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美』为何中医眼里无“新病”(之二)

 qlxzwx 2016-01-14


中医之美第三期(2)

疾病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人所出现的症状是有限的。

以咽部的自觉症状为例,主要有咽痛、咽痒、咽干、咽中灼热感、咽部阻塞感等。

当咽痛伴有发热,恶寒,咽部红肿,口渴,舌红,苔薄黄等,中医诊断为“风热表证”;咽痛而伴有恶寒,咽不红,鼻塞,流清涕,舌不红,苔薄白,则诊断为“风寒表证”。

这种根据一组症状(体征)所确定的“病”(即“证”),也是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不论你感染了何种病毒、细菌,不论是旧病也好,新病也好,最后都会落实到一个“证”

据“证”治疗,中医称之为“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特点之一。

另外,大家知道,中医所用的治疗药物取自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2000多年来,中医已经积累了8000多种天然药物的使用经验。对这些药物的作用,也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学说进行归纳解释的。

如人参,中医认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可治疗心、肺、脾气虚弱证。临床上,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疾病,只要辨证为“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证都可以选择人参进行治疗。

更高明的是还可以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联合运用中药这就是中中医的“方剂”,流传至今、疗效确切,并常常令人感觉神奇、惊讶的古代经典名方不下几千首。

这种变不离其宗的认识疾病的方法识病与治疗药物的提出永远是同步的。所以不论是古代即有的感冒、菌痢、疟疾,还是现代才有的爱滋病、丙型肝炎、SARS等,由于都是“人”的病,都有“证”可辨,故随时可以找到对应的药物(方剂)进行治疗。而且,这种一人一方,一时(不同的病变时期)一方的治疗理念,也是中医汤方很少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专家会受邀参加爱滋病的治疗研究;SARS流行时会让中医一起参加救治;西医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会建议找中医看看等。

从这个角度看,你也许会发现,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医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我想,这也是中医在西方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仍能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说到这儿,你也许会有兴趣听听中医有哪些解释医理的学说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