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学校改变 人是核心要素

 昵称179287 2016-01-15

  编者按:1月8日-9日,全国“基础教育一贯制办学模式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全国各地校长、教师、教育研究人员等500余人参加了会议,探索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总结学校管理和育人模式研究成果。搜狐教育独家网络报道了此次大会,并独家专访了部分与会校长。以下是对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女士的采访。

  搜狐教育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由原北京市第206中学、海淀区群英小学于2014年春天合并成立,刘艳萍任执行校长。近两年来,学校无论硬件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师生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校长的刘艳萍自己也和学校师生一起成长。采访中她说,美好的教育在任何一块土壤都能生根发芽,只要想去做认真去做,因为,“人”才是改变学校的核心要素。

  搜狐教育:十一学校一分校成立近两年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作为校长,能否分享下学校的变化?

  刘艳萍:十一学校一分校实际上是一个合并学校,是2014年春天受教委委托,由海淀南部一所薄弱中学和一所薄弱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两年来,十一学校一分校变化非常大,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合并之前的中小学招生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小学片区里的京籍生源每年入学率还不到20%,中学片区里的孩子几乎不来。但是合并以后,小学片区京籍生源百分之百回流,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接近100%选择直升九年一贯制的初中,片区里的孩子不再舍近求远,而是选择了家门口的一分校。2015届初三毕业生中考总分平均分比合并校之前提升了40.1分,仅仅合并校一年就取得这样大的突破,让全体家长对一分校的教育加工能力信心倍增。这样的快速变化令全体老师感到振奋,因为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是我们面向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

  学校硬件设施变化非常大,市区教委给予大力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改扩建了一批学科教室,配备与课程配套的资源,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更丰富的课程,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发生了改变,孩子的眼睛变亮了,每天很开心地来上学,最不喜欢的事情是放假。老师们也不一样了,重新定位学生观,对教育开始有了美好的期待和追求,逐步克服职业倦怠和专业发展瓶颈,注重团队分享,每天扎在教室里,研究课程,研究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可以说,老师们在这样一场学校变革中遇到了全新的自己。

  搜狐教育:对于您个人而言呢?

  刘艳萍:我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了十一学校,学校的师资队伍非常优秀,生源也比较好。我曾经以为,像十一学校这种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探索,可能在十一学校大院里生根发芽是没问题的,因为有那么优秀的老师在保驾护航。但在薄弱学校实施起来可能是个困难。但现在看来,其实美好的教育在任何一块土壤都可以生根发芽,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做,愿力问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能力问题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参与,“人”才是学校发展变化的核心要素。

  我们要坚信孩子们潜能无限,只要我们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一腔愿意帮助孩子唤醒自我、追求梦想的情怀,美好的教育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出现。而且我自己也更加坚信,不论老师原来怎样,只要学校给他一个平台,给他鼓励和帮助,唤醒他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他就可以慢慢超越原有的自己,不要强行要求全体教师整齐划一,也不要奢望所有人都在奔跑,有的走得快些,可以带动团队探索的更远,有的走得慢些,可以提醒团队谨慎前行。这才是教师队伍的自然生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搜狐教育:您是怎么理解教育的?学生想要的又是什么样的教育?

  刘艳萍:我现在越来越认同,教育归根到底要回归于人的成长,人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通过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自己,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坚守,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想成为什么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坚持做自己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与这个世界、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包括与自己和谐相处。所以教育首先要服务于人的成长。

  孩子们渴望什么样的教育?我觉得是尊重他们个性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教育不可违背孩子天性,更要保护好他的灵性与禀赋,让他们能够在学校里找到适宜自己的土壤,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找到自我绽放的平台,找到和他一起前行的伙伴与老师。他们需要的是有规则的自由生长,而不是老师、家长、学校要求他必须成为什么样子。

  搜狐教育:有没有一些课程设置和改革来顺应孩子的成长?

  刘艳萍:作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我们重新架构了能够给孩子完整的九年教育的课程体系。比如对一二年级学生,我们打破学科界限实施全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体验出发,指向的是生命的整体发展。它尊重孩子这个年龄阶段完整认知周围世界的基本特征,跨越学科界限,多学科进行融合,以系列主题为引领的综合性、生活化学习,实现了儿童学习与生活链接,有效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让知识的学习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生活,成为好玩的体验。

  小学3—5年级正处在认知高速发展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逐步形成学科意识,但仍倾向于通过综合性的活动设计来获得对知识的整体认识与运用。因此这个学段在系列化的学习主题之下,实施分科教学,同时又借助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等综合性课程,实现学科间的融合,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为了保障这些主题课程、特别是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给孩子们充分的探索和研究时间,我们突破传统学时划分的限制,大胆采用“4+1”的模式,即每周在校的5天时间中,围绕同一研究主题和背景,4天时间实施分科学习,1天时间整体安排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六年级到九年级是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这时学生间差异越来越大,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来塑造每个孩子的发展,这极大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的孩子,老师们会为其量身打造教和学。

  5-9年级的学生,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将体育、艺术、技术学科重新进行模块设计,供学生自由选择。体育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可选择的必修课程,目前有羽毛球、足球、排球、独轮车、武术、攀岩等16个模块,学生们每个学期需要在这些课程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其中击剑、马术、滑雪、游泳等课程在校外基地开设。类似的,技术学科有电子技术、机器人、微生物技术、3D打印、产品造型设计等13个模块;而艺术学科也有戏剧、舞蹈、国画、书法、动漫、油画、陶艺、服装设计等16个模块可以选择。

  搜狐教育:2014年启动了新的招考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大吗?

  刘艳萍:当北京市这样一个全新的中考政策出台之后,我们是最为兴奋的,这个兴奋源于这个政策没出来之前,其实我们就已经在探索这样课程架构了。曾经的割裂生活、割裂学科连接的教和学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很大弊端,所以当新的招考改革方向跟我们的探索方向不谋而合时,我们特别开心。我们更加大胆地在整个课程架构上做了更多的探索,比如增加了很多跨学科实践活动,人文实践课程,科学探究等,更加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培养其实跟我们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不要为了考试培养学生,而是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搜狐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改革和技术革新,未来教师的个人价值、甚至授课方式都将改变,您怎么看?

  刘艳萍:我觉得最不应该拒绝技术进步的就是教育领域。但当下我们的教和学的方式是滞后的。大数据时代到来了,我们希望用数据记录和诊断孩子的整个成长状况,也可以借力教育技术,针对每一个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最重要的帮助,就是支持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也逼迫老师必须发生角色的转变,从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自主学习的协助者、资源的整合者,课程的设计者和专业的创造者。

  我们一分校有一个O2O课程实践的项目组,带领老师们研究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线上孩子自主学习,线下师生互动、完成各种答疑辅导,完成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未来O2O学习方式可将会成为主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