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李可老中医使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消化道出血医案一例

 水花飘飘 2016-01-15

    >>欢迎您, 请先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 在线情况 | 搜索 | 帮助

     省中医论坛 歧黄论坛 医案医话 李可老中医使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消化道出血医案

    一例

    您是本帖第 257 个阅读者

     主题;李可老中医使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消化道出血医案一例

    No.1 杨珍琴,女性,79岁,住院号;0092698

    因“排血便3天”于2006516日入住内五消化科。

    患者与2006513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夹血,大便色黄成形,夹暗红色血, 5

    15日发展到排暗红色血便,每日4-5次,每次量共约50ml,遂到我院就诊。当时就诊肛肠科,肛检未扪及肿物,指套染暗红色血,与粪便混淆,不考虑直肠、肛管出血,于2006516日下午收入内五消化科。

    入院中医证候;神清,精神疲倦,剑突下隐痛,口干口苦,今晨暗红色血便1次,小便少,

    眠差,食欲尚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查体;轻度贫血貌,形体消瘦,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6级全收缩期及吹风样及舒张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周状腹,腹平软,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剑突下

    压痛,左上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肝脾肋下未能触及,肝脾肾区无扣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约3/分。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1.血证:便血,热伤血络(

    西医诊断;1.急性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肠道出血~(

    治疗;

    患者入院当日,16/5(后2小时开始出现持续的左侧腹及剑突下疼痛,伴排暗红色血便,每次排便量不多,约10-30ml,西医给予查全腹CT;三维血管重建排除缺血性肠病,行心酶、血尿淀粉酶、心电图、电解质、肾功能均正常,血酮1.9mol/l,血糖正常。当然给予进食、加强补液,总量约2000ml(、洛赛克针静推制酸等处理后腹痛稍缓解。 入院次日,17/5(上午患者未再腹痛、无自主排血便,但下午开始又出现持续较剧烈腹痛、间中排暗红色血便,每次量约10-30ml。西医治疗不变,中医治疗结合按患者急性起病,有口干口苦症状,苔薄黄,故认为患者有热伤血络,故见出血,故给予槐花散,但患者舌淡、精神倦怠乏力,虚像明显,故用药不敢过于寒凉,故中药中均使用碳炒后以减其寒凉之性,中医以'急则治其标'为则,以凉血止血为法,方药以槐花地榆散加减如下;

    槐花炭10 地榆炭10 侧柏叶15 荆芥炭10

    大黄炭10 乌梅炭10 茜草根15 玄胡10

    入院第三日,18/5(,患者神清,但精神萎靡不振,平卧气促,喜坐,口干喜热饮,肢冷,剑突下及左侧腹呈持续性疼痛,拒按,当日至查房时共解暗红色血便3次,每次量50-100ml,小便量可,肠鸣音声弱,3/分。舌淡红,苔薄黄,脉微无力。

1/6页

    李老认为患者目前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脉沉细,具备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的特征,但患者腹痛拒按,应有实证,结合其舌淡,肢冷,考虑为少阴阳虚,不能温通,寒滞内停所致,寒主收引,故见腹部拘痛难忍,此乃因虚致寒实,不能使用清热解毒药物,治宜温阳通下之法,可予大黄附子细辛汤,加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处方如下;

    大黄15 附子45先煎 细辛45

    杭白芍100 炙甘草100 醋炒延胡索15

    用法;用清水2000ml,先煎附子30分钟,后所有药物同煎煮,煎成600ml,等分为六份,每份100ml(,每次服用100ml,每服用1次观察1小时,如果无特殊不良反应,可再服100ml,如不再便血而便食物积滞,则停服该药物。

    同时患者萎靡不振,乃阳气欲脱之证,可加服高丽参或红参10g炖服,煎成250ml,分两份,一份125ml口服,另125ml分六小份,每份混入大黄附子汤中口服,并送服苏合香丸1个。

    当日下午,18/5(立即执行医嘱;

    12n开始用2000ml清水煎煮熟附子30分钟,后纳入所有药物,约330pm煎成约600ml,平分六份,用保温瓶保温,红参10g炖成约200ml,平分两份,一份交患者家属口服,另外一份大致分成六份,分别倒入六瓶保温瓶中。330pm开始口服第一次,4pm腹痛明显好转,当时查体左侧腹轻压痛,不拒按。肠鸣音仍弱,3/分,仍不能平卧,无其余不良反应。430pm口服第二次,后解出暗红色血便约100ml,基本无腹痛,530pm630pm730pm830pm分次给予中药100ml,患者无腹痛,无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后共解大便5次,每次量约50-100ml,开始为暗红色血便,后变为柏油样大便,大便秽臭难闻。

     19/5患者神清,精神较昨日稍好转,无明显气促,可平卧,无腹痛,口干喜热饮,无口苦,肢冷较昨日好转,小便量可,昨日服药后共排大便5次,开始为暗红色血便,后变为柏油样大便。舌淡红,色泽较昨日红,苔薄黄,脉沉。血压95/60mmHg,心率75/分,肠鸣音声弱,3/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6.98×10^9/LNE:70.8%HGB:73g/L,急诊生化;全部正常。19/5复查血色素较18/5无明显下降,18/5为;79g/g(,血压较前无明显下降,心率不快,肠鸣音不活跃,认为患者排出的为陈旧性血便,再服李可老中医中药1剂。

    患者此后未再出现剧烈腹痛,出血逐渐停止,后患者因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转入心脏科继续治疗。

体会;

    1.对于出血,按目前我们惯性临床思维,凡是患者急性起病,发病初有口干口苦症状,苔薄黄,辨证均往热伤血络的方面靠,治疗从凉血止血收涩方面考虑,但往往容易忽略患者总体精神状态及脉象实质。

    2.一般临床思维,即使属于寒性出血,使用较多乃黄土汤,但李老却较“罕见”的使用大黄附子汤,李老主要从患者精神及脉象把关,按六经辨证,认为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故采用了温阳攻下之法,这与我们常认识的止血当清、补、消不同。

    3.初看李老中药,用量非常大,基本全部超出药典用量,但患者服用后不但没有不良反应,反而腹痛迅速减轻,这与煎煮方法有非常大的关系,其实按李老的煎煮方法,患者每次服用药物的量均在安全范围,只要煎煮方法恰当,是可以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

    4.对于消化道出血来说,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出血部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一般都能及时控制出血情况,但本病人入院时有心包积液,且基本情况很差,所以无法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因此在出血部位和原因均不明确的情况下,西医的治疗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也许有些医生会说,虽然你们使用了李可老中医的中药,但同时也使用了洛赛克,也许是洛赛克起作用了,中药并不能说一定有效,其实,在最初接诊这个病人时,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患者出血后上腹部疼痛不能缓解,这一点与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不同的,因此,经过科内会诊和罗云坚院长查房,大家都认为,本病人要注意肠道出血的可能,最后,患者在心血管内科进行了胃镜及肠镜的检查,也发现出血的部位在结肠,照此推断,洛赛克的使用应该对止血是没有作用的。

    5.其实,这个医案是很有意思的,其特殊性在于;1、到底如何判断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尤其是患者无法接受胃镜和肠镜检查时~2、对于诊断不清的患者,如何发挥中药的特色~3、虽然李老的用药量很大,但他用药极为审慎,在开方之后,多次叮嘱我们,要注意煎煮法,要注意服药的次数和时间,要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更改治疗方案,而且,在开药后他还多次打电话来询问患者的情况,为我们指导患者病情变化后的方药更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用事实再次证明了中医药在急症方面的应用天地,也增强了我们使用中药处理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的信心。

    发表时间;2006-7-28 19:11:52 IP已记录

    No.2 雪上一枝

    

2/6页

    大黄附子汤为温下剂,适合阳虚体质,故本案之舌象描述为薄黄,应为淡黄或者黄润。为什么这么指出来~

    是因为我们不少医生,常常在临床上一见黄苔就认定为热象,而用寒凉剂。其实阳虚体质,由于体内寒水久

     :野人 郁,多有化热,而出现舌苔变黄,淡此种黄多淡黄或者黄润,即看上去不是那种黄色明显,而且舌上津液充 :78

    社区金币:78 分,再结合舌体多见偏淡,所以切不可将这种淡黄或者黄润苔看成热象,一用寒凉,必属误治。看看〈〈范总发贴数:52

    注册时间:2005-6-29 中林六经辨证〉〉中麻黄汤医案就明白了。 :

    在线状态:

    另外范文虎氏将大黄附子汤用来治疗乳蛾,疗效非凡,此方作为范氏家方,与其用小青龙汤极轻量治疗音哑,

    实是活用经方之巨擘也,辨证要点也是在于抓住患者阳虚的一面,即不管患者如何高热,如何乳蛾疼痛肿胀

    多严重,只要抓住患者舌淡苔白或白厚或黄润,一剂大黄附子汤即热退恙平。读其医案,真有大快人心之感。

    反观现今之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中医一见高热扁桃体肿大,肯定是寒凉诸药迭进,外加西药抗生素,可怜了

    病家,,正所谓脏腑如能语,医师面如土,

    另外,大剂量芍药止血,其效如响。夕年唐容川氏因家父得血证,遂矢志研究血证,得闻邻村杨西山氏治血

    证颇有秘技,然周折得其书一观,叹然曰;杨氏于血证并无多创见,唯芍药大剂止血可取也,岳美中氏亦多

    次指出大剂芍药止血,对于消化道之出血效果非常好。用量每用60g以上。所以李可老中医此案用100g

    药,深知其理也,佩服,,

    ——————————

    万法无穷当遵典,

    一方有效必求源。

    发表时间;2006-8-4 10:12:03 IP已记录

    No.3 msw81922

    可以啊

     :小野人

     :3 发表时间;2007-1-18 13:05:16 IP已记录

3/6页

社区金币:3

    总发贴数:3

    注册时间:2007-1-8

     :

    在线状态:

    No.4 ahwood

    这个病人平片有没有做,心脏大不大。腹痛小心是心衰引起的。体循环障碍引起胃肠瘀血腹痛的患者并不少

     见,建议做个心脏彩超,排除心脏、瓣膜病变,肺动脉压力高不高。有不少风心病的患者就诊就是以消化道 :小野人

     :38 症状来看病的,或下腔静脉系统瘀血,胃肠瘀积或栓子脱落,都必然导致患者持续腹部胀痛,肠出血肠坏死社区金币:38

    总发贴数:34 的也是有的啊。

    注册时间:2005-11-24

     :

    在线状态: 根据上面描述这个患者应该有严重的心脏疾患,建议进一步检查。

    发表时间;2007-1-31 12:11:37 IP已记录

    No.5 ahwood

     提供一个类似的病例,经验是一定要详细查体,知识掌握要全面,不要惯性思维。影像报告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小野人 也是一个持续腹痛来就诊的患者,做了胃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前面一直按消化科处理,症状不能缓解。 :38

    社区金币:38 一看病人

    总发贴数:34

    注册时间:2005-11-24 腹胀痛,气促,难以平卧,肢肿

     :

    在线状态: 查体;坐位颈静脉怒张,心率82/分,律不齐,心界明显扩大,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全收缩期及吹风样

    及舒张期杂音。腹胀膨隆,未见移动性浊音,压痛(+;,反跳痛(-;,无明确压痛点,肝在肋下缘4-5CM

    (深触诊;,双下肢肿。一翻病例之前做的检查;心电图;房颤,肺P,胸腹透报告未见异常,医生可能考

    虑作了胸腹透,没有正式做一个胸片,B超提示肝静脉严重扩张,门脉也明显扩张。

4/6页

    其余未见异常:追问有无心脏病史,家属连忙说有,以前在外院下过风湿心,心衰的诊断。

    立即按心衰、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腹痛症状第二天就明显缓解了。

    此帖子已被 ahwood 2007-1-31 13:14:47 编辑过?

    发表时间;2007-1-31 13:07:28 IP已记录

    No.6 雪上一枝

    西医诊断一定要清楚,所以必要的检查一定要做。

     中医治疗一定要辨证清楚,不要受是否西医消化系统病或心血管病的框框的限制。因为西医若考虑消化系统 :野人

     :78 疾病,则治疗用药于心血管疾病无任何帮助。而中医哪一味药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药~哪一味药又是心血管疾社区金币:78

    总发贴数:52 病的药~没有,还是要辨证处方。

    注册时间:2005-6-29

     :

    在线状态: 怕西医方面诊断不清楚,中医治疗就会开出不清不楚的方吗~不会的,准确的辨证同样会有效。因为患者除

    了腹痛,还有很多中医症候可以让高明的中医抓住进行准确的辨证。

    有些人说,有些心梗以牙痛、腹痛为主诉,若西医诊断不明确,中医开方会不会出错啊,我说,不会的。高

    明的中医面对以牙痛、腹痛为主诉的心梗,同样能抓住其关键的证,开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针灸、汤药

    处方、丹药等,不要以为中医就是开汤药医生;。比如,筚拨、良姜、冰片这些治牙痛的药就不能治心痛~

    乌药、蒲黄、元胡这些治腹痛的药难道就不能治心痛~

    所以很多人总认为西医诊断不明的病,中医开方就会错,尤其一些不典型的急危重症,会吗~

    ——————————

    万法无穷当遵典,

    一方有效必求源。

5/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