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楚大战时被越国抄了老窝

 共同成长888 2016-01-13

申包胥哭来强援,楚昭公立志复国,楚国军民上下一心坚决抗战吴国远征军却还玩乐依然、抢劫依旧,君臣乐不思归。

这还不算,大后方传来急报:越国趁吴军主力在楚,出兵抄了后路,吴国告急!

越王允常一直为去岁无故受欺耿耿于怀,现在的越国已经不是一头磨道中的蒙眼驴了,依赖不亚于吴国的冶炼技术,越国在允常倾半生精力经营下,已经有了一支像样的部队,其战力不让吴军多少,只是规模稍小,还无法单独与吴军抗衡。

现在机会来了,吴军主力远出,本土空虚,正是一雪檇李之耻良机!灭掉吴国不敢奢望,最起码可以收复失地,一震国民精神。

不能让吴国当真灭掉强楚,一旦吴国得逞,下一个亡国的必将轮到越国,为了越国的将来,也要在吴军背后做点动作,此举一举三得:振民心、收失土、西楚。

楚国,吴国便无法倾国南向,这是越国唯一的生存之道。

再不动作就来不及了!阖闾已占领楚都郢城,若等到吴军安定了楚国全境,回师国内,那时,越国就成了被串上烤架的活鱼,生命就该倒计时了!

允常行事向来果断,念起则计定,当即亲自率军,挥师进入吴境。

为什么越军不先收复失地檇李?越王部署基本符合孙子兵法:攻其必救只在越国境内折腾,不足于促使吴军回师,既然亮剑,就要直指敌人心脏――吴国都城姑苏。

吴国的是阖闾的儿子夫差,夫差这时还没被为太子,正是一心好好表现的时候,守土并未懈怠,治军还算严明,待民尚呈亲切,名声也算不错。

得知越军入寇,夫差采取了最正确的应对:守土吴军一律坚守城池,坚壁清野,严禁贪功擅战,夫差知道主力在外守国应低调,越军待不久,父王回军之日,就是越王退军之时,只要坚守城头,兴许越军支持不到那一刻。

越军水战擅长,野战也能称强悍,但对于攻城却素来畏惧。越王见留守吴军如此应对,倒也无可奈何。对于围困坚城?越王极为明智,知道这样的攻坚战对越国有损无益,攻克吴国城池不是这次出兵的目的,越王的目的是告诉阖闾:越国不愿意看到你灭掉楚国。

大军到了姑苏,却不闻吴军主力回师的信息,越王不禁犹豫了:莫非阖闾有恃无恐?

不要紧,慢慢来,允常指挥越军放慢脚步,三军下乡搜集钱财,糜烂地方,不怕阖闾能沉得住气,后院火大了,难道还能不赶回救灾?

可是,好像吴王在楚国住上了瘾,吴军没有任何回国迹象,吴王怎么了?

延伸阅读:典故“哭秦庭”。出自《春秋·定公·传四年》。春秋楚国被灭,楚大夫申包胥想起当年与伍子胥说过的“子覆楚,我必兴楚”约言,徒步跑到秦国借兵。秦哀公迟疑不肯出兵,申包胥在秦庭痛哭七日七夜,感动了秦哀公,借兵收复了楚国。

后来,“哭秦庭”成为请兵抒国难的专用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