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会计选择题

 严灵浠 2016-01-12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D )。

A.成本核算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2.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 A)。

A.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3.在各类固定成本中,能够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其总额的是(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 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5.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C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一元直线回归法 D.直接分析法

6.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B )。

A.房屋及设备折旧 B.技术研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金

1.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营业毛利 B.贡献边际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2.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C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3.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B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B )。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5.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 C )。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B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2.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D )。

A.税金成本 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

3.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D )。

A.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产销量

4.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 )。

A.单位售价 B.总成本 C.销售收入 D.变动成本

5.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C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6.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C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

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

7.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A )。

A.2000件 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

8.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B )。

1/3页

A.200件 B.300件 C.120件 D.400件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

A .400件 B. 222件 C. 143件 D. 500件

10.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B )。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

11.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

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A )。

A.61 905 B.14 286 C.50 000 D.54 000

12.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C )。

A.成本 B.单价 C.销售量 D.目标利润

13.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D )。

A.1500元/件 B.1667元/件C.1000元/件 D.1800元/件

14.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 B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越不确定

15.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A.贡献边际率+作业率=1 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D.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率=1

16.保本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的计算是以( B )。

A.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B.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C.固定成本/安全边际率

D.固定成本/安全边际

17.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点销售量( C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特点有( AD )。

A.总额的不变性 B. 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 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E. 单位额的变动性

2.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BC )。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C. 单位额的不变性

D.单位额的变动性 E.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3.成本性态分析中的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 ABE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技术测定法

D.直接分析法 E. 一元直线回归法

4.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BCD )。

A.办公费 B.计件工资 C.按生产数量法提取的折旧

D.直接材料 E.车间租赁费

5.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ACD )。

A.定期支付的广告费 B.计件工资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D.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 E.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

6.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 AD )。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单位变动成本 E.历史成本

7.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 BC )。

A.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D.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的变动不保持严格的比例

E.其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

1.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 ABCD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固定性制造费用

2/3页

2.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CDE )。

A.变动管理费用 B.变动销售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3.在变动成本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CDE )。

A.间接人工费 B.间接材料费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4.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DE )。

A.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5.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 ABCDE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C.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E.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1.安全边际指标包括的内容有(ABC )。

A.安全边际量 B.安全边际额 C.安全边际率 D.贡献边际率

2.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AB )。

A.保本额 B.保本量 C.变动成本率 D.贡献边际率

3.下列各项中,可据以判定企业是否处于保本状态的标志有(ABC )。

A.安全边际率为零 B.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C.收支相等 D贡献边际率等于变动成本率

4.下列各式计算结果等于贡献边际率的有(ABC )。

A.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B. 1-变动成本率

C.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D.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量

5.贡献边际除了以总额的形式表现外,还包括以下表现形式( AD )。

A.单位贡献边际 B.税前利润

C.营业收入 D.贡献边际率 E.净利润

6.下列因素中,其水平提高会导致保利点升高的有( AB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总额 C.目标利润 D.销售量 E.单价

7.下列指标中,会随单价同方向变动的有( DE )。

A.保本点 B.保利点 C.变动成本率 D.单位贡献边际 E.贡献边际率

8.下列指标中,会随着单价变动反方向变动的有(ABC )。

A.保本点 B.保利点 C.变动成本率 D.单位贡献边际 E.安全边际率

9.下列各项中,有可能成立的关系有( ABCD )。

A.贡献边际率大于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率小于变动成本率

C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D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都大于零

E.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同时小于零

3/3页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