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说说“腊八节”的那些事儿~

 taoshu 2016-01-14
即墨教育小编

即墨2016年1月17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俗称“腊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即墨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儿。 ”腊八为新年的前奏,过了腊八,春节的序幕也就拉开了,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即墨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在咱即墨,有腊八节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的习俗。

1

腊八节传说

一说:佛祖修行


即墨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二说:纪念岳飞

即墨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三说:朱元璋受难


即墨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即墨

2

腊八节饮食

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咱们山东的腊八粥必须要有“四大件”,山东大花生、红小豆、栗子和莲子,这些食材不仅营养十足,还有美好的寓意,这四样东西必须有。而剩下的食材,就可以根据口味自己搭配。

腊八蒜

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糖、大蒜瓣儿

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糖和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

即墨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3

腊八节诗歌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

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

翠管银婴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

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

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

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

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

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

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

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

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

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

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

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

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

还向街头击腊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