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芷解

 清茶清清 2016-01-13
白芷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辛:归肺、大肠、胃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胃脘痛等多种疼痛证,鼻渊、带下证等。
李杲谓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蒲辅周医疗经验》云:“白芷祛风为主,并能下乳”。其气味芳香,性升浮,气温力厚,功善通窍达表,故能通乳窍。产后缺乳者,可重用白芷20~30g,煎汤代茶饮或配当归、穿山甲、漏芦、通草、王不留行,并随证加减。《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散乃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剂,方中即有白芷。因白芷入胃经,为阳明经要药,既兼顾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可通畅阳明经,通经下乳,故不论虚实皆可用之。
重用白芷治阳痿
民间验方中有“香芷起痿散”一方,由白芷120g,当归90g,蜈蚣30条组成,共为细末,分30包,每次1包,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
余临床为验证此方效果,每遇阳痿病人辄投以香芷起痿散,临床治疗多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3剂,81%以上病人症状消失,性生活恢复正常。但对白芷是否有兴阳作用,仍需加以验证,于是遇到阳痿病人,经辨证治疗不愈,常加白芷,每达满意效果。
《内经》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又云:“阳明虚则宗筋纵”。故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白芷性辛,温,归肺、胃经。《主治秘要》云:味辛、性温、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之药。”又云:“阳明本药。”《日华子本草》谓:“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长肌肉。”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芷主要成分是白芷毒素、白芷酸、挥发油,可兴奋中枢神经,使呼吸增强,血压升高,大量可致惊厥。可见白芷不仅善治头痛、痈肿疮疡肿毒,而且具有补益健脾燥湿之功。其治疗阳痿,一是引诸药直达阳明,增加效用:一是兴奋中枢神经,激发活力,使机关利,宗紧张,阳事兴。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的称“禹白芷”,产于河北安国的称“祁白芷”。此外陕西和东北亦产。产于浙江、福建省的称“杭白芷”。产于四川省的称“川白芷”。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生用。
白芷味辛,味温。归肺、胃、大肠经。
白芷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白芷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于治疗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白芷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袖珍方》)。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白芷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白芷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此外,白芷祛风止痒,还可用于治疗皮肤风湿瘙痒。
白芷的参考用量:煎服,3-9g。也可用于丸散,外用适量。
白芷的常用配伍应用 白芷配伍石膏:白芷辛温芳香,上达通窍,入肺胃二经,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系治疗风寒外袭所致头面诸证之要药;石膏辛消肿止痛之功,系治疗风寒外袭所致头面诸证之要药;石膏辛甘大寒,亦入肺胃二经,其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为清泄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相伍为用,白芷之性温可被石膏之大寒所制;石膏沉降,得白芷则引经上行。二药共奏祛风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之前额痛、眉棱骨痛以及牙龈肿痛、面颊肿胀因风热入于阳明,循经上攻所致者。
白芷配伍苍术、海螵蛸: 白芷燥湿止带,苍术燥湿健脾散寒,海螵蛸固涩止带。三者合用,共奏散寒燥湿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带下。
白芷配伍黄柏、车前子: 白芷燥湿止带,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清利湿热。三者伍用,白芷之性温热,但可被黄柏、车前子寒凉之性所监制,共奏清热燥湿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带下。
白芷配伍金银花、当归、穿山甲: 白芷消肿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疮疡;当归活血散淤止痛;穿山甲既透经络,又溃坚排脓,与白芷伍用,排脓之力更胜。四者相伍,共奏清热解毒、散淤止痛、排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肿疡、溃疡皆可。
白芷配伍羌活、川芎: 白芷辛香升散,祛风除湿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骨、额骨痛);羌活苦辛性温,发表散寒、除湿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川芎辛温芳香,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性善走散,为血中之气药,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三药合用,其疏风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寒之邪引起之各个部位的头痛。
白芷配伍羌活、防风: 白芷散寒止痛,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止痛。三者合用,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酸痛者。
白芷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曾有采挖白芷者患接触性皮炎的报告,发病率为65%。主要症状为红斑、浮肿、丘疹、渗液、瘙痒、灼痛、胀木感及结膜充血水肿等。亦有用白芷加黑光照射治疗银屑病时出现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皮肤瘙痒和转氨酶升高等症状的报告。
白芷内服过量,可致中毒。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大量汗出、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痛,甚者惊厥,最终死于呼吸麻痹。
白芷与细辛都能止牙痛,但细辛偏治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偏治齿龈连面颊肿痛的牙痛。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温燥,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痈疽已溃者也宜少用,以免耗伤气血。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