多少有点效,但是你始终不能收工,解决不了主要问题,这就是什么?跟着辨证论治走容易迷失。

举个例子,来一个肿瘤(肺癌)病人,伴有高凝状态,这是肿瘤的共同特征,他就有瘀血的症状,辨证为血瘀,用活血的处方,没错,但是效果不明显,虽然有的也能够改善一点。他还有咳痰,辨证为痰,不管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有痰的指征;因为有形之物非痰即瘀,还有热,为什么有热呢?因为肺癌导致阻塞性肺炎,有细菌感染,所以有肺热;他还有血虚,因为肿瘤导致贫血;他又有气虚,因为肿瘤消耗以后营养不良,阴虚阳虚等等这些都可以出现,得了癌症心情抑郁,也有气滞,所以也可以从气滞上去辨;你抓这些可能都有一点效果,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这就会出现十人十方,十个中医开出十个处方,其实真正最好的处方只有一个,直取其病随症加减,那才是高手。

就像我们说的少阳病的机理是正邪相争,你抓住这个机理,就知道他有余不足。不足是什么?逍遥散,柴胡桂姜汤,有余的用大柴胡等等,一旦抓住他的病机——有余不足,就抓住它的核心,千般变化,不离根本,辨证就会变的非常简单。所以遇到肝炎就知道有的为什么是无黄疸型肝炎,有的是黄疸型肝炎,为什么有的转化为慢性肝炎,有的是爆发性肝炎,最后死亡。正邪相争搞清楚了,那么认识问题就很清晰。一个爆发性肝炎肝衰竭,一个黄疸型肝炎,一个无黄疸型肝炎,一个是慢性肝炎,疾病是怎么转归的?你做到直取其病心中有数以后,明确认识到是正邪相争,在少阳是有余不足以后,你就不会被假象所迷惑,看病会变的简单。

所以我们前几天就讲过,脾虚的人感冒以后出现腹胀(感冒抑制消化道蠕动),用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服药几天后腹胀减轻,但是无法治愈,怎么办?用人参甘草生姜半夏厚朴汤,把处方倒过来用,效果就很明显了。脾虚的人用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前几天有效,腹胀减轻,后面的腹胀是个虚胀,这个时候以虚为主。先理气,改善食欲,食欲改善后腹还胀,把处方倒过来用,还有效。这个东西你到了后面存乎一心了,自己去千变万化,去变化,化裁,达到最后无方的境界。

学中医首先要背方剂,不背方剂怎么看病。学到后面其实是没有方剂,关键是对处方的配伍实际上能够很深刻的理解,就会做到无方,就会自由化裁。

所以我们用30克的甘草治疗淋巴瘤,解决它的B症状,人家就问你,你这个叫啥方啊?开出的方别人一看不明白,这人学过中医吗?没汤头,确实没汤头,可是我的30克甘草就是来自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甘草干姜汤,都是黄芪配甘草,重用甘草,是有出处的,只是达到一个境界以后处方能够化于无形。你知道甘草干姜汤里解决虚热的是甘草,解决太阴寒的是干姜,你知道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里治疗气虚生大热的是哪些药,就能够存乎一心。开一味甘草出来,就把这些知识完全融进去了,看似你的处方无方,实际上你已经把中医的方剂给吃透了,给消化了,给消化到肚子里去了。

真正的高手治病,一病有一方,一方有一药。这个病不见得是西医的病,也可以是中医的病。一病有一方,一定是在抓住深刻病机的基础上用一个方剂治疗。一个方怎么治?疾病是分型的,没关系,直取其病随症加减,他这个方一定不是对证的,对证型而不是对症状,是对病的。一病有一方,这个方就可以直取其病,随症加减是根据他的证型寒热阴阳气血来化裁;一方有一药,一定有一个打头的药,单刀直入。所以大家经常看,薏苡仁开50克,90克,150克,300克,我现在100克以上开的少了,医保的局限啊,这就是一病有一方,一方有一药。


重要通知:我们在文章底部已经开通评论功能,您可以把您的感想反馈给我们!感谢您的关注!


I無門医述宗旨:

光大创新,发扬国粹;传道解惑,有教无类。

医乃仁术,非真不传;团结友爱,止于至善。

I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