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口老龄化脚步的加快,房颤患者数量日趋庞大。有效治疗房颤、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关注的问题。12月6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在医生站App上为大家带来了《房颤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课程,浓缩精华如下。 作者:太阳镜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居高不下话房颤 房颤是一种常见疾病,有年龄和高血压两大危险因素。房颤也是一种高发疾病,西方的房颤患病率在1-2%之间,而我们在流调中仅仅采用偶发的心电图数据,故西方的发病率可能并非高于中国。未来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趋势如图1示:
至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预计至少将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房颤。针对房颤的治疗,我们需要结合患者自身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据基础心脏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指南明确推荐,我们应该个性化选择房颤药物。按单药来说,部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增加死亡率的。例如胺碘酮,它和控制心室率的治疗相比增加20%的死亡率。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只是改善症状,而不改善预后。 刘教授建议:1)如果是心衰患者合并房颤根据指南只能使用胺碘酮; 2)如果是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索托洛尔,若索托洛尔效果不佳,可以使用胺碘酮、决奈达隆。3)如果是合并高血压患者,医师应先进行超声检查,判断心室肌厚度,若是心室肌肥厚患者只能使用胺碘酮、决奈达隆。房颤的个体化药物选择流程如见图2示:
房颤预后的噩梦-卒中 房颤的一个危害是卒中,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一旦伴发卒中,30天的死亡率为25%,而存活患者致残率高达40%左右。抗凝治疗是改善房颤后卒中的最主要方法。一项汇总29项试验、28,044名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华法林能减少缺血性卒中67%、降低全因死亡率26%。 1、哪些房颤患者可以从抗凝治疗中获益? 临床中常用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来判断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CHADS2评分主要评估患者的心衰、高血压、年龄大于65岁、糖尿病和以前的卒中史的5个危险因素,共积6分。而CHA2DS2-VASc积分,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将大于75岁算成两分,还增加了外周的血管疾病1分(包括了主动脉斑块、心肌梗塞和外周血管的动脉硬化病变)、年龄大于65岁1分、女性1分,共9分。
图3 和图4共同表明随着评分的升高,卒中发生率也在升高,但两个评分最大的不同在于评分为0和1时卒中的发生率不同,故CHA2DS2-VASc积分对于识别低危患者的意义更大。 2、抗凝药物应该如何选用? 抗凝药物的推荐:2014 AHA/ACC/HRS 指南推荐见下图(图5):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和维生素K拮抗剂(VKA)均为抗凝治疗的I级推荐药物。
3、使用华法林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1)华法林在使用时需要维持INR在2-3之间,超过3出血的风险会增加,低于2血栓的风险会增加。具体风险度可见图6。
2)评估INR的同时,还有一个质量管理,即计算华法林抗凝强度的稳定性(Calculate the person‘s TTR at each visit),排除服用华法林前6周的INR检测值,根据不小于6个月的INR检测值计算TTR。 对于INR不稳定的患者,服药的风险过大,不提倡服用华法林。有风险的患者服药阶段需密切监测,管理好华法林的强度。 3)华法林剂量调整原则:INR在2-3之间华法林剂量不变,超出范围调整每周剂量的10%-15%,直到维持INR在正常范围内。 出血评估不能少 常用的工具:HAS-BLED(图7)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出血风险
对于房颤合并ACS患者的用药指导有哪几种?最近几年大热的房颤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它的预后如何?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的作用在哪里?这些疑惑的详解和本文中涉及的指南、研究的解读均可在医生站上刘老师的这节课中找到。 |
|