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我不希望离开的人都惨死在梦里

 六谷斋 2016-01-13

石头/文

这是我前天切实做的一个梦。

之前我写过多次,我从三岁开始记事起就每夜做梦,一夜也不漏。但这次这个梦有些久违的强大,近20岁的我在此前大概只有不到五次梦境达到此般身临其境的地步——当我每一下呼吸、每一根最微小的神经都被梦中周遭所牵动,这感觉仿佛被时间长廊吸入另一个平行时空,目睹了一些摧残心灵的事情,然后破晓时又被吐回了自家床上,恍若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然而它们肯定是发生了,人们自汉代就开始信奉“眼见为实”的道理。

至于那晚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准备详细描述,至少今天不写,主要是画面感太压抑、太令人绝望了,我重述一遍自己受不了,读者读了肯定也受不了。以后如果我坚强起来,说不定会认真地写成剧本或者小说,一定会很好看,不好看我直播吃羊肉。

言归正传,有关故事本身,现在我只想透露这些:所有我不希望离开我的人都惨死了,有些死于顷刻,有些死于折磨,有些令我当晚哭瞎了眼睛。

起初我觉得这段经历会给我留下很深的阴影,但事实是它竟然令我开始思考,思考死亡的本质,思考有限的生命到底应该如何度过,我们为什么被派送到这个冥冥之中到处都是道在作怪的小星球,以及人们为什么一个接一个仿佛无法避免地陷入了无尽追求假象的恶性循环。

Instead of 随笔,我写了一首诗来总结这些彼此纷争的念头,因为这次我很认真,我想用尽量少的废话来表达尽量多的思考和情绪。

这首诗承载了一些诗歌这种文学体裁里不常见的内容,换句话说,我不把它真正当做是一首"诗",它更像是我神神叨叨讲不明白的一些言语,只是恰好能以诗歌之身叙述出来罢了,也因此,这次推送小标题没有注明“诗歌”。

废话少说,最后引用一段来自赵雷《我们的时光》的歌词,这段词本意大概是在歌颂厦门的逍遥生活,但把它摘出来放到这里,和这首诗相配着一起阅读,似乎意外地和谐:

翻过了青山你说你看头顶斗笠的人们

海风抚过椰树吹散一路的风尘

这里就像与闹市隔绝的又一个世界

让我们疲倦的身体在这里长久的停歇

《最后一篇死亡妄想》

死亡没什么好怕的。”

我说道

你会懂得

生命之外还有生命

你我只是暂困在血管森林

羞于逃脱

鱼明白

溪河江海

川涧池湖

皆是水被冠予的形态

水却是永恒

待我老去

呼吸停止的那天

你会看见我

怀抱果壳的心

跳进初春一朵含笑梅

酣睡于琼浆玉液

你会看见我

翅膀盈着绿光

飞入静园四号楼的砖墙

墙外一棵梧桐

常存我七岁的手印

人生荒唐

无非两万五千天的虚情假意

待第两万五千零一天

我终能光明磊落

直至永恒

永别

枝繁叶茂的

与白发苍苍的

永别

永世难忘的

与不复存在的

永别

爱我的

与我未能成功交配的

这是无数告别的最后一次

唯一放生的唯一一次

没有辉煌

没有没落

唯有蹒跚走向海崖边缘时的一码之距

竟能宛若十年

可是,如果我怕了呢?”

你问我

(2015.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