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专访】杨新春:房颤患者如何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

 曹娥江 2016-01-14



10月30日下午,在第26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应'心在线'的邀请,就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的相关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访谈要点


心在线: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相对于华法林,NOACs表现出哪些特点或优势?


杨新春


NOACs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比,有两大优势。第一,大多数NOACs在抗凝作用方面不劣于华法林,部分NOACs疗效优于华法林,表现在卒中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第二,相对于华法林,NOACs出血风险降低,尤其颅内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华法林,而颅内出血是房颤抗凝治疗患者最致命性的出血。


NOACs还有一些其他优势,如服用方便、固定剂量给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起效快等。患者按照规定剂量服用NOACs,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抗凝水平,而华法林通常需要1~2周才能将浓度调整至适当的抗凝水平。


当然,NOACs目前尚有一些不足没有解决。例如,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由于NOACs以肾脏代谢为主,当肾功能受损时可能造成体内蓄积,从而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另外,部分NOACs的消化道出血风险高于华法林。


总体来讲,NOACs有很多优势,只是临床证据和临床经验还有待于积累。另外,NOACs价格比较昂贵,作为长期甚至终生服用的药物,很多患者难以承受费用。若以后价格降低,会有更多患者接受NOACs治疗。


心在线:

频繁监测INR是华法林治疗依从性差的一个原因,使用NOACs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如何确定有效抗凝?


杨新春


口服抗凝药分为两大类,一类需要经常监测血药浓度,或者监测其他一些指标,来反映药物治疗水平;另一类则不需要经常监测。


是否需要监测,主要根据药物的代谢情况。如果生物利用度偏低,如华法林,服用后个体之间差异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到一个反映指标来进行监测。如果药物代谢比较稳定,生物利用度较高,患者服用后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效果相似,可能就不需要监测。NOACs在不同患者中发挥作用的相似度非常高,所以这类药物在原则上不需要监测,只要按剂量服用,几乎就可以达到相似的抗凝效果。


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对NOACs也应该有一些监测手段。比如,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手术,这时就要知道NOACs在体内达到怎样的抗凝水平,预计手术出血风险有多大。比如,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药物减量后体内的抗凝水平会发生变化,此时也需要监测。在常规情况下,NOACs在不同个体发挥的抗凝效果及生物利用度等情况,是相对稳定的,并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


心在线:

哪些临床情况下,需要调整NOACs的剂量?


杨新春


目前来讲,最重要的是根据肾功能的情况来调整NOACs剂量。不同的NOACs,其特点也略有区别。比如达比加群有两种剂量,150 mg剂量的抗栓治疗效果强于华法林及一般的NOACs,但是出血风险可能不明显减少;110 mg剂量的抗栓、抗卒中作用与华法林相似,但是出血风险较低。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出血风险高的患者,选择110 mg达比加群;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低的患者,选择150 mg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中,阿哌沙班的出血风险最低,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优选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更强,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利伐沙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因此,调整剂量也好,选择不同的药物也好,是应该有所区别的,毕竟每种药物有各自的特点,每位患者也有不同的特点。


心在线:

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哪些患者不宜选用NOACs?


杨新春


目前NOACs的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并不知道结果到底如何,或者没有与华法林进行对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华法林作为一种老药,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充足的证据。如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华法林有着比较多的证据,而NOACs还没有足够证据。对于瓣膜病或瓣膜置换患者,目前NOACs也没有太多证据。


所以,在NOACs没有证据的领域中,如果华法林有证据,则以华法林为主,NOACs暂不做推荐。但是,不推荐不等于药物不能在临床上进行科研和探索,若在探索过程中发现NOACs在该领域中有更好的效果,那么同样可以应用于新的领域。


总之,就目前而言,在没有证据的领域,NOACs暂时不做推荐,等待新的临床试验获得新的证据,相信随着新的临床试验和探索,NOACs可获得更多的应用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