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穆天子的八匹骏马〔八骏〕(1)

 修和 2016-01-13

  4. 穆天子的八匹骏马〔八骏〕

  周穆王(西周国王,姬姓,名满。又称穆天子,他曾经向西攻打西戎,向东攻打徐戎,在涂山〔安徽怀远县〕会合诸侯。后世传说他曾周游天下)得到八匹骏马,驾着它们去西游,拜谒了西王母(神话人物,也称作金母、王母或西姥。她的形象在《山海经》里是一个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在《穆天子传》里她是一位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在民间,她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归来以后,又驾着八骏去讨伐徐偃王(西周时期徐戎的首领,统辖现在的淮河一带)。灭徐偃王以后,周穆王深切地感受到马的重要。于是修建了三种马厩,即天闲厩、内厩和外厩。八骏马喂养在天闲厩里,每天供料一石,稍次一等的马喂养在内厩里,每天供料八斗;再次一等的马养在外厩里,每天供料六斗;那些比不上这三等的马称作散马,每天供料五斗,更差一等的马,称作民马,不属于官府喂养的范围。

  周穆王又选派最善于御马的造父(周穆王时善于御马的人,曾御马送周穆王西游和攻杀徐偃王。后受封成为赵国的始祖)作司马(全国负责马政的官),所以天下良马没有一匹被埋没在民间。周穆王又让造父按照马的上下等级来区别对待养马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待遇,也没有不乐意的。

  周穆王死了,造父死了,八骏也死了。马的优劣好坏没有人能够辨认了,只好按产地和毛色来区分。因此,冀州(古代九州之一,按《书?禹贡》的说法,包括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以东,河南、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一带)北部一带出产的纯色马,被看作上等的马,养在天闲厩,用来驾周王的车;那些毛色驳杂的马,被列作中等的马,养在内厩,用来弥补天闲厩良马的不足,同时兼作战马;冀州以南,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黄河以北济水导源河南济源县王屋山,东流入黄河〔今入漭河〕;黄河以南的济水是从黄河分出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黄河北的济水入河处相对,古人便认为它是济水的下游,向东经山东入海)、黄河以北地区出产的马,养在外厩,供诸侯、周王的公卿大夫以及出使四方的外交使臣驾车使用;长江、淮河以南出产的马定作散马,供传递消息、运送东西和干各种杂活时用,重大的任务,不让它们承担。那些养马人的待遇,根据所养马的等级,按照造父的旧例,分为四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